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声、涉事医院报案,"基因编辑婴儿"实验者贺建奎明日会现身吗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仍在发酵,舆论风波下,贺建奎明天会如期出现在峰会现场吗?...



理性·建设性



贺建奎原定于11月28日上午11:30,出席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他计划现场展示在幼鼠、猴和人类胚胎上取得的实验数据。然而,正处于舆论浪尖上的他如期出现在峰会现场吗?






“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消息,正在引发一场舆论“暴风雨”。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宣布:一对基因编辑的双胞胎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其中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事件被报道后引发舆论哗然,122名科学家发表了联合声明,“直接进行人体试验,只能用疯狂形容”,强烈谴责“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

11月26日深夜,深圳科创委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声明称:从未立项资助“CCR5基因编辑”、“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等自由探索项目,亦未资助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在该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

11月27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就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回应经济观察网记者,“这个事件中,我们怀疑有人在作假,已经报警,公安机关将会进入调查。”

贺建奎原定于11月28日上午11:30,出席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他计划现场展示在幼鼠、猴和人类胚胎上取得的实验数据。然而,正处于舆论浪尖上的他如期出现在峰会现场吗?

国家卫健委发声:依法依规处理

11月27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针对愈演愈烈的“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一系列声音,国家卫健委的官方回应是:“我委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在疫苗专家陶黎纳眼中,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全球首个免疫艾滋病的胎儿的诞生,万一成功了,相当于开创了一个疾病预防的新境界——一个百毒不侵的人体,疫苗从此无用武之地。

陶黎纳解释道,人体细胞上有很多通道,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间屋子上有形状不同的窗户,艾滋病病毒只能从某种特定形状的窗口里进入细胞这个屋子。这次的转基因技术,就是把这种形状的窗给关上了,病毒就没辙了。也就是说,从受精卵中挖去一段造窗户的基因,让艾滋病病毒找不着北。

他表示,就算是最大胆的想像,也不会想到这件事竟然发生在中国。要说这件事的重大程度,可能和人类首次确认发现外星人不相上下。

不过他还表示,这件事几乎不可能走远。对人类实施转基因,在技术上或许不是最难,但在这背后,是巨大的人类伦理学争议。未来不排除监管部门召集紧急会议,出台对人类自身转基因研究的严格限制法规。这对双胞胎可能在20~30年内都只是孤案。
和美妇儿科医院:怀疑有人在作假,已经报警

11月27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就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回应经济观察网记者,“这个事件中,我们怀疑有人在作假,已经报警,公安机关将会进入调查。”

同时,程珍表示:“我从来没有听过贺建奎这个名字,我们医院也没有与他开展过相关的合作。”

26日,在一份广为流传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的文件(以下简称“文件”)上,包括该院领导黄华锋在内的7人签字同意了贺建奎试验“符合伦理规范,同意开展”。

关于文件中医生签名问题,程珍说:”文件中签字的字迹很像,但我们的医生都没有签过这份文字,也确实从来没有开过相关的实验和会议,基因编辑婴儿没有在医院开展过实验,也没有在这里降生。”

程珍表示,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是在美国进行JCI国际医疗认证医院时成立的。然而,程珍并没有回复委员会成立的确切时间,也没有回应该委员会为何没有在成立之后的三个月向执业机构登记报备。

记者在挂号处得知,文件中签字的黄华锋医生还在正常上班,但医院表示,该医生上班期间不便接受采访。记者曾试图到医院四楼办公区采访医院领导,但很快被安保劝阻。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解上述文件中签字医生的更多信息,记者找到了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大厅专家信息栏,但仅有一位签字的医生——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妇产科主任邓兴书位于该信息栏。

记者正在赶往位于深圳罗湖的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以期了解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更多信息。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为贺建奎。今年4月19日,该公司宣布完成2.1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同晟资本领投,希夷资产等五家机构参与跟投。此次为瀚海基因的第四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建设全亚洲第一条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生产线。
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热议“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还在持续发酵,该事件成为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上的热议话题。

