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头条】《情圣2》撤档风波:用演员裹挟作品,算不算道德绑架?

 

“德艺双馨”这个艺人的最高要求,不知何时变成了我们眼中的“下限”。...







文|夏波罗

这几日,《情圣2》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先是“这是一部电影”的火线提档,破釜沉舟的公关勇气令人慷叹;再是播出前一日的临时撤档,“来日再见”的宣告惹人心酸。

不过,从深度层面剖析,《情圣2》的操作似乎不难理解。

作为2019年娱乐圈爆出的第一个“大瓜”,吴秀波酿起的这波声浪,已然滚得越来越烫。焦头烂额的喜天影视,再也盖不住吴秀波一纸诉书招致的无限“涟漪”。

这边,因骗人回国坐牢而引发的“渣男”风波尚未平息;那里,从“小三”Instagram数以百计的豪表、名包里,又隐约露出吴秀波疑似逃税、漏税的异样状况。

源之而来的抵触姿态,最真实地映射在观众对《情圣2》的态度之中。不论是观众罔顾内容便随意挥洒的数百字差评,还是首日预售票房的走低,所有的情况都指向一个事实——《情圣2》,观众不太欢迎。
不过,这大抵对《情圣2》不太公平。
命途多舛的《情圣2》
谈及《情圣2》,就不得不说一嘴《情圣》。同样是宋晓飞、董旭执导的爱情喜剧,2016年上映的《情圣》以6.58亿的票房,成为当时的票房黑马。
这部由肖央、闫妮主演的喜剧作品,改编自1984年的美国电影《红衣女郎》,讲述了生活安稳的市场部经理肖瀚,邂逅性感美女模特yoyo,在好兄弟的出谋划策之下,辗转于马丽莲、沈红、yoyo之间,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滑稽趣事的故事。

这部2016年12月底登陆银幕的喜剧片,以爆笑的剧情、风艳的人物以及元旦档里难得一见的爱情题材,在《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侠盗一号》等国内外大片的戮力合围之下,杀出一条血路;以四千万成本,从当月49亿票房中揽收近六亿,算得上是当月电影投资比最高的作品。
时隔两年,再登银幕。《情圣2》和前作相比,似乎可看性更强。不谈肖央、乔杉这些前作熟悉的“搞笑”担当,也不谈影片点映过后形成的不错口碑,单从原作《为妻觅友》精巧的故事结构来说,《情圣2》底子并不差。

这部阿根廷爱情喜剧,涉及结婚多年恋人之间的经营哲学,自此改编的《情圣2》也是如此。
从电影官方渠道放出的物料来看,这部电影并非一丝不动的“纯粹”改编,而是根据国内观众的喜好重新“加料”。和前作喜闹剧的本质不同,《情圣2》更像是弥散着浪漫现实与生活无奈的一出黑色幽默。

“人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这一生如何去活?”

“人不能等到被感情打击得遍体鳞伤的时候,才学会独立。”
根据点映观众的反馈,这部看似闹腾的电影,如果没有撤档,或许将是今年春节档颇值一看的爱情片。
不断上涨的艺人“满意”指标
其实,如《情圣2》一般,因艺人原因造成作品难以“周全”的情况,近年时有发生。

这种现象,一方面在于部分艺人以身试法,从而使得作品陷入难以挣脱的“陷坑”;另一方面,则和观众对艺人不断上涨的“满意”指标紧紧相连。

档期不断延宕的《巴清传》,就与被曝“性侵”问题的高以翔脱不开关系。
这部原定去年1月卫视播出,仅首轮网台播映权就敲定9.9亿元收益的古装传奇剧,不仅难有“重见天日”的机会,更是让该剧的出品方唐德影视身陷泥淖——公司股价一路狂跌,从去年同期的21.68元/股,掉至6.74元/股,缩水幅度超过2/3。

当然,因“劣迹艺人”封杀作品本就理所应当。

但如今,只要艺人一旦出现具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就会被有着无限“吃瓜欲”的网友推上风口浪尖。这一现象会迅速触发连锁反应——噤若寒蝉的品牌厂商与艺人解约。如此频繁发生的解约现象,就值得注意了。

因“一指门”而被香奈儿“除名”的白百何,便是其中之一。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香奈儿发布的品牌影片中,不见白百何的身影。
不止国外厂商谨慎,江中猴姑、百雀羚和自然堂等一系列国内品牌,也纷纷与其“割袍”绝交;不仅更换代言人,恐怕还要追讨白百何的违约赔偿。

赶上“出轨门”“打胎门”的薛之谦,更是一夕之间,被肯德基、奥利奥、膜法世家三大品牌直接解约。
铺天盖地的极端评论,让道德边缘“游走”的薛之谦“仿若”身陷囹圄。在搜索引擎输入“薛之谦出轨”,跃出的数以百万计的相关结果更是反映出大众的抵触情绪。

退一步说,品牌方的操作也很好理解。毕竟他们所看重的“带货力”和人格口碑,跟演员的公众人设息息相关。

不过,偏重演技的影视作品,却被演员的每一次风吹草动而“绑架”,这种文化是否健康就有待商榷了。
《情圣2》撤档,娱乐了谁?


广大网友好“吃瓜”,对于热闹事向来紧凑。

大到影视圈的“补税”风波,小到三四线艺人的咖位之争,都有不少人愿参与其中,踊跃发言。或两不相帮、以理服人,或揶揄戏谑、无须在意,或斤斤计较、“赶尽杀绝”……虽然立场不同,但如“豌豆射手”一般的正义之姿大致相同。
大众娱乐的时代,网友们自然可以在一顿嬉笑之后,抽身离场,残余的“杯盘狼藉”付火一炬。身在影视行当,我们必须要想得更深、更远。

《情圣2》风波殃及的受害者中,最为无奈的便是“裹挟”其中的制作者。数百位辛勤工作的幕后人员,为影片含辛茹苦忙碌百日,只为在大银幕上印其姓名,过年与家人共享欢喜;其他参演演员,推掉其他约片专注于此,但求能留下一个观众记得住的角色。因一人之过换来的“撤档”收场,这些人哪里诉苦?
因吴秀波摆起的这一桌抵制《情圣2》的残酷“盛宴”,又娱乐了谁?

狂欢过后,喧嚣退场。付出感情的参与者含泪离去,欢喜入“席”的网友们大概也不会全都满意。

猫眼超过11万人的“想看”标记,似乎在提醒我们:在这一股无声的硝烟里——没有受益方。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编 | 铁皮小鼓
编辑 | 昆仑
校对 | 黄平


热文

这些“中国式肥皂剧”,凭什么能拍到10季+?



“真”在前“秀”在后,综艺人设也要讲究适合



从简单直给到诱敌深入:那些年“骗”过我们的影视营销



END
商务合作|约稿转载

微信:hanyingnan123

微信:Bellaliu106


    关注 娱三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