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小雪 走上巅峰的苏轼,却想回家种地

 

好不容易迎来人生高光时刻的苏轼,心里挂念的却是黄州那一亩三分地。...





今天小雪。苏轼写过很多有关雪的诗词文,有一首不怎么有名,我却有点喜欢。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如梦令·有寄》

苏轼贬谪黄州时,辟了几块地来种田,取名“东坡”,后来还变成了自己的别号——苏东坡,跟名字挂在一起,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家里有地产。



这首词就是写给友人的,让友人看看自己的几块地还好不好。意思是说,我现在汴京朝廷,实在没空回去。我走了之后,东坡也没人去了吧,雪压着桥,没有人迹。我也有点想回去,看看那春雨。

写这首词时的苏轼,正经历着他一生中少有的高光时刻。汴京,回来了;乌台诗案,过去了;人生巅峰,开始了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王安石的新法突然中顿,属于旧党的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

四个月后,他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导了一场旨在改变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

我们看他的简历,都有一种坐过山车起飞的感觉。七八年的狼狈不堪,几个月全给倒过来,追了半辈子的抱负,突然就砸到脑袋上。所以苏轼说自己是“人在玉堂深处”,一不小心,就进入宋朝最中心了,出个门都不方便。

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很多人都很受用。苏轼却觉得,这光照得又热又焦躁。在汴京,他过得并不是那么开心。

有一天,苏轼退朝,吃过饭,很油腻地摸着肚子散步,问婢女:“你说我这里都是什么?”婢女知道肯定不能答十二指肠之类,就夸了一句“都是文章”,另一人则夸了一句“都是识见”,苏轼都不满意。这时侍妾王朝云说了句“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大喜,连连点赞。这才叫肚子里的蛔虫。



不合时宜的苏轼,活该不开心。按理说,苏轼重入朝廷,是作为旧党人物被重新起用,然而他与旧党领袖司马光发生了数次冲突。司马光觉得新法就该一切废除,苏轼觉得新法一些措施还可以抢救一下。

他还与理学家程颐交恶,还常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朝廷中午吃什么,“苏令办荤,程令办素”,闹得很不愉快。搞出东坡肉的苏东坡,让他吃素确实也是为难他。这俩人天天吵架,以至于苏轼说出了“臣素疾程颐之奸”这种话,看着真想在朝廷里给他们安排居委会调解一下



平心而论,司马光、程颐都是正面人物,而且当时整个氛围都还是不错的,为什么苏轼还是不开心?还是过得不顺畅?

因为这里不是黄州,是汴京;没有江边春雨,却有幽潭深渊。身在这样的环境里,哪怕是好人,也免不了纠葛;哪怕有志向,也脱不开现实。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灵魂,在这里却只能于名利交缠中委顿疲倦。



【明】张路 《苏轼回翰林院图》

看起来苏轼在黄州有几亩地产,其实不值几个钱,所以他基本是一无所有。他自己也说,东坡“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管这几块地,简直能把身体掏空。他在黄州时还是戴罪之身,身上是有枷锁的。这样的日子,他怎么还怀念?

因为至少心是自由的。他不用理会无穷无尽的牵绊,回归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始样子。大笔一挥,就是《黄州寒食帖》;再多挥几下,就是《前后赤壁赋》;在汴京,大人物司马光、程颐都很难处,然而在黄州,什么近邻古耕道、药店小商人郭遘、赤脚医生庞安常等,有的是嘻嘻哈哈的朋友……



庞安常是一个医术高明但耳朵聋的大夫。苏轼在《游沙湖》一文中写道,“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人意”。他与庞安常“是日剧饮而归”,并写下了“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名句。

在黄州,他是小民,又更像一个自在的人;在汴京,他是翰林学士,却像一个手足无措的符号。

有时,这也是一种悲剧。人生时而像爬山,辛辛苦苦爬上去,结果路越走越陡;当年在山脚,看着low,但是山花鸟木、随时可见,宽广世界、任我四处蹦跶。



苏轼一生的高光时刻,没过几天快乐日子,看着有点心酸。但他留下了一首词,也至少告诉了我们一点道理:

人生的质地,不在景美,而在心安



撰文 | 易   之

编辑 | 何   靖

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刺客 | 梁祝 | 八宝印泥 | 外滩 | 唐三彩 | 血亲复仇 | 寒食节 | 马镫 | 李商隐 |《人民的名义》| 太极拳 | 姐弟恋 | “黑石号” | 长沙窑 | 皮影戏 | 离婚 | 钟馗 | 儿童 | 清代科举 | 科举题目 | 秘色瓷 | 父亲节 | 女德 | 花毛一体 | 周敦颐  | 鸦片 | 北大聘书 | 司马懿 | 洛神赋 | 相亲  |《我的前半生》 | 黄宗羲 | 绣春刀 | 开封| 王羲之 | 地域歧视 | 地震 | 九尾狐 | 奶奶庙 | 旗袍 | 撒币 | 枸杞 | 台风 | 七夕 | 书札 | 中元节 | 公益 | 拜师礼 | 喝热水 | 告白 | 《兰亭序》 | 苏东坡 | 《诗经》 | 王羲之 | 离婚协议书 | 羊 | 萝卜  | 城市改名 | 辣椒  | 书院 | 古代物流 | 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 脱发 | 救孩子 | 武侠 | 吐鲁番 | 西红柿炒鸡蛋 | 北宋首都“城市天际线” | 古代购物 | 失眠 | 佛系 | 甲骨  | 异地恋 | 江南滋味 | 汉服 | 会动的诗经 | 小年 | 测狗子 | 狗文物 | 压岁钱| 考古与盗墓 | 土豆丝 | 3·15 | 方言 | 婚书 | 花生 | 外销画 | 吉祥图案 | 回锅肉 | 减肥 | 奏折 | 夏天 | 录取通知书 | 疫苗 | 岭南 | 延禧攻略丨乾隆丨教师节丨潘家园丨苏轼过中秋丨苏轼过重阳丨山海经 | 金庸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溯源”公众号

本期编辑:张永群、邢妍妍、吴亚琦




    关注 光明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