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巾卫生馆,传承中医妇科400年

 

潮州有幸大娘巾,韩汕莫道无西施...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 来源 | 杏园临风

2017年4月22日,医馆界团队到潮汕地区考察当地的中医馆发展情况。潮汕地区老百姓对中医一直比较认可,常见病一般都会找当地的中医治疗,潮汕地区也有很多持有“秘方”的中医世家。

当时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一家医馆的名字非常奇怪,“大娘巾卫生馆”,没想到竟然是传承历史有400年的老字号了,至于这么奇怪的名字,由于蔡氏家族在澄海莲下镇程洋岗村立馆,村名又叫“大梁岗”,潮州话谐音“大娘巾”“大粮根”。

大娘巾、大粮根等卫生馆,是澄海蔡氏妇科的后人创办的,在潮汕地区知名度很高,分布在潮汕多地。我们拜访的潮州西马路这家算是较为有名的。





▲ 医馆界 忍冬摄

大娘巾卫生馆的“前世今生”
大娘巾乡是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历代名医辈出,乡人蔡俊心承祖业于清康熙26年(1687年)在家乡创立大娘巾卫生馆,医誉极佳。立馆至今传承已有四百多年,历代子孙继承家传悬壶济世。

自清初,卫生馆后人便来府城潮州,设立大娘巾蔡氏卫生馆业医,代代相传从不间断。同治年间,嫡孙蔡松石于潮州府城佘府街144号,即现今之西马路128号医馆执业。蔡松石娶妻王氏御清,产有二子,幼子六岁早夭,长子蔡启伟娶妻郭氏御莲产有二子,幼儿早夭,长男蔡良璧字楚奎



▲ 蔡良璧像

蔡启伟早年随宗亲赴泰国内兴府谋生,几年后因水土不服病亡异域,遗下家乡妻子郭御莲和儿子蔡良璧,时蔡良璧六岁,在家乡随祖母王御清一起生活,祖孙三代由蔡松石在潮行医供养。蔡良璧在家乡读书小学毕业后便到族叔公蔡祝南所创医馆学习祖传医学传授祖传医籍十二册和家传丸散之制作。一直到成年之后在本乡当铺巷口大池墘开设蔡氏卫生馆璧记号执业祖传妇科。

1927年蔡松石在潮病逝,蔡良璧便来潮承先祖遗业,祖传中医妇科业务。蔡良璧来潮之后医缘甚好,家传医学和祖传各种丸散之制作,除按古法精制外又能加以四时调配,使大娘巾卫生馆之妇科药丸更负盛名。

民国时期蔡良璧向当时的国民政府申请注册商标。全称是大娘巾蔡氏卫生馆蔡良璧祖传妇科药丸并以乌丸为商标记号。





解放初,由于大娘巾卫生馆妇科药丸已属合法商标品牌,卫生馆又是当时最早药房之一,纳入公私合营宏兴药厂。公私合营时由蔡良璧之妻伍韵翔及女儿蔡焕姿二人加入药厂工作,蔡良璧仍继续在西马路128号大娘巾卫生馆执业祖传中医妇科业务一直到1957年10月因肝硬化病逝。





▲ 蔡良璧长子蔡琳森医生

潮汕真假大娘巾
蔡良璧来潮州行医三十一年,期间共有两宗冒用“大娘巾”名号,一是医馆隔临的西马路122号瑶草堂陈乙阶冒用“大娘巾”但战前便早已消失,另一宗则说起来话长,蔡松石晚年,妻子王氏御清因常在家乡伴孙儿蔡良璧读书,蔡松石晚年便缺少照顾,此时恰有一女人名叫“龙眼姐”者,初嫁铁巷施厝人家(不育)后嫁东堤祥兴洋油行(又不育)终成人家弃妇。因经常到蔡松石医馆看病,久之逐渐熟悉起来,常帮蔡松石煮饭洗衣之类,到后来便与蔡松石同居生活。

1927年蔡松石病逝,蔡良璧与母亲祖母一家来潮接业,念及该女对蔡松石晚年生活服侍和照料过,想把她安顿起来,但她却认为良璧年纪轻又有母亲祖母一家人怕今后渡日不便,因之向蔡良璧提出要现大洋200元补偿她,便从此离开蔡家永不回头。经过调停之后,双方达成协约,钱交人走。当时调解和中见人是打银街口合兴号的吴其锦先生。谁知后来此女颇具心计,等到蔡松石死后十余年便自己私自契了一个仔,此子原籍揭阳名叫林阿贞是潮剧“中正兴班”之退役武生,后来到潮州西马路城中堂门前开设纸影馆,铁枝木偶戏班时改名陈炳南,到认龙眼姐为义母之后才改为蔡锦荣。



▲ 蔡锦荣遗像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乘蔡良璧扶祖母灵柩回原籍安葬之机于西马路城中堂门口挂名“大娘巾济生堂蔡锦荣医馆”一个多月后蔡良璧回潮州见此景便向当时法庭提起诉讼,告他盗用已经注册名号“大娘巾卫生馆”官司打后蔡锦荣败诉只得把“大娘巾”三字去掉换成“大糧根济生堂”解放后简化汉字“糧”字改成“粮”字。



▲(图左老者即蔡锦荣长子蔡业煌医生)

堂主多次拜访大娘巾嫡系传人蔡仪先生(蔡氏十六代传人)



