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刷屏背后|电竞就是90后的世界杯

 

2017年的鸟巢被两支韩国队伍占领,2018年,我们在仁川夺冠。我一直在想,这游戏要多难忘,才让你和我,变成热血的模样。...

2017年的鸟巢被两支韩国队伍占领,2018年,我们在仁川夺冠。我一直在想,这游戏要多难忘,才让你和我,变成热血的模样。
文 | doge柴 编辑 | 奎因


相信,周末你的朋友圈一定被iG刷屏了,满屏的恭喜iG犹如一场盛会。

中国队伍拿下了全球殿堂级赛事——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冠军。此前,这是韩国队伍垄断的战场。



2017年11月4日,北京鸟巢,LOL S7赛季全球总决赛成了两个韩国队的内战。当时被视为有希望杀入决赛和韩国队一较高下的RNG、WE止步四强。

2018年11月3日,韩国仁川,LOL S8赛季全球总决赛中国队伍iG3-0横扫来自欧洲的Fnatic战队。中国队伍八年抗韩,一朝终究圆梦。

仅仅在两周前,被视为最有夺冠希望的RNG因轻敌止步8强,令人大跌眼镜。另一只中国老牌强队EDG也止步4强,被粉丝视为“完成了任务”。

RNG被淘汰的那天,朋友圈一度刷起了“我们的青春还能再等几个S赛”的哀嚎。中国队伍被认为可以提前打铺盖回家。

是的,人们并没有那么看好iG。用“刺猬电竞社”的话来说,这是“一支被大众认为心态和管理问题的队伍,一只典型的神经刀队伍”。



这个被看作是王思聪玩票建立的队伍,不像RNG有UZI、MLXG这样的顶级流量明星。iG在2个月多前还上演了一场四神带王思聪一坑打比赛的闹剧,造就了唯一一个100%胜率退役的职业选手,被媒体评价为“吃相难看”。

NGA玩家社区今年10月有个“讨论一下为什么iG这支队伍这么多人不看好”的帖子。帖子一开头就给iG扣了顶大帽子:iG的最大问题不是谁谁谁犯罪,或者打发风格,而是他们不是一支“职业性”(professional)的竞技队伍,或者说是纪律性。

玩家们不断在技术层面分析,iG和韩国队伍差距到底在哪里。结果没想到的是,iG在八强赛击败了韩国一号种子,被誉为“宇宙战舰”的KT,又在半决赛、决赛连续3-0,用“莽夫式”的打法夺得了冠军。

来自中国的队伍第一次夺得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这件事情在90后、00后之间的重要性,几乎等同于70后、80后心目中的“中国男足冲进世界杯”。



我们和几位90后、95后聊了聊他们和LOL以及LOL世界赛之间的故事。

Chenxin

1991年,男生,北京某游戏公司工作

我是2010年入坑英雄联盟的,当时我才大一,是圈子里第一个开始玩的人。2011年,我就开始粉iG了。这个队伍不像是RNG、EDG这些传统强队,打法很有自己的风格,经常拿出一些非常规的套路,打法激进,比如中单锐雯,就像是个“杂耍队”。虽然总被舆论制裁,但是我就喜欢这样有个性啊。

iG这么有个性,可能还是跟它是王思聪的俱乐部有关。这个队伍放得开,不怕输,很有探索精神。这次iG夺冠,真的有一把屎一把尿看着自己的队伍夺冠的感觉。我也是看着英雄联盟职业联赛从没人看到现在所有人都在看的。说电竞是年轻人的世界杯,一点没错。

Fiona

1992年,女生,青岛某公司工作

我是个资深游戏玩家,2010年英雄联盟刚诞生就开始玩了。平时还是主机游戏爱好者。

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在拳头和腾讯的运营下,确实让这一代年轻人有燃的感觉,你会因为赢了这场比赛,或者自己喜欢的队伍赢了比赛而激昂。英雄联盟也让这一代人有做兄弟的感觉,“我闪现替他大”这句话就跟“我替大哥挡过枪”差不多。

