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成:赴美上市是不是一步好棋?品钛的“月亮与六便士”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技术与金融的融合是一个不可逆的现实。传统金融机构和监管方对科技+金融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更清楚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更重要的是,不管B端还是C端,对科技带给金融服务的体验提升已经形成习惯。...



未来的新金融,很可能跨行业、跨领域、跨场景,成为新商业生态中的基础设施。

全文3200字,读完约需要5分钟。


品钛成功上市了。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5日,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品钛(PINTEC)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PT,主承销商为高盛、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副承销商为工银国际。招股书显示,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推广以及其他一些用途。

品钛为什么选择此刻赴美上市?品钛的竞争力在哪里?站在风口浪尖的新金融行业未来前景又将如何?

01

 转型中的新金融:ToB、ToC和

ToB+ToC

新金融正在经历行业性的转型。

从大众印象来说,新金融始于ToC,经历了ToB+ToC,今年以来巨头开始纷纷强调ToB。

以2013年余额宝诞生为开端,一时间出现了大量以互联网化产品和服务为主的ToC平台,也出现了不少技术为核心的ToB企业,而拥有强大技术实力、用户流量和商业生态的巨头则逐步兼顾ToB+ToC的模式。

实际上,模式本身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对错,但随着科技与金融融合不断加深,新金融参与者对行业理解逐步加深,更加清楚科技在新金融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

从外部环境来说,金融行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对数据、征信、风控的要求更高。金融与监管相辅相成,但监管不是静态的,与大政方针、行业状况、技术应用密切相关,动态调整。加上宏观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都需要新金融企业不断调整自身,适应形势。

进入2018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新金融更加倾向于ToB属性(包括B2B2C)。

巨头层面,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百度金融等纷纷强调向ToB倾斜即是一种明显信号;而以ToB为核心的技术服务型企业也在不断巩固自身技术优势,丰富业务体系和场景,为未来打基础;纯粹的ToC平台要么融入生态,要么引入B端业务,对接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在金融本质不会因为科技而改变、科技只是金融实现更好发展手段的行业共识之下,单纯的技术型或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服务的门槛正在提高。机构+技术+用户成为构成新行业生态的核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真正具备竞争力的新金融企业很可能在这三个层面中形成自身的核心优势。

从这个角度而言,品钛之所以选择当下这个似乎不是很好的时机赴美上市,除了要从行业环境、资本市场现状评估,还要从品钛自身的特点来看。

品钛是一家自始至终坚持ToB为核心的新金融企业,其定位是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业务是“端到端”的企业服务,为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提供高效的智能零售金融解决方案,涵盖消费场景分期、个人信贷、小微企业信贷、财富管理、保险经纪等领域,并提供产品开发、流量获客、营销运营、管理监控等多种工具。

众所周知,ToB业务相较于ToC需要更长周期的技术、资源投入,且前期利润微薄,整体门槛较高。但同样,一旦形成规模,尤其是自身技术优势,会形成更深的护城河。

就品钛而言,其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专注于将复杂的场景、流量、数据、风控、资金、产品等标准化,为小微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向智能化转型输出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多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商业模式。

据品钛招股书的相关数据,其商业机构客户达183家,金融机构客户83家,其中包括去哪儿、携程、中国电信翼支付、唯品会、小米、民生证券等明星企业。收入方面,2018年上半年,品钛实现总收入5.7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盈利方面,2017年亏损5380万元人民币,较2016年降低了69.2%,而2018年上半年则实现了325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

这正是品钛基于行业理解与自身优势,坚定选择上市的信心所在。
02

 上市or不上市:面对当下资本市场的不同思考

那么上市之后的得与失,符不符合品钛的期待?