▲  图左为第十五蔡仪先生

他继承了祖上儒医传统,谦和而敦厚,他和父亲(蔡氏妇科十五代传人蔡琳森图四五)每日在祖传的医寓中应诊,药丸与汤剂参用,调经丸、落白丸、宁坤丸、产后补丸在他们手上发挥了神奇的疗效,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不育的病人几已户穿为限。对于秘方丸药,他们也十分坦诚,当年公私合营,大献方运动时秘方早已公开,有志者有心人都可参酌,中医的生命力和秘方药丸的无穷魅力,在这个中医世家中传承着,蔡仪先生兄弟二人克绍箕裘,自己的孩子也在读医科大学。

在潮州,大娘巾医馆家喻户晓,成为老城的一张明片。潮籍中医学者蓝先生在我的微文中写道:潮州有幸大娘巾,韩汕莫道无西施。

大娘巾的东南亚之路
多年来,有学者还通过侨批研究,发现了大娘巾的海外之路

不久前,记者跟随侨批收藏家、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顾问张美生先生,来到程洋冈古村。在古村里,有一条始建于宋代的老街——新兴街。老街上仍保留着若干间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医馆。张美生和记者一起,找到了老街上一间名叫“杏春园”的老医馆。原来,张先生在多年收藏的侨批中,整理出数十封批信,时间基本都是上世纪30年代,内容都提及“杏春园”这个老字号以及它制作的药丸,有批信中提及药丸的热销程度,并要求国内的亲戚尽快向“杏春园”购买药丸,托人带往南洋赴市。



张美生收藏的侨批上,写信人要求国内亲属到程洋冈购买药丸寄往南洋

在与老字号主人交流中,张美生进一步了解到,扬名海外的程洋冈药丸,渊源得追溯到明朝中期。明弘治年间担任南京礼部知事的程洋冈先人蔡敏斋,对医药学颇感兴趣。在告老回乡时,他带回了一批宫廷的医书,从此奠定了程洋冈蔡氏医药世家的基础。

据族谱记载,蔡敏斋于1567年回乡之后开始行医。传到蔡俊心时,又创办了程洋冈蔡氏卫生馆,擅于妇科,并开始制作药丸。后来卫生馆传到清代,裔孙蔡云松创立了“杏春园”这块招牌,并且根据他在临床上的实践经验,开发出一整套丹膏丸散系列品种。



▲ 蔡氏卫生馆的老招牌

蔡礼彬是蔡氏卫生馆的第十代传人。据他介绍,程洋冈医家制作药丸,无论哪种配方,起码都要有十二道工序,相当繁琐耗时。随着工厂化时代来临,这些传统技艺已越来越少人能完全掌握。经过允许,这次我们得以观摩药丸的制作过程。

生产药丸的十二道工序,第一道就是检药、制药。所谓“制”,是指药材的加工炮制。蔡礼彬解释说,以前这些中药的加工泡制有若干种制法:一是用米泔水制,一是用甘草水制,再一种是姜水制,还有一些药得醋制、酒制。炮制完再到晒干,全部备妥,最起码还得一个星期。



▲ 检药湿药

如今随着药材行业的发达,制药这道工序基本由药材批发行统一处理。中药买回来之后,按配方、比例配好,接下来的步骤是湿药和炊药。即先倒入白酒搅拌,待各种药材被酒渗透均匀之后,必须密封一天,再放入大鼎隔水蒸熟,利用水蒸气使药力渗透。



▲ 煎药



▲ 炼蜜

药材蒸熟之后,就得趁天气晴好将药晒干,再用大锤、石臼、石磨等传统工具,将药材锤烂、研磨成粉。接下来就是最考验耐心和经验的步骤——炼蜜。选取优质蜂蜜,将其倒入锅中,用炭火慢慢熬煮,直至水分完全蒸发。蔡礼彬说,炼蜜在这个过程是工夫最大的,蜜下锅之后,火候得把握得十分精准,要边加热边搅拌,直到它能“滴水成珠”。所谓“滴水成珠”,即是炼制出来的蜂蜜,有足够的粘稠度,滴入水中时刚好凝成一颗蜜珠,保持不散,此时才算炼蜜成功。



▲ 舂捶药团



▲ 将药团搓成线



▲ 搓成药丸

蜂蜜能滴水成珠之后,得将它倒入研磨好的药粉中,搅拌、舂捶,直至成团。然后将大团分成小团,再搓成条,又再用手指轻轻掐出一粒一粒的小药丸,相当费工。

蔡礼彬的太太王素莹在一旁帮忙,她介绍说,如果制作的药丸是用于口服的,一般是搓到乌豆大小,一次服用差不多都是半茶杯;如果是用于口含的,则要搓到黄豆大,含在口里直到化了,才有药效。

古时候,程洋冈的药丸要远销东南亚,路途十分遥远。为了更安全地保存、确保药丸不变质失效,先人会用蜡纸包装妥当,然后放入密封度较好的铁匣子当中,再运输出去。



▲ 过去印制药丸说明书的刻板

自古以来,程洋冈医家通过这种传统的方法,制作出宁坤丸、补血丸、调经丸等各种配方的药丸,用于治疗妇科、儿科等普通病,因为疗效好、价钱公道,传播非常广。

这次,收藏家张美生在研究侨批的基础上,再实地考察药丸制作,非常感慨。他认为,程洋冈人在海外卖药丸,本是为了养家糊口,但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在推广潮汕中医药文化,使到外洋的患者,也能亲身去体验咱们祖国中医药的神奇之处。



▲ 蔡氏祖传医书

据了解,解放初期公私合营阶段,程洋冈医家还通过献方,使国营制药厂能够大批量生产出标准化的成药。如今随着医药工业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他们又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以更有效、更先进的手段传承下去。而这还需要更多后辈的努力。

版权声明

本文整理自“杏园临风”微信公众号,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编辑|龙葵    视觉|三七


    关注 医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