“这就是一个极大的丑闻,对于科学共同体、对于国家,已经产生了极其大的负面的影响。”北京协和医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晓梅在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上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说。

“我已经收到了很多邮件,很多正在申请国外生物实验室的年轻学者都被告知应该尽早另寻他路了,因为这些实验室不会再招收在这个领域的中国学生了。“翟晓梅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医学伦理专家邱仁宗在演讲中提到,如果网上的报道是真实的,那么贺建奎所做的就不仅仅是修改体细胞或种系基因组,而是去增强体细胞或种系基因组。这种实践的道德正当性和可被接受度都极低。”

邱仁宗表示,即使仅仅基于医疗目的,该项试验的风险收益比都是很难评估的。“可以说,它非常难以保护我们未来的孩子。”

根据规定,临床试验的方案应该是经IRB(机构审查委员会)审核批准。

“如果网上的报道是真实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和贺建奎都不是IRB(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成员,所以所谓的伦理审查是无效的。而为贺博士的做法也违反了卫生部和大多数有关辅助生殖的规定。所以,贺博士和他的团队怎么可以如此轻率的改变基因而没有考虑到其他人呢?”邱仁宗说。

诺贝尔奖获得者戴维·巴尔的摩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因编辑婴儿”实践不符合伦理,目前,他也没有看到任何研究结果。

犹他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基因编辑领域专家Dana Carroll说:“在过去的40年,我们已经了解了基因编辑的基本技术问题,但我们对基因编辑的后果以及将这一技术转入受体还没有足够的控制和了解,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研究。据我所知,生殖编辑已经开始了,但对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进行讨论,比如这一尝试适用于哪些具体情况,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安全水平,目前在监管上存在什么问题,我们还需要监测什么样的结果。”
什么情况下才允许基因编辑临床试验

11月27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美国国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Medicine)官网获悉,早在2017年,该科学院就出具过一份关于遗传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同行评审的临床前研究进一步阐明潜在风险和益处后,在没有合理替代方案的情况下,而且是出于迫在眉睫的医疗原因,并在最大限度的透明度和严格监督下,临床试验才可能被允许。该份报告还具体规定了相关管理框架,其中包括十项建议的标准和结构。

长期以来,遗传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的标准一直是许多研究团体争论和讨论的主题。许多研究为进行可遗传基因组编辑临床试验提供了指导。

美国国家科学院相关人士认为,开展遗传基因编辑临床试验需要谨慎从事,并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据公开信息显示,美国国家科学院2017年发布过基因编辑七准则:分别为没有其他替代手段;仅限于编辑已经被证实会致病或强烈影响疾病的基因;有关于手术的风险及潜在健康影响的可靠临床前数据;试验期间受到严格监督;对基因编辑儿童长期、多代的跟访计划;反复评估可能的健康和社会风险,保持公众的参与决策权;可靠的监督机制,防止技术被另作他用。

2018年,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委员会(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经独立调查后发现,是否可以允许在中国展开遗传基因组编辑干预,以及导致分娩的临床试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组委会亦于11月26日晚间发布声明,声明中表示:“我们希望,在我们会议上进行的对话将进一步推动世界对围绕人类基因组编辑的问题的理解。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确保负责任地开展人类基因编辑研究,造福全社会。我们希望本次峰会上的对话能进一步促进世界对人类基因组编辑相关问题的理解。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确保负责任地开展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造福全社会。”

28日上午,贺建奎会如期出现在峰会现场吗?

截至发稿,针对经济观察网记者的上述提问,联合举办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的港科院、伦敦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均未做出正面答复。

(记者 王雅洁 于惠如 刘可 冼嘉琪 沈述红 陈博)


推 荐 阅 读
洞察变化的商业世界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引发122名科学家联名声讨!贺建奎背后公司疑点重重

经观头条 | 赌债“谣言”下金立生死劫:错失地方政府接盘,百亿资产成最后筹码

社论 | 科创板能否回答李扬“终极之问”: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资本市场?
经 济 观 察 报 理性 建设性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经济观察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