1、资本市场的情况:

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现在似乎都不够理想。从一级市场来看,“募资难”“寒冬”等字眼频繁出现。据投中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2018年上半年,完成募集基金的规模仅为341亿美元,较2017年上半年相比降幅达74.59%;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则显示,2018年上半年募资总额约为3800亿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同比降幅约为56%。

二级市场上的感受更为明显。A股持续下跌,港股遭受重创,10月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也表现不佳。10月10日,道指创下今年2月以来最差单日跌幅,单日收低831点,重挫3.15%,标普500指数跌94.66点,跌幅3.29%,纳指跌315.97点,跌幅达4.08%。



2、行业震荡:

互联网金融此前的野蛮生长掩盖了很多风险,越来越严格和必要的监管措施,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必然让这些风险被快速关注,市场也会产生连锁反应。比如6、7月份集中爆发的P2P雷潮导致C端用户恐慌,对于非P2P的金融业务、品牌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宏观环境、资本市场和行业状况都不算理想的情况下,新金融平台对于未来的考量也势必有一些调整。诸如上文提到的,新金融企业计划募资与实际募资之间的差距,原本计划上市的企业暂缓上市或者调低募资金额,都是对于当下大环境的一种反馈。

就品钛而言,选择此时赴美上市,或许有三方面的理由:

1、并非针对当下资本市场和行业现状,而是基于更为长远的打算:上市首先是对品牌的一次大提升,这可以直接影响到其业务拓展和获客效果;其次,尽管当下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资本市场仍可提供资金支持企业未来发展;再次,上市对公司运营管理是一次升级。

2、选择当下上市,表明了品钛对自身ToB模式和成熟资本市场具有自信:从品钛披露的消息来看,其在2018年上半年整个大环境处在调整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盈利,其三大部分收入,(1)提供个人与小微企业信贷系统服务获取的服务费,包括信贷评估和贷后管理等服务;(2)提供场景消费分期系统服务获取的费用;(3)财富管理系统服务费,稳定且具备继续增长的空间。凭借扎实的业务硬实力,让品钛非常清楚,长远来看成熟资本市场一定会给每个上市公司合理的估值和市值反应。

3、如前所述,新金融行业目前正在转型洗牌,宏观大环境、监管新措施、行业问题的暴露倒逼企业调整,在此过程中,上市本身严格、复杂的要求和标准,更为规范和透明的管理,可以给上市公司的监管方、合作伙伴、用户更大的信赖感和信心。

因此,尽管短期内,品钛要面临一些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上市无疑是对企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事件。
03

 冬天过后:新金融未来仍然可期

不管是资本市场寒冬,强监管之下的各种“整治”和规范,还是宏观经济的调整和市场行为的出清,新金融对传统金融效率和服务的提升,对企业端和个人端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性,是有目共睹的。

移动支付、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中小微企业信贷、线上理财和财富管理等,即便还不够完美,但新金融的价值无法抹杀。这种价值和意义决定了新金融不会永远是冬天,市场调整也从没有否定现实行业中的需要。

从大方面来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技术与金融的融合是一个不可逆的现实。传统金融机构和监管方对科技+金融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更清楚各自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更重要的是,不管B端还是C端,对科技带给金融服务的体验提升已经形成习惯。只要身处行业生态中,未来都不得不持续提升自身的新金融服务能力,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在这方面,诸如品钛这样的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正是“机构+技术+用户”的中间环节,通过科技赋能的服务,“让众多中小型商业与金融机构,快速实现智能化转型,将他们的长尾流量、场景、资金充分联通利用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巨大生态网络,进而覆盖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与小微客户”。

所以,一家企业上市或许只是个案,上市之初也许还要面临一些问题,但从具有广阔前景的新金融行业来看,问题不过是发展中的一点经历,不停留于现实,继续追逐内心期待,在“六便士”面前没有忘掉“月亮”,既是企业自己的选择,也具备更广泛的意义。

未来的新金融,很可能跨行业、跨领域、跨场景,成为新商业生态中的基础设施,而这正是类似品钛这类企业的施展之地。


与作者交流

加微信号:zhaojicheng4218

更多互动,请关注新浪微博:赵继成

订阅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搜狐、网易、ZAKER、新浪看点、雪球财经、大鱼号:赵继成频道


    关注 赵继成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