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奔驰合资为什么不造车?汽车大厂们未来竞争的是什么

 

吉利玩得可真大!...





今年年初,吉利以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奔驰母公司)9.68%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的消息炸开了锅。吉利仿佛一个购物狂,阻止不了自己“剁手”的欲望。



而此前蔡澈(戴姆勒董事长兼CEO)曾表示没有和吉利合作的打算。不过在上周,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管理的吉利集团(新业务)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将在华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

吉利和戴姆勒共同组建的这个合资公司总部将设在杭州,双方持股比例为50:50,计划在国内部分城市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使用高端车型将包括但不限于梅赛德斯-奔驰品牌。
有网友就懵逼了,两个搞汽车制造的大公司合资,不为了造车,而是为了和滴滴、神州专车抢饭碗?没错,人家放的是长线,准备钓比造车更大的鱼。
国内车市逐渐饱和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一年卖出的新车有2000多万辆。而经过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后,国内新车销量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了,今年尤其明显,在刚过去的七、八、九月,还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国内汽车销量放缓是正常的,因为目前我国汽车产销基数已经非常大,2017年2940万辆的产销规模,在这么大的基数上是很难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



增长的放缓,说明国内汽车数量逐渐呈现饱和,有购车需求的群体已经被过去十年的大幅度增长消耗掉了很多,国民整体的新车购车需求会慢慢减少。

车市的饱和意味着车企们不能再把精力全部放在扩大产能造车卖车上了,以长远的目光探索更好的出路才能有未来,而出行服务成了众车企一致认可的方向。
出行服务风口来了
今年七月,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大国企宣布合资成立T3出行服务公司,打造出行服务品牌。这个中国汽车“国家队”共同成立的出行服务公司,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今年以来,确实有很多公司开始在出行服务这一块有动作,汽车厂商布局移动出行已成趋势。除了“国家队”代表,9月份福特和众泰宣布双方各出资50%成立智能出行公司,致力于纯电动网约车运营的出行服务。



10月,本田汽车宣布以27.5亿美元收购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Cruise 5.7%的股份,此举旨在与通用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以便未来在全球部署共享乘车车队。几乎与此同时,丰田汽车表示计划与软银成立一家叫做“MONET”的出行公司,将自动驾驶、打车服务、零售递送进行整合。



而更早前的今年3月,戴姆勒和宝马宣布,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各持股50%,这家公司将合并运作双方旗下(宝马的DriveNow、奔驰的CAR2GO)包括共享汽车、网约车、泊车、电动车充电等在内的出行服务。(汽车制造领域双方将保持竞争对手关系。)



戴姆勒实际上早在2008年就很果敢地进入了这个市场,成立了Car2Go共享汽车品牌,目前已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的25个城市展开运营。吉利旗下也有专注移动出行的“曹操专车”,目前在全国28个城市投放超过2.9万辆纯电动汽车。



吉利方面表示此次与戴姆勒合资的出行服务公司将独立运营,不会整合戴姆勒的Car2Go或是曹操专车。这意味着双方可能在出行服务有着更长远和更大规模的规划。

汽车生产商靠销售新车获利的模式已逐渐面临挑战,为了避免在智能网联车时代沦为硬件制造商,向移动服务出行公司转型是他们普遍认可的道路。



而在主机厂纷纷进军出行服务市场的同时,在租车、专车业务已颇有建树的神州出行也被传出意欲收购经营不善的宝沃,以此获得生产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双牌照,形成神州优车集团旗下造车-卖车-租车-专车的产业链闭环。
只会造车将沦为代工?
小鹏汽车创始人在今年8月15日的品牌日活动中说的“智能汽车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遭到网友和众多媒体的吐槽。的确,产品是1,其他是0。没有1,再多的0都等于空谈。智能汽车就可以不把产品放在第一位,而本末倒置的去首要考虑其他的东西?



显然不是,何小鹏也并非表达这个意思。面对吐槽和质疑,何小鹏对此回应表示“智能汽车生态的建设和到来,核心来自硬件体系和软件生态的运营”。把车做好很重要,任何时候都是,从车的产品属性来讲,安全性、便利性、耐久性等都是需要精益求精的层面。
点击图片了解骚气的小鹏G3


但也应该看到,未来智能汽车时代的汽车将不再是单纯的载具,甚至不再是你彰显地位和财富的私人专属象征。在智能化的共享生态中,智能汽车是其中一环,电动化、无人驾驶、生活服务、互联、共享等特性,可能让车在更远的未来,变成移动社交场所,或者其他应用场景,而不再是坐上车只为了从A点到B点。



当然了,这是我们的美好构想,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不扯那么远,现在的车还远远不够智能,很多新兴的造车品牌推出的“智能互联纯电动车”,连续航和充电问题还没能很好的解决,整个“生态”还很初级。

汽车产业链正在经历重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是业界公认的汽车业未来发展方向,出行服务便是共享化探索的主要领域,也是汽车企业转型方向之一,它将与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或许将颠覆现有汽车生产和销售模式。



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能不再需要拥有一辆汽车,逐渐转而依赖购买出行服务。而一家提供出行解决方案的公司也并不一定要自己去建厂造车,就好像蔚来由江淮生产,前些天刚发布的“理想制造”,则由力帆代工。因此如果不开始重视未来用车市场的这种风向变化,及时做出布局,只顾着闭门造车,未来有可能陷入被动,变成那些行业巨头的整车硬件供应商。

吉利跟奔驰合资不为造车,目的何在,这下就很清晰了吧。



奔驰和吉利,都可以称得上汽车制造大厂,也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出行业务,而此次显然是从更长远的周期,布局一个新的出行品牌,且定位高端,以尽早抢占市场,形成品牌效应。未来一旦环境条件允许,自动驾驶一开放,共享出行服务行业必然会迅速喷涌。到那时候,或许大家都不买车了,这些专车品牌成了出行方案的提供者。而大家攀比的也不是买什么车,而是坐谁的车。


:“你今天坐什么来的?”


:“吉奔。”


:“哇哦~有钱人!”

 /  / / 推 荐 文 章 /  /  / 


    关注 太平洋汽车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