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为何打不绝?还总有人说它真的管用!

 

一粒淀粉做的啥用没有的“药片”,你信它止疼,吃下去还真的不疼了!大脑就这么好骗吗?...



导读

一粒淀粉做的啥用没有的“药片”,你信它止疼,吃下去还真的不疼了!大脑就这么好骗吗?如果把这颗“药片”换成红色的,那大脑就更容易上当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明显无效的“药”为什么总能起效?

有一种“药物”,它没有任何药物有效成分,却几乎对所有症状都会起作用,可以让至少1/3的患者感觉症状减轻,而且没有严重的副作用,也不会出现药物成瘾。它就是安慰剂,仅仅是和真正的药物有着相同的外观、颜色和味道。

二战时期,战场上每天都有无数受伤的士兵,但是用于止痛的吗啡却非常稀缺,这导致医生给伤员进行手术时,常常没有止痛药。为了安抚病人,护士们时常会把生理盐水当作止痛药来注射。但是,奇迹般的,很多士兵的痛苦真的消失了。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为什么这明显无效的“药”却“起效”了呢?

研究认为,安慰剂产生的效果其实是我们的大脑功能发挥了作用。安慰剂效应依赖于刺激大脑产生特定的神经递质,例如让人感到愉悦的内啡肽。同时,服用安慰剂这一过程,也可以激活特定的大脑区域,例如控制情绪的杏仁核和控制痛感的前额叶皮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期待他们可以起效,很多时候症状真的会得到缓解。
另一些研究表明,安慰剂效应的作用范围可能不仅限于大脑。一项研究中,受试者每天喝一杯甜饮料,同时吃一片含有免疫抑制剂的药,持续数天。然后到了某一天,药丸被悄悄换成安慰剂,但受试者的身体依然会呈现免疫响应下降的状态。他们的身体已经学会了将甜饮料和白介素分泌减少联系在一起。这似乎有点像条件反射。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如果给患者看了药物说明书,他们服用安慰剂时还能确切地表现出药品的不良反应症状,如头晕、恶心、食欲下降等。

E评分的
CRUSADE评分的指标及积分方法
2. 这些细节,让你的大脑更容易上当


研究者发现,安慰剂自身的外观和被给予的方式,也对它的疗效有很大影响。

比如:
药片印有名称比没有名称更有效;
胶囊的效果比药片好;
注射比口服好;
双倍剂量比单剂量好;
公开注射比隐藏式的自动泵注射好;
假手术(医生会制造一些切口,但不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比注射好。

即便服药前与医生的长时间谈话,也能增加安慰剂的效果。总之,就是流程越复杂,效果越好!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颜色也能影响安慰剂的效果。

一般来说,彩色药丸比白色药丸效果更好。蓝色安慰剂被用作安眠药时效果更好,红色安慰剂被作为止痛药效果更好,而黄色安慰剂则可以起到更好的抗抑郁作用。

3.明知道是假的,为什么还是有效果?

安慰剂研究长期依赖于双盲试验,这种方法能够确保科学的准确性,但患者却被蒙在鼓里。有一位医生厌倦了这种欺骗带来的负疚感,在实验中把真相告诉了患者。最终却发现,对于某些顽固慢性病患者来说,他们明知道吃的是安慰剂,症状也会有所改善。

这或许是因为“吃药能治病,有人照顾就会好”的条件记忆已经深深镌刻在患者的脑子里。正是这样的记忆带来了期望,进而诱发大脑的响应。病人可能不相信这些药真的有用,但潜意识里仍会不自觉地期待它有效。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带来安慰的不仅仅是药片,吃药这件事本身也会有一定的作用。

4.那些“神奇”的保健品,是如何利用安慰剂效应的?

从心律和血压的变化到缓解疼痛、哮喘、抑郁、焦虑、疲劳,甚至一些帕金森症状,安慰剂确实可以带来一系列真实的生理反应。在医学上还在讨论安慰剂治疗是否能融入主流医学时,有些人已经开始用这个赚钱了。

比如那些“神奇”的保健品,在夸张的治疗效果宣传下,你相信它真的管用,你的主观症状就可能真的自觉改善了。尤其是那些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症状,更容易受到安慰剂效应的影响。

然而,安慰剂改变的是我们对症状的体验,而不是症状背后的根源。而且安慰剂本身并不是药,也并不能真正地治愈疾病。比如,你无法用安慰剂的条件反射来替代化疗,因为我们的身体无法制造能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成分。

与之相反的是,再强效的真药,如果你不相信,它确实会失去很多效用,尤其是止疼药。同样,对于医生也是,如果你不信他,再高超的治疗手段也可能大打折扣。这,就是反安慰剂效应



参考文献:

1. What Is the Placebo Effect?, Carol DerSarkissian https://www.webmd.com/pain-management/what-is- the Placebo Effect?
2. Vox, The weird power of the placebo effect, explained
3. Pedro-Botet J, Rubiés-Prat J.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 beware of the nocebo effect. Lancet. 2017


·END·

医界 医生自己的圈子

专业 温度 深度

微信号:dr-link
| 版 | 权 | 声 | 明 | 

本文为医界原创,版权归医界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 医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