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给我的英雄梦

 

别的作家千古导致刷屏我会说有人附庸风雅,但这次我是相信我们都真的读过。...



别的作家千古导致刷屏我会说有人附庸风雅,但这次我是相信我们都真的读过。

我在中学时代被老师没收过两本书。

我其实已经很谨慎小心了:书夹在教科书的中间,翻页时尽量不弄出任何声响,很少在主课时拿出来。

但这没用。一直到我站在三尺讲台上,我才懊恼地发现,如果老师的眼神没什么病理性的问题,无非是“想不想管”而已。

这两本书,一本是鸟山明的《七龙珠》,一本是金庸的《笑傲江湖》。
书被没收的那会儿,令狐冲刚刚在思过崖遇到了风清扬。我一边接受班主任的训导,一边牵挂这位华山派的大师兄。

在承认了错误后,我并没有向班主任发出索回的哀嚎。第一,显得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也没用,徒增被羞辱的概率,延长被训话的时间。

我以一种非常内疚和自责的形态走出了办公室。

然后在放学后又买了一本。

后来我们自发成立了一个互助小组:大家把“幸存”的书拿出来,看看能不能凑成一套,然后根据各自的进度进行分配,让书籍的使用率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因班主任收书造成的损失。

回头想想,这可能是共享经济的雏形。
我在大学时候玩过一款网络游戏。

那是我人生中玩的第一款网游。而且还花了不少钱。它的名字叫《金庸群侠传ONLINE》。29块钱的点卡,要买两张才能包月,游戏里的道具还得花钱。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款游戏简直渣渣辉,画面大致是这个样子:
我常常被卡得不知身在何处,好不容易拜入华山派门下,却发现山下血雨腥风,一出山门就被砍成一堆白骨。

游戏的防外挂系统非常烂,客服也和僵尸一样,但玩家数量就和你看到的图片一样,人山人海,寸步难行。

这款游戏其实火了很多年。火的程度甚至和它的质量不太匹配。

后来有一天它熄火了。几乎是很密集的一段时间,玩家集中离开。

那时手游尚未面世,外部环境也没有那么红海,这次变故源于一次版本的更新,史称“决战光明顶”——新版本可能是为了让游戏更多元更好玩,加入了大量的新系统,什么日月星武器、自创门派……

游戏的玩法看上去更开放了,似乎可玩性也更强了,但玩家却走了。游戏的论坛里蔓延着失望的情绪:

“若是金庸老先生看到这么改,想必会活活气死。”

大家来到这里,一半是为了玩游戏,还有一半,是因为那里有金庸笔下的江湖
我在刚工作的时候被约过稿。

有一篇说的是“改编剧”,大致是一些经典电视剧被翻拍,到底有没有突破和长进?

当时李亚鹏版的令狐冲正在热播,而大家记忆中的依然是吕颂贤版。
后来令狐冲又有了霍建华版,丁冠森版。

很少有一个人的小说被改编成那么多版本的电视剧:同样的剧情,只是因为换了演员和导演,便能一次又一次霸占荧屏。

我当时写评论比较尖酸刻薄,说新版本大多“浮夸而自恋”,编辑可能考虑到后续影响,删了大概三分之二。

但我至今依然觉得金庸的作品并不需要那么多特效:招数没必要发光,再厉害的武功也没必要像庐山升龙霸那么夸张,那些简单的吹风特效、倍速特效和二踢脚级的爆破,就足以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武侠世界。太强调功夫,反而增添了毫无必要的玄幻感,掩盖了原著的精髓。

那十四本书之所以让我痴迷,是因为它讲的并不是武功,而是江湖。
我只是金庸小说的一个普通读者,人生当中的交集不过上面三个。毫无亮点,不足挂齿。

勉强能记得的,还有中学老师的评价:这种书,让孩子净做白日梦。

这句话并非全无道理。那时候男孩子的英雄梦,大多拜金庸所赐。

不是课内书籍里没有英雄,只不过金庸给了我们另一个“英雄”的维度——几乎所有的英雄都有缺点:

郭靖正直但迂腐,令狐冲潇洒但顽劣,小龙女偶像派但不通人情世故,至于韦小宝……

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有缺点的人也可以做英雄。

这件事情,以前从没有人对我们说过;这件事情,以后也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我们认知中的英雄,必须伟大光荣正确,拒绝一切质疑,必须像一个高空中的巨大图腾,没有任何缺点,让渺小的我们自惭形秽。

但金庸说,不必。江湖不是这个样子。

哪怕你有些离经叛道,哪怕出身卑微,也应当有挺直腰杆的勇气。

这是一件让我们非常惊喜的事。我们突然发现:完美的英雄,原来是遥不可及的幻象;真正的英雄,都人在江湖。

不用完美。太刻意就成了岳不群。只需要记得心有正途。

听闻您离去的消息,我记起了那本被没收的书,那款玩到一半的游戏,和被删掉的评论,也想起了心中一直想表达的谢意:

金庸先生,感谢你给我们的英雄梦,感谢你告诉我们,可以成为一个“不完美的英雄”。
一个背景声
您也许还想阅读

请老师校长和学生一起吃饭

我和那些广告

“李咏没了,赶紧,囤的素材可以拿出来用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的喜马拉雅FM专区


    关注 灰鸽叔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