但是这个游戏之所以能火,是中国游戏行业发展极其缓慢和单一的侧面写照。现在英雄联盟之所以能成年轻人的世界杯,还是因为不同国家游戏发展的时代不同,年轻人心态不同,各国游戏业态不同。你看在日本,没什么人玩这类游戏。我们有怪物猎人,有马里奥,我玩你个球。小黄鸡

1996年,女生,今年刚大学毕业,从事媒体行业

我是2014年开始玩英雄联盟的,当时打开微博和朋友圈,身边的朋友都在说这个游戏。大家下了课就吵吵着一起去开黑,而且男生是很愿意陪女生玩的。即使你玩的再菜,男生非常乐意carry。大家一起去网吧开黑,很开心。

当时我还喜欢LGD战队。因为LGD 战队的韩援长得帅技术好。大学时偶尔会去电竞馆看比赛。现在就躺沙发里,喝可乐吃薯片和人在群里瞎聊天。我本来完全不相信今年中国赛区会诞生世界赛冠军,到到最后一场比赛我都不信,但最后奇迹发生了。

电竞是年轻人的世界杯。因为这是我“年轻时”和朋友们一起玩的游戏。



虽说年轻人对电子竞技的热爱无法阻挡,但一位70后老媒体人看着满屏的iG似乎有些不爽,他在朋友圈嘲讽道:

不要以为电竞就如何高雅,这不就是90/00后的广场舞尬舞比赛么。瞧你们得瑟的。



是的。电子竞技没那么高雅,甚至满屏云玩家、键盘侠弹幕也很无聊。他们或许在课堂上正在偷偷拿手机看比赛,他们或许在寝室里吃着泡面打排位赛。他们会省吃俭用买上一张门票,为了自己喜欢的队伍做通宵硬座火车去看比赛。

这些事情正如70后、80后当年躲在课堂上看金庸、古龙小说,逃课去看球赛、踢足球一样“不务正业”。



当金庸老先生逝世时,我们才知道金庸到底有多伟大,这段记忆到底有多宝贵。

至少,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世道永远是这样,上一代人看不懂、看不惯下一代人。当上一代人抱怨父辈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又把偏见强加给到下一代人身上。

虽然在文章中我用70后、80后、90后、00后来划分代际。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强调年龄是件很可笑的事情。我更认可微博网友“五七”那句话:

我们的话语好像被那些倚老卖老和自以为年轻的声音占满了,实际上这两种人都在忽视和滥用时间赋予的权力,而没有给那些真正的老者和青春留下余地。



“倚老卖老和自以为年轻的声音”让人无法更理智看待电子竞技这些新生事物,年轻人需要给自己贴标签,而年长者则是觉得这仅仅只是年轻人的“广场舞”。相互嘲讽让两代人似乎永远陷入到这种无休止的相互不理解之中。

吴晓波频道在《IG夺冠与金庸去世:我们都是从上一代人嫌弃的目光里昂起头的》里写道: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偶像,而这些“偶像”以及偶像所带来的梦想,又往往并不为上一代人所理解或容忍,因为他们身上总是带着一些与上一辈人熟悉、甚至是由他们开创、引领、构建的主流文化体系所格格不入的特质。



电子竞技赛场的那些逐梦少年辍学、逃课、打游戏,这在上一代人的价值观里就是“政治错误”。然而你去看那些世界杯上的超级球星,有几个不是如此?



当说起“我的偶像是梅西时,我以后要像他一样有名”时,没几个家长会表示不满。然而当孩子指着直播平台和满屏弹幕说,“我的偶像是UZI,我以后要做电竞明星”,家长恐怕会浇上一盆凉水。

电子竞技就是竞技,它和足球、篮球一样没有区别。如果你非要说足球、篮球是在强身健体,电子竞技只是在培养一群戴眼镜、驼着背的人,那么我要反驳,足球、篮球明星就几个不是遍体鳞伤、伤病缠身。

竞技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以及用偶像激励自我。

如果我们“真正竞技的精神”去看待电子竞技,或许看待它的心态才会更平常:

要拼、要赢,没有成绩连呼吸都是错的。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    


    关注 南都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