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软件产业丨黄河燕:软件人才培养,探索新工科时代下的新模式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灵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大转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编者的话: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灵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大转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软件产业完成业务收入5.5万亿元,占全球软件产业的比重将近20%,是2000年业务收入593亿元的92.7倍,收入平均复合增长达到30.53%,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年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BAT等互联网企业逐渐步入千亿软件企业行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软件产业从业人员接近600万人,是2013年的10倍。

为集中反映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电子报特别策划推出“改革开放40年·软件产业”特刊,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撰写文章,从“软件定义”、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开源软件、软件工程、软件算法、软件成本度量、软件政策、软件人才培养、小程序等不同视角,讲述改革开放以来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剖析行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提出新时代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思路建议。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黄河燕
2017年2月,在一场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30余所高校代表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讨论,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路径选择。随后,教育部发布通知,希望各地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新工科建设迅速在全国高校展开。无论是新工科的“新”时代背景,还是其“新”价值内涵,都有直接且明确地指向——以新理念、新模式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型工程人才”。

当前,从国际视野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引起了各行业的重大变革,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速启动新一轮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内视野来看,中国正面临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为赶追世界新兴科技的发展速度,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方针,如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行动计划、军民融合等。

在此背景下,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深刻认识到软件产业是信息化的核心之一,软件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软件定义世界、智能引领未来”的今天,软件是发展的灵魂,而软件产业的核心在于智力资源、在于人才,因此稳定培养符合市场和行业需要的软件拔尖创新人才是成功推进和实施国家“新工科”战略的关键环节。计算机学院一直以来都把为行业培养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核心工作目标,依托各类双创平台,积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动产教融合,不断完善育人保障体系,将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作为培养软件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持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面对新工科时代的新形势、新理念、新特征和新挑战,我们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指导下,牵头组建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有效融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立足产业发展对信息技术新工科人才的需要,加快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工科建设,推进软件人才培养与实体经济有效对接,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创新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

第二,做好顶层设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软件产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思想是面向软件产业的战略需要,系统性地谋划育人保障、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产教研用、质量监督改进等各项工作,推进其融合贯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产教研用体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价值理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行业前沿发展方向,推行本硕博贯通式延续性培养和科研实践,推行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拓展,推行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切实培养面向软件产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改革课程体系,打造契合行业需要的课程计划。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基础必修课;根据软件行业对人才的扎实专业基础的要求,针对低年级本科生开展“基本功”夯实计划、针对高级学生开展“多口径”专业选修课程;结合行业和市场的最新发展需要,设计前沿高契合度的实践训练课程,从而构建起良性循环、全面有效的课程体系。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工程教育的必由之路,针对当前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合作沟通机制不畅通、利益平衡机制不完善、职业素养培养不到位等问题,我们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联合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一线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全程参与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过程。

二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实训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进驻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基地提前接触社会、了解企业;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教师接触专业实践机会,促进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从实习生中优选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实现“双赢”。

三是产学研紧密合作。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科研难题,遵循“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合作思路,加强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定期举办校企联谊会,聘请企业家来校做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尽早做好就业心理和技能准备;企业在学校开设“虚拟班”,由企业聘请导师开设课程为学生“加餐”。

四是共同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新工科背景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必将带来新旧职业更迭,要求高等教育绝不能忽视对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养培养。计算机学院通过设计融入企业文化课程、管理模式,及引入真实案例等多维度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创设企业化的管理情境,培养学生职业竞争意识,提升其软件开发及相关岗位需求的职业竞争能力。

完善育人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培养合格的软件产业拔尖创新人才,我们从平台、师资、设施、生源、校友等方面入手,构建了有力的育人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基础育人保障体系。通过创平台、塑师资、强设施,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性保障。紧密围绕学科方向,引进顶级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协同建设高水平创新实践平台;多方谋划调用资源,从经费保障、场地建设、硬件条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力,构建了经费来源稳定、实验设施一流、工作环境优越、信息化办公的基础保障设施。

二是打造多层次师资队伍。师资培养如树之根本,学生培养如树之枝叶,根系发达助力树木拓宽成长空间,枝叶繁茂助益树木享受阳光滋养。计算机学院建立了“校内教师+外聘师资+高年级学长”的多层次师资队伍,外聘师资以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促进专职教师与行业菁英交流与协作的同时,拓展师资知识结构,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稳定师资保障。

三是丰富优质生源结构。计算机学院在本科生培养阶段,每学期末开通转专业通道,面向全校接收外专业优质学生转入计算机学院相关专业学习;在研究生培养阶段,通过暑期夏令营选拔等方式,优先录取具有行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来学院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四是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计算机学院大力鼓励在校本科生参加国际大赛,以及行业的高层次学术会议,引导学生走出国门与世界骄子和行业翘楚交流和同台竞争,通过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跨文化协同工作能力,加强其对世界科技大国的学习和了解。

五是积极引进优秀校友资源。鉴于计算机软件行业升级速度快、迭代率高等特点,计算机学院充分挖掘优秀校友的市场资源和丰富经验,引导学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结合合作企业、科研机构的实际攻关课题,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建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软件产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累并逐步完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探索和积淀了成熟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取得了丰硕的人才培养成果。2018年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2017年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项,2016年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近三年完成北京市本科生毕设(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26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培养了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推出了国家精品在线课程4门,英语授课品牌课1门, MOOC课程10门。学院共培养学生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4332人次。取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特等奖、国际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第27名、国际计算机博弈锦标赛金奖、全国信息安全大赛一等奖等佳绩。2018年申报了“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的行业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将继续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以动态的、发展的思维深入探索,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不断扎实推进软件产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关注 中国电子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