《欢乐颂》的意义和局限

 

警告: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有戏”栏目,转载请联系contact@thepaper.cn转发朋友圈不需要联系撰文...



警告: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有戏”栏目,转载请联系contact@thepaper.cn

转发朋友圈不需要联系

撰文:平四眼

《欢乐颂》第一季结束了,最后一集是和新剧《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套播的,先播新剧第一集,再播老剧最后一集,最大程度保障了新剧首集收视率,东方卫视这套路也是贼精贼精。

该剧收官之前,铺天盖地的剧评都批判起了《欢乐颂》的价值观。大多数是质疑该剧强化阶层差异和阶层固化,透露出一种“金钱决定命运”的味道,让人有些不适。

说到这个,就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一部文艺作品应该承载怎样的社会责任感,才算是好作品。

有的人认为,一部好的文艺作品,能做到真实呈现社会现实,就不错了;也有人认为,一部好的文艺作品,要能够对社会现实,起到一定的揭露和批判的作用,创作者应该三观端正,展露出正能量的价值取向,起到好的引导和模范作用。

有时候文艺作品价值评判体系,特别重视“寓教于乐”,在文艺作品上寄托教化和思想导向上的期待。阶层差异、金钱本位、资源优势容易富集到上层社会,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笔者认为,如果一部文艺作品能够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重大责任,那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如果无法担此重任,那至少要尽可能体现“真实”,而不是制造类似“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这种哗众取宠的情节来博取眼球。

观众的价值观会不会受到一部文艺作品的影响,普通观众会不会因为《欢乐颂》中社会精英和权贵们的生活受到某种冒犯或刺激,这是创作者无法估量和控制的。



价值观这玩意,纵向上看,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横向来说,价值观绝对不是唯一的。提倡多元价值观,接受多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包容精神。

所以,如果我们只能看到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正确”价值观,就无需匆忙定义,给出答案和态度。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尽可能做到真实记录,其他留待后人评说。

而且讲真,价值观是你自己选择的,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被一部电视剧动摇了价值观,那可能你之前就没有形成坚定的价值观;如果一部电视剧就能决定你的价值观,那可能你读过的书都白读了。

然后吧,作为一个把撸国产剧当工作的人,要负责任地说,在浩如烟海的国产剧中,能有部让人关注到阶层和价值观,而不是演员的脸好不好看整没整过的作品,当真不容易。



而《欢乐颂》中展现的所谓精英们的生活,安迪、老谭、奇点、赵医生,甚至安迪那个自私的老爸,都是白手起家,他们看似完美的生活依然来自于自身的天赋和工作上的不懈努力。他们体现出来的文化精英属性,也是因为他们对艺术、文学、科技的文化求知欲,让他们在生活中自发地追求和培养。

老实说,一个稍有审美追求的人,听听德沃夏克,看看莎士比亚,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有没有钱或者阶层决定的。

当然,笔者也不认为听德沃夏克就比听流行歌曲更高级。剧中的赵医生自居文化精英,但他也喜欢看卫道士要批判的黄爆小漫画,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看不上曲筱绡不学无术到了要分手的地步,后来还是被曲的“恣意汪洋,随性而为”迷得不能自拔。

值得欣慰的是,个人魅力和性格,依然是在大多数人对他人的评价体系中,凌驾于阶层判断之上的标准。



讲到这里,就要说到《欢乐颂》的局限——笔者看来,不是宣扬了“阶层和金钱决定命运”,而是紧扣“原生家庭决定命运”这一点在创作。

在原著作者阿耐和网上读者的对答中,阿耐曾经提到,自己创作《欢乐颂》时,很想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体带来的影响,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所拥有的视野,进而决定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事以及进入社会初期所处的阶层。

曲筱绡所处的原生家庭对她的期待、态度,以及她从小所受的教育,让她有坚信“什么层次的人接触什么层次的人”的优越感,也让她清楚地认知到“我这样的人,身边都是纨绔子弟”,观众也能看到她身上不学无术、跋扈张扬的弱点;

