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之日来了:今天开始阳气回升,一个新的循环开始!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那么,冬至养生应当注意哪些呢?

养生法宝:凉暖热结合


民间把冬至称为“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天算起,每隔九天作一气温变化的时间单位,共有九个九天,直到第81天进入惊蛰节内为止。其中冬至属一九、二九,被称为数九寒天,最冷的三九出现在小寒节内。

因此冬至过后在日常生活方面,要做到凉、暖、热三结合,即做到早起、睡前凉水洗脸,温水漱口,热水泡脚。这样就能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尤其是老年人,应注意防止寒从脚下起,经常保持脚的温暖,养成随时按摩两脚的习惯,这对全身保健都是大有好处的。每天坚持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如早晨起床后也用热水烫脚,则可活血通络,振奋精神,保护心脏。
冬至进补记住1234
1
“一”道菜

清汤冬菜萝卜牛腩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前后是养生进补的大好时机。在北部地区,号称冬季吃赛过小人参的白萝卜是必不可少的进补美食,而白萝卜的绝佳搭档是滋养脾胃的牛肉,两种食材一个性温一个性寒,两者一起正好寒热中和,“香”得益彰!要注意的是,这里,白萝卜要切厚片,以便充分吸收牛肉的汤汁,最后,一定不能忘了加入风味鲜美的冬菜。
2


“二”种饺子

第一个饺子是用来吃的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饺子最初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是有“医圣”美誉的汉代名医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如果冬至以后比较怕冷的,不妨吃些韭菜鸡蛋、胡萝卜羊肉、香菜肉馅的饺子,有助于温补气血,增加热量。

第二种“饺子”长在我们身上

就是我们的耳朵。耳朵不仅是长给大家用来听东西的,懂得按摩耳朵还有不少保健功效。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肾阳虚的朋友耳朵比较容易生冻疮。

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轮。
3


“三”道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中医理论认为,冬季在五脏六腑中对应肾脏,而肾脏又主封藏,是收纳阳气的关键,因此,在阳气最弱的冬至前后,补肾阳是养生的主旋律。对一般人来说,温补肾阳主要通过药膳方式即可,最著名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能很好地补气补血助阳。
姜母鸭汤

冬至这一天,还可以炖锅姜母鸭,一来驱寒强身,二来增加节日气氛。“姜母”要选老姜,取一只碗,加少许水,将老姜放在碗中研磨,磨出来浓汁,就是上好的调味汁。把煸好的鸭子及姜汁一同倒入,另加入适量甘蔗、陈皮、黄芪、党参等食材,煨至鸭肉熟烂即可。
老母鸡汤

在冬至这天喝鸡汤,可以补上一年。鸡汤被人们视为“补身良药”,多喝些鸡汤可帮助人体气血恢复,也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将流感病毒拒之门外。母鸡的补益之功效非常高,许多久病、瘦弱之人都可用来来补身,老母鸡不但能补气补血,还可祛风,而且母鸡愈老,功效越好。
4


四”种果

花生

冬至养生适宜吃点花生,花生具有“护心”功能。花生在民间被称“长生果”,常食花生,可促进体内胆固醇分解,不但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而且对防止中、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都有较明显的效果。

核桃

中医认为坚果多性味偏温热,多数能补肾,与冬季的对应脏器“肾”正好呼应。中医认为核桃仁味性甘温,有“黑发,固精,治燥,调血之功”。每天吃20克左右核桃,能补肾固精,润肺止咳、化痰定喘,顺气补血。
板栗

冬至适宜吃板栗,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如钙、磷、铁、钾、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微量元素,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尤其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或者中老年人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

桂圆

桂圆又称龙眼,能养心安神,有助缓解健忘、失眠,比如素食的人冬天常喝白菜汤,体质偏寒性容易手脚冰冷、晚上难入眠,这时把龙眼干、红枣加姜煮水喝,通常能帮助入睡。另外,比较劳心的人也容易耗损心脾气血,吃点桂圆更能有效达到补益功能。但要提醒的是虚火旺或有热性体质的人,不能吃桂圆
大吉之日

新的开始

用一年的时光去顺应天地变化的节律

感受不同时节的生机

把自己融入自然和时间之中

天人合一地去生活。

2019年《尊生日历》

免费送

伴您健康每一天
冬至福利:

欢迎各位读者踊跃留言。截止至2018年12月25日早8点,留言点赞数最高的前10位,免费送出价值98元2019《尊生日历》。


    关注 人卫健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