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那些善念,终汇成前行的力量 ——盲父贾文超与两个宝宝不一样的春节

 




“别人家的妈妈生完孩子,都是大人从产房推出来,身后跟着宝宝的推车,我妻子生了两个孩子,推出来时,却只有她孤零零一个人。”



还记得去年那位盲人父亲贾文超吗?当时他的一对儿双胞胎女儿诞生在了山东省立医院,比预产期足足提前了两个月。

姐姐只有1320克,妹妹只有880克,在医学上属于超低和极低体重新生儿。

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就是记者第一次见到贾文超时,他发出的感慨。

那时的贾文超彷徨无助,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本就混沌不清的眼前,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自己几乎全盲,妻子视力比自己还差,本以为出生的孩子能给他们带来希望,却没想到还没来得及见一面,就从此开始了在重症监护室与死神的较量。

但是随着人口健康报的持续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也关注到他们,社会上的好心人不断将爱心涌入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

人口健康报社全体人员举行了募捐,总编辑王爱军与来自贾文超老家的滨州市卫健委宣传中心主任李健生专门驱车赶赴其家中,将一万多元善款与鼓励送到了贾文超手中。

“不管怎样,我一定要救我的两个孩子!”当时的贾文超已经泣不成声,社会各界的鼓励与帮助重新点燃了这个家庭的希望。

然而这两个孩子的病情,即便是在山东省立医院这样的新生儿病房中,依然显得尤为危重,经历了在重症监护室一次次生死的挣扎之后,孩子们能够活下来吗?

大年初三,在这新春万家团圆之际,记者再次走进了贾文超租住于济南市槐荫区营市街的家中。此时距离孩子进入重症监护室已经4个多月了,那一对小姐妹还好吗?

敲门,门开了,当记者的一只脚刚刚踏入屋内时,一声清脆的啼哭声从里面传来



那哭声仿佛瞬间填满了整个客厅,也正因为这一声哭声,记者的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

命途多舛的小家伙,终究还是挺过来了。
此时再看贾文超,气色比之前见面好了很多,笑容始终洋溢在他的脸上。两个宝宝,妹妹在一张单人床上哭的小脸通红,姐姐却在不远处的一张简易婴儿床中犹自酣睡。



贾文超的母亲赶紧抱起妹妹哄了起来。“多亏了你们,看看孩子们现在多好。”她一边笑着,一边小心的摇晃着怀中的宝宝。

“老大已经有10斤了,老二也有8斤了。”想想当初两个加起来还不到四斤的小生命,贾文超声音之中依然带着激动。

“当时很多人让我放弃,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可能真的挺不过来。”贾文超感慨说。
两个孩子,病情重的妹妹在重症监护室待了70多天,姐姐待了50多天,总计花费24万多元,那时的贾文超连一碗6元钱的面都不舍得吃,除了拼命工作,就是跑到监护室外面大厅的长椅上呆坐。那时的他,不仅心痛,而且迷茫无措。

但一百多个日夜的坚守没有白费,社会各界伸出的援手也没有白费,那些浓浓的爱意,汇成了这个家庭继续前行的力量。

“每次我都会接到医生递过来的一张单子,同时医生也会为我介绍孩子的病情。慢慢的,我发觉医生的话语似乎没有那么严峻了,我内心觉得,孩子们一定是好起来了!”贾文超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

虽然内心充满这种渴望,但是当医生通知孩子可以出院时,贾文超依然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没有车,就打了一个出租车,将孩子接回了家中。

医生当时嘱咐,双胞胎中的妹妹病情依然有不稳定的可能,要多家留意,别发生什么意外。

贾文超记住了医生的话,最初接回两个孩子时,他几乎是目不交睫,不敢有一丝懈怠。

但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和妻子吃好,贾文超在单位拼命工作,有时候一天要为十几名患者推拿,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尝试过推拿的人都知道这是个技术活,但更是个力气活,回来后基本都是精疲力尽了。

“每天晚上,我就趴在老二的床头边,不敢睡觉。夜深了,周围特别安静,时常觉得孩子好像没有呼吸了,我的视力又看不清楚,就连忙趴到孩子嘴边试一试,当感觉有那种微弱的呼吸吹到我脸上时,才敢放心。”虽然累,但贾文超却从没敢放松过。

他们请不起保姆,母亲就成了最主要的帮手,晚上经常是哄好了姐姐,妹妹又醒了,折腾一晚上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说起来她却一点也不以为意。

“能有的让我折腾,这就是福啊!”贾母笑中含泪说。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今年的春节可能与往年并无太大的不同,但对于这间房子里的贾文超一家来说,这个春节却足以让他们铭记一生。

临走的时候,双胞胎中的姐姐伸了个懒腰,仿佛从一场美梦中醒来,贾文超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宝宝面前,手指沾了一点滑石粉,开始给孩子轻轻按摩起来。

贾文超的手指在孩子小手腕上轻轻快速滑动着,却还没有留意那身旁的宝宝,竟然显出了一丝微微的笑意。


    关注 人口健康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