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回答】是不是觉得你的「痛风」在发作时会「转移」?

 

以前都是右脚趾痛,这次换左脚掌了,右脚没事儿!这次时间长,快10天了。以前,脚踝处剧烈疼痛,后服用立加利仙、护肝片、小苏打,有时痛有时不痛,...

写在前言

我们有幸当一个理应体面的医生,却不幸生在一个荒诞的国度。在这个荒诞的国度里,医生似乎应该拥有掌握别人生死的能力,但他自身的地位却从来无足轻重。历朝历代,任何一个权贵或者伪权贵都可以随口指着跪在地下的医生说:医不好他,你也别想活了。至今仍在延续。人们常说生命无价,却常常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明码标价:我花了十几万,你竟然救不活? 人们从不喜欢主动避让救护车,却人人乐于责骂120总是来得太慢。 人们鲜有意愿主动献血,却在自己亲人需血之时指责医院:为何竟然缺血? 人们从未留意医生一天要看一百多个病人、水都不敢多喝怕上厕所,却总是抱怨自己等了一个多小时而医生只看了五分钟。 人们不知道中国只有282万医生,每年担负门诊量七十多亿人次之巨,居世界第一,远远抛离其他地区,保障十三亿百姓的生命健康,却总是轻易站在道德至高点上对医生被放大的差错进行肆意谩骂。 人们无比轻易又固执的相信一个丝毫不合常识的“医生偷肾”传闻,一如鲁迅描写的人血馒头包治百病一般,愚不可及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却无法理解疾病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而将生死之责完全推向医生。人们一边怒骂检查繁多、疗效无法保障的医生医德败坏,却一边心甘情愿的相信电线杆上的老军医、电视里的神药、广告栏里的全包干。

关爱患者,尊重医生,希望一直在路上......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医生自白:荒诞的国度,依然希望坚守
回到正题,我们今天讲讲“痛风会不会转移”这事。
经常听到痛风病友抱怨说:

  

 1、医生,痛风会不会「转移」啊?之前只有左脚疼,后来转移到右脚,现在两只脚都疼了,疼的都不敢下地。

2、前两年是右大脚趾痛,最近突然变成左大脚趾痛了。

3、一开始是脚趾疼,现在脚踝、手肘、膝盖。。。。

4、以前都是右脚趾痛,这次换左脚掌了,右脚没事儿!这次时间长,快10天了。

5、以前,脚踝处剧烈疼痛,后服用立加利仙、护肝片、小苏打,有时痛有时不痛,昨天脚踝痛转为腰痛了。

6、痛风会不会转移到膝盖?我有多年的痛风史,最近膝盖位置痛的厉害一周犯一次,膝盖没有受过外伤,会不会是痛风转移到膝盖了?我该如何治疗?

。。。。

听这些病友的描述,好像痛风真的会「转移」似的,如果偏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转移」也真是通俗易懂贴切。

但从科学角度来说:其实这不是转移,只是因尿酸没控制好,受累的关节变化或增多了。这是尿酸控制不佳的表现。尿酸出现的「转移」,如果控制不当的话,后期全身关节都会出现疼痛。

痛风为什么会出现「转移」?
患者在抱怨尿酸出现转移,今天这儿疼,明天那儿疼的。因为体内尿酸沉积在关节导致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你向一杯水中洒一把盐,开始溶解度高,盐会慢慢在水中融化,慢慢的,随着洒盐的分量越来越多,水量不变,盐多溶解度就在降低,导致无法溶解,沉积呈块状,在杯底形成盐晶体。

说到人体尿酸。

也是一样的道理,体内尿酸的增高,血液量不变,在正常的尿酸浓度下,尿酸易溶于血液,但随着尿酸浓度的增高,已经无法达到可溶解的点。然后慢慢沉积在血液里,浓度越高,尿酸晶体就会越大。血液随着全身关节流动,尿酸盐晶体也会随着流动,游走全身。
尿酸为什么喜欢游移在各大关节里?
病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什么痛风发作了,都是从脚趾、手指等关节开始发作。

这样解释:

血液循环游移在全身,而手、足关节属于身体的远端关节,血液循环能力正差,就容易给尿酸盐一个可乘的时机。要知道盐在热水里的可溶解度远比冷水里高。夜晚温度低,循环能力差的远端手足关节就易变冷变寒,尿酸加紧沉积,引发痛风发作。也就是为什么痛风多在夜里发作。
尿酸不仅限于关节,也会「转移」到其他地方
尽管痛风有好发的关节,比如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但如果尿酸长期处于高水平的话,全身各关节(脚趾、脚踝、膝盖、手肘等)都可能出现尿酸盐结晶,从而出现痛风「转移」的情况。

后期尿酸控制不好,手、脚面,耳朵,脸部、胸腹,甚至肾脏都会出现尿酸盐晶体即痛风石。这就是大家所认为的尿酸「转移」。其实这不是转移,只是因尿酸没控制好,受累的关节变化或增多了。
降尿酸过程中也会出现痛风「转移」
尿酸溶解过程中导致尿酸升降波动大,引起的「转移」。

有一部分病友,在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的过程中,原本沉积在关节腔中的尿酸盐晶体会(部分)溶解,从而引起疼痛。

建议:

在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医生常会让服用一些预防痛风发作的药物,比如秋水仙碱,从而让病友们平稳地度过最初的降尿酸治疗期。
医生眼里的「转移」是个很要紧的事
在很多病友看来,痛风从一处变为两处甚至多处,或者从一个部位变为另一部位,这应该就是痛风「转移」了。有的朋友甚至还把这种现象叫做「转移性痛风」。

而在医生经常阅读的《内科学》《凯利风湿病学》等医学权威书籍中均未出现过「转移性痛风」这一说法。所以说,「转移性痛风」虽然能比较形象地描述痛风的变化过程,但却是不科学的。要是大家在就诊时,跟医生说「自己患了转移性痛风」的话,医生可能会摸不到头脑的。

医生一般都用「转移」来描述肿瘤性疾病,意思是原发的肿瘤经过淋巴、血液循环等出现在身体其他部位,比如胃癌转到肺部了。通常,「肿瘤转移」都意味着病情的加重。而痛风的「转移」,也同样意味着病情在加重,是在提醒你要规范降尿酸,科学治疗。
痛风要想不「转移」,两点要做到
1、规范服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血尿酸水平过高,只有把血尿酸降低到 360μmol/L(无痛风石)或 300μmol/L(有痛风石)才能避免尿酸盐晶体在更多关节沉积、痛风「转移」。

同时,规范服药降尿酸还能促使已经在关节腔中形成的晶体溶解。

2、预防性使用止痛药

为了避免在降尿酸治疗的初期,出现痛风急性发作或痛风「转移」,病友们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地使用秋水仙碱等预防痛风发作的药物。

相信把这两点都做好了,避免痛风「转移」也不是难事了。


    关注 痛风百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