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问答第一人褚明宇:各色 DNA 检测是骗局吗?

 

速来围观...





昨天晚上去常去的一家街边小酒吧喝酒,老板娘坐在柜台后面跟我闲聊:褚老师,你觉得最近特火的那个某某卷发器怎么样?

我说:骗局。

老板娘笑了,她说:哈哈,我最喜欢听你说「骗局」这两个字了。

我好像是挺爱使用「骗局」这个词的。随便搜了一下我的微博,我最近就说过:两个人去吃饭只给一份菜单的西餐都是糊弄国产土包子的骗局、店名里出现「遇见」两个字的餐厅酒吧都是骗局、某某非常贵的德国相机品牌是骗局、日本那个什么寿司之神是骗局……

当然,如果你看过我这些年写的文章,「骗局」的出现次数就更是数不过来了,比如揭发各种励志鸡汤成功学骗子以及骗局是我一贯的最爱。

反思了一下,我这么爱使用「骗局」这个词大概有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个是我这人有强迫症。比如出去玩儿拍个到此一游的照片吧,别人拍了就发了,而我完全不能忍受画面水平线有一点的歪,非得调到完美才能发。

再比如我在电脑上写长微博,想到发出去以后我主要会用手机看,而我看到换行的地方由于正好有标点符号导致看起来不齐会很难受,于是我先是数了一下在我的手机上长微博页面每行有多少个字符——答案是二十六,然后把电脑文档编辑器上也设成每行二十六个字,在接下来打字的时候,如果标点出现在了一行的最右,我会重新措辞,非得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可。

不信你下次可以试试,如果用你的手机看我的微博也是每行二十六个字,那么即使是两千字的文章里也不会出现一次段落中换行出现不对齐的情况!

怎么样,哈哈感受到我强迫症的力量了吧?

我想说的是,我想不止有我一个人注意到了我揭穿的那些是骗局——这一点从每次我揭露某个骗局后大家的点赞、支持就能看出来。只不过很多人看到骗局后没有非说出来不可的冲动,而我不同——我有强迫症

我这么爱使用「骗局」的第二个原因——这听着有点儿像自夸啊——是为了发泄我的「创造力」

我这人吧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让我夸一个喜欢的东西,我通常会没什么动力拖延很久,但如果碰到一个让我讨厌的人或者事情,我的灵感马上就会哗哗地冒出来,笔下生花,创造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有一次跟黄章晋老师吃饭说到这事儿,他说我是「仇恨驱动型人格」,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几星期前,一位叫「胡二锤」的网友在微博问答上提了个问题:褚老师,请问您怎么看待「各色DNA」的检测结果?

我的第一反应是:骗局!

不过我当时没直接跟他说,毕竟我是个「科学工作者」,而且我强迫症的一个症状就是,在网上说话、骂人喜欢引用数据,而且在发言之前会上网搜,必须确认数据的准确。我这几千字的回答要对得起提问同学的诚意,说「骗局」也不能跟个文科生似的瞎思考一番就完事儿了,首先我要找到「骗局」的一手数据和黑材料啊。

我给提问的同学发了条私信,我说:这个问题我很喜欢,本着认真负责的原则我自己也弄了一份,准备试试。不过在结果出来之前可能来不及回答了,等我的结果出来了,欢迎重新提问。

那是九月底。

我真的弄了一份「各色DNA」的测试包,认真地按说明吐了好几口唾液,寄出,然后坐等我要的「数据」。

三个多星期后,「胡二锤」同学同样的问题又提了一遍,可结果还没出来,我再次没有回答。

几天之后,当时我正在伦敦出差,电话里收到了消息:【各色DNA】您的检测结果上线了,在微信服务号「各色DNA」底部菜单「我的/基因画像」即可查看。

胡同学的问题正好过期,那是十一月初。

从十一月初到现在又过了两个多星期,我到底看没看我的测试结果,有没有得到什么「黑材料」呢?

哈哈,当然看了,而且看了很多次。

首先有一点我以前想错了,我以为这个什么基因测试测完了就完了,跟体检查差不多,体检报告看一回就行了,谁没事儿老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体检报告玩儿啊?

没想到「各色DNA」这东西还挺好玩儿,结果出来后这两星期居然不断冒出来很多新的测试项目和内容,每次我想整理一下「黑材料」结果发现「黑材料」又变多了!

好吧,下面是今天的「黑材料」版面,大家一起看看吧。







这个叫褚明宇的人有七十一个标签,其中的十三个是稀有标签——人群中少于百分之二十的人有。

第一个稀有标签居然就是:强迫倾向较高!

点进去看了一下,只有百分之十六点八四的人跟我一样(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不用阿拉伯数字加百分号而非要用汉字来写这个百分比,哈哈,上面说过了,那样会影响右侧的对齐——强迫倾向。)

注意到另外一个稀有标签:创造力较强——百分之十六点〇九的人有这优点。别高兴得太早,点开「基因解读」,里面说「你可能会有天才病,比如轻度狂躁……」。

好吧,好像到目前为止,这个「各色DNA」已经完美推断出我会使用「骗局」这个词,以及背后的两个根本原因了。

不跟基因较劲了,下面用「骗局」造句:

各色DNA不是骗局。

居然!

一个个标签看下去,这个叫褚明宇的有强迫倾向、延迟满足一般、讲话流利、怕孤独、喝酒容易上瘾、脸不红、不爱扔旧东西、睡觉的时候经常翻身、腰细、不秃头、不近视、不易衰老、偶尔焦虑、有轻微攻击性……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褚明宇,从未见过他的「各色DNA」怎么会了解得这么一清二楚呢?

这一次我错了,我承认。

不过连好像这个也被看出来了,按照他的DNA,这个褚明宇应该开放性最高,愿意接受新的东西。

引用发现DNA的科学家詹姆斯沃森的一句话吧:

We used to think our fate was in our stars.  Now we know, in large measure, our fate is in our genes.

糟了,上面用了英文字符,该对不齐了。

接着造句。

各色DNA不仅不是个骗局,还相当实诚。

下面这张图截选自他们京东商城的详情页,哈哈这要真是骗子,也太不专业了。



一、一上来就说算命的和给小孩子测的别来,没见过这么拒绝送上门的钱的。

二、把「科学局限性」写在购买页,这一点显然会影响「转化率」——很不商业。

三、在性状解读页面居然很严谨地列出了相关参考文献,这一点已经远超网上那些靠盗图、拼凑的所谓科普大V了。

好吧,那我也说一下我理解的基因检测局限性:

基因检测是了解一个人的先天倾向,但并不能完全决定你的现在、过去和未来。

基因很重要,但基因不是唯一重要的。了解自己需要一个工具组合,「各色DNA」提供了一个相当有「科学」风范的公式:

基因 + 环境 + 个人选择 = 现在的你
现在的你 + 行动= 更好的你


在报告里你可以通过现状测评来了解你的现状,然后看看基于实证研究给出的可执行的行动建议。

基因检测的结果会随着数据库的扩大、算法的优化、科研的进步不断优化。以现在的技术显然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检测位点,但这不等于你应该等着,科学永无止境,最优的参与的时间点永远是:

现在!

有句老鸡汤不是说吗:世界上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抱歉,这句鸡汤过时了。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想了解自己也就是一顿饭的钱。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



点击获取褚明宇同款基因检测解读


    关注 大象公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