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春天》:四时、昼夜、厨房与爱

 

今年第一部必看国产片...





出品 | 知影

作者 | X

编辑 | 小影

(图片来自网络)
各个电影前瞻在列2019必看国产电影的时候,一般会把这部正好赶在年头上映的纪录片放在最前头——

《四个春天》。
一部纪录片,没有名导没有名演员,也并非有噱头的题材,排片也少,上映近一周,票房还没过700万。
但尽管票房不是非常好看的数字,但它却自有别的东西来佐证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它拿了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拿了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剪辑两个提名,正在上映的这会儿,豆瓣也稳定在了8.9分。
导演不是专业出身,拍摄对象也只是以自己父母为主的整个家庭,本身来讲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但是却因为这对老人独特又珍贵的性情和生活方式而显得格外有趣和难得。
故事背景是贵州某小城,导演本身是73年生人,上头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从年纪和生活背景来推断,这对老夫妻所展现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智慧都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年代很少见的。

普通百姓对于生活的热情最直观的地方总是体现在吃上,这对夫妇也一样,如果说逢年过节做腊肠还能算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年节传统,那以老两口的年纪,顶着春寒上山一把一把地采蕨菜就真的是极大的自发的热情了。
“会做”还不能完全说明爱,对“做”这件事的态度或许更直观。片子的开头,爸爸夹起做好的腊肠,喜笑颜开地说了一句“安逸”;采蕨菜的时刻两个人也始终笑嘻嘻,父亲的鞋底走脱了也没有半点不耐烦不开心,还讲“好玩得很”,向镜头展示完就随意拿一根稻草扎起来继续往山顶上爬。
除了吃,他们还展现了乡村生活里难得的文艺气质。

这一整个大家庭,好像没有什么时候是不能唱歌的。吃饭的时候唱敬酒歌;采野菜的时候提醒另一个人走的方式是唱山歌;蹲在厕所洗衣服的时候也唱,外面有人自然而然地跟着和;父亲的哥哥也就是导演的大伯,躺在病房里,都插着心电监护仪了,在弟弟来看自己的时候,还忍不住一起唱起了歌,唱到心率飙升,唱完还感叹,“这首歌太感人了”。
这种家庭氛围相当能够打动人,不但好像是家庭成员之间多了一个沟通方式,因为喜欢、享受和彼此之间的欣赏,气氛也总是很好,更容易快乐起来。

其实他们身处的环境都特别平凡又日常,蹲在厕所唱歌的时候后面镜头的右侧就是便盆,爸爸妈妈合奏唱歌的时候,镜头里的是最普通的花布鞋和毛线拖;但正是这种平凡土壤里依然存活着的浪漫和诗意,更尤为打动人。
除了唱歌,父亲还会包括小提琴、笛子、二胡、手风琴在内的八种乐器,甚至还会自己自制乐器,过年即使生病了,也一定要强撑着起来自己写对联,甚至还接触了剪辑软件自学了后期;
母亲是当地歌王,手工厨艺样样行,做菜间隙停不下来,要跟着电视里的舞步一起跳。
万能青年旅店有句流传很广的歌词——“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原句似乎有些微遗憾之感,然而看着这对老夫妇却觉得,能这么淳朴而又浪漫地囿于昼夜、厨房与爱,也是人生的上上之选。
虽然碎片记录的拼接里没有刻意地给人物什么人设,但人物性格也很明显。

母亲看起来就开朗豁达,爱笑爱唱爱跳,也爱开玩笑,给丈夫理头的时候被丈夫念了一下,于是假意生气,借着清理碎头发的机会用力拿围布打丈夫,其实打着打着就自己笑起来了。
看的时候就觉得,妈妈这种性格绝对是生完气转头就忘了的人,看完之后果然在导演的采访里看到了近乎一样的原话。

爸爸看起来安静儒雅,喜欢自己鼓捣东西或者坐着拉琴唱歌,但很打动人的是,他的性格里还有一种特别天真和温柔的东西。
片子里很多次拍到他兴奋地拉着儿子或者妻子指着屋檐说,燕子又来了。这种开心甚至接近小朋友第一次见到燕子这种生物的情绪。对于一个已经活了好几十年,见了太多东西的老人来说,这种始终保持着的、对万事万物发自内心的好奇和热情是特别难得的。
后来又爱上养蜂的他对蜜蜂也一样,冷天里观察完蜂站在屋檐里,很是同情又留恋地叹道:这么冷的天,好可怜哟。

而且也能明显看出来的是,父亲的这种情感也是很被家人珍重看待的,不会被认为是幼稚或者莫名的情绪。在父亲拉着儿子去看筑巢的燕子的时候,坐在里头做手工活的母亲说了一句:

我喊你爸少高兴一点,到时候这些燕子走了,心又灰几天。

既能够敏锐感受伴侣的情绪,又不认为因为自然事物的来去伤怀是无谓的,足见这个家庭成员之间一致的趣味、极高程度的互相理解,和爱。
片子的前半段整体都是这个调调,看起来更像是某种私人家庭录像,尽管老两口的性格够有魅力,生活足够有趣,但看着看着还是容易在心里犯嘀咕,这样的东西,足够放到大荧幕上吗?

直到片子进行到“第三个春”,作者的姐姐因为肺癌去世,整个片子的厚度才陡然起来。
死亡本身的力量就是巨大的,画面进行到姐姐葬礼前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母亲为病床上的姐姐擦洗脚,这个时候姐姐的身体已经非常干瘦了,却依稀还能从镜头里看到她的大脚趾上还残留着一半指甲油。

这种鲜活变灰暗之感,和导演剪进姐姐丧礼之后的、姐姐生前的画面一样,冲击力巨大。
死亡对生者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当下的悲痛当然不必提,亲近的人的离开,还是一件会嵌入日常刻进生命的事,吃饭要给女儿摆碗筷,离开家要跟姐姐的照片道别。人的衰老会加速,回忆变得更频繁,生活总是有点灰蒙蒙,即使看似回到正轨也总像有点灰蒙蒙。
年轻的时候即使没钱吃饭也要去照相馆拍照留念的一对浪漫伴侣,再苦再难也始终坚韧始终热爱生活的一对达观夫妇,没有被时间打磨掉感知能力,不过也受不了亲人的离开。

这就使得,电影从只是很私人化、非典型性的影像记录,拥有了可以共情的部分。
在“第三个春天”的叙述段落里,作者还用了大量由父母和姐姐拍摄的早期素材,或者是以前闲来无事瞎拍,或者是难得的合家团圆,桩桩件件都看似平常却不可再得。这不免让人觉得,人越来越老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东西都只能变成回忆。
第四个春天里,院子里飘着晾菜叶的清香,老两口一起坐在窗前看树影婆娑。邻居在开篇送的腊梅开了,之前被父亲弄坏过的迎春也开得很好,两个老人站在楼顶的花圃旁边吹蒲公英,又开心又舍不得。
生活复归平静,悲痛没有那么剧烈,因为亲人的离开真正嵌进了日常。就像片子末尾的地方,一家三口去扫墓,母亲站在田埂上,跟父亲说,你还记得我们年轻的时候在这里跳过舞吗?哪天我们去跳舞吧。说完唱起最爱的那首《青春友谊圆舞曲》,调侃自己把三步舞忘了,最后还要接一句:

伟(女儿)最爱跳舞了。

    陈凯歌的异域贵妃        央视大手教做人
    泥潭里的烂人们          中国不只无嘻哈
      南极就别恋爱了           求求别再翻拍了
     何时年华佳               所谓清流综艺


    关注 知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