樊胜美“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一方面让她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一方面她也潜移默化受到了影响,才会说出“女人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样有“物化”自己之嫌的话语;

关雎尔和邱莹莹的原生家庭在剧中也有细致的展现,对她们性格形成和命运抉择的影响,观众应该已经有所体会。而自我意识最强、人物性格和生活状态最理想化的安迪,她是一个没有受到原生家庭太多影响的人物,也不能摆脱幼时生活和家族遗传的阴影。

在一部都市女性成长题材电视剧中,对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原生家庭进行如此细致地划分和展现,并不多见。其中创作者对于原生家庭与个体命运关系的重视度可见一斑。



原生家庭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影响,自然是无可非议的,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不管是“家庭本位”“集体重于个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都让中国中青年一代和原生家庭捆绑得无比紧密,这种捆绑是经济、生活、精神上的全方位捆绑,让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长很难与原生家庭撕脱开来。

这一点很神奇地在大都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小城市和乡村青年们在离家工作求学的过程中,主动或者被迫完成自我意识觉醒,和原生家庭保持身与心的距离;而大城市的许多孩子,生于此,长于此,已经成年工作的子女在大城市经济压力和父母要求下,依然和父母一同生活,享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其中当然不乏自我意识觉醒、有独立精神的人,但也不乏从经济和精神上都没有“断奶”的人。



这个话题,再扯下去偏题的小火车就跑远了,回到《欢乐颂》中的人物上来。

举个例子,在原著中,樊胜美在邱莹莹第二次失恋后,放下重要工作来陪伴她,此时关关一针见血地指出樊这是在重蹈她对于家庭无限制付出不惜牺牲自我的覆辙。

樊不是一个自我意识彻底觉醒的人,她对于父母的孝顺是一种“盲从”。成长过程中,长期被家人压榨式索取,使她在交友过程中也把自己安置在“大姐大”的位置,为朋友也做出牺牲。而她对家庭和他人做出的牺牲,是渴望回报的,也许是家庭的依赖、朋友的感激,因为需要他人认同来确定自我价值。所以在后几季剧情中,她要解决为谁而活,怎样活出自我价值的问题。

邱莹莹更是如此,如果在白渣男那里她还有本能的愤怒,在书中,她的第二次恋爱因为不是处女而被抛弃时,她哭哭啼啼觉得这是自己的错时,真的只能说,她全然没有自我意识,把自我交付给他人去称斤论两。

在微信公众号“毒舌电影”关于《欢乐颂》的剧评中,提到了美剧《无耻之徒》。《无耻之徒》中那个处于经济文化双重底层的家庭中,一个个家庭成员,有人误入歧途,有人年少辍学,有人几度犯罪,没有一个所谓的“三观端正”的人,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他们不可谓不深,但观众喜欢他们的原因是,他们并不把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推给家庭,他们直面自己的内心,去有意识地做出判断和选择,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慢慢的,自我认知就有望超越原生家庭和所谓阶层的局限。



就像樊胜美,当她意识到停止“无底线”的牺牲自我、遏制父母无条件纵容哥哥嫂嫂,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她就开始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超越他人的评价体系,形成自我意识。

好的文艺作品,是立足于人的感情和人的成长的。正如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精彩之处,在于如何活出自己,而不是活得“对得起”某人或者“活像”某人。

虽然《欢乐颂》第一季结束了,但据可靠消息,今年第二季就会开拍,原班人马再战江湖,我期待看到几位女主角更多的个人成长,就像第一季中我最感动的时刻,不是他们与家庭和解、恋人甜蜜的时刻,而是樊胜美江边大哭剖析心路历程,安迪终于对朋友们讲出家族遗传给她带来的心理阴影与痛苦的时刻。



那些时刻,我看到了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写入我们生活的各种禁锢面前,不屈的控诉和抗争。


    关注 有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