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铁》离开Steam的那家公司都做过哪些窒息的操作? 杉果专栏

 

现在,是时候来好好聊一聊深银了。...

现在,是时候来好好聊一聊深银了。
2019年1月28日,游戏发行商深银(Deep Silver)突然对外宣布,其旗下大作《地铁:离去(Metro Exodus)》将在Steam下架,并转而上架近来异军突起的游戏贩售平台Epic,且独占一年。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举措瞬时便将深银推上了风口浪尖。玩家们怒不可遏,纷纷指责深银的这一行为是对他们赤裸裸的“背叛”,跑到Steam的《地铁》页面下狂刷差评,并呼吁抵制这家出尔反尔的公司。
诚然,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Epic所给出的条件自然比Steam要优渥太多,但同样的,Steam在多年间所积累的玩家总体量也是Epic所难以比拟的,这个中的利弊,深银自然相当清楚。

然而,即便如此,在这次的《地铁》事件中,深银不但依然选择了更换发售平台,而且还是在游戏马上就要发售的这个节骨眼儿唐突更换(《地铁:离去》将于2019年2月15日发售),这样的操作,让玩家在愤怒的同时也不免生出了些许疑惑:

深银这是怎么了?

作为一家已经发行游戏超过15个年头的公司,为什么在《地铁》这款游戏的宣发上,深银会做出如此专断的操作?

对于该公司而言,我们玩家群体的话语究竟有几分重量?

作为一家发行商,深银所真正所在乎的,又究竟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便需要穿过当下无休止的争议与声讨,沿历史向前追溯,好好地来看一看深银究竟是一家怎样的游戏发行公司。
如果我们将游戏发行商比作牌桌上的赌徒,
将它们所发售的游戏比作花色不同的牌组,
那么在这名名叫“深银”的赌徒背后,定然站着一大群人,
冲着他手里的牌指手画脚,喋喋不休。
深银成立于2002年,而成立它的是总部位于德国的跨国公司科赫媒体(Koch Media)。
换句话说,深银只是科赫媒体旗下一家专注于游戏发行的子公司,而除了深银,科赫还发行电影,出版软件,其触手可以说遍及了当下媒体的每一个领域。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深银与科赫媒体的关系有点儿像贝塞斯达和它的母公司Zenimax,只不过相比起来,深银之于科赫的重要性可能并不及贝赛之于Zenimax。

2018年2月14日,科赫媒体又被重生之后的THQ,也就是THQ Nordic AB所收购。

原本,深银的行动基本上就都受制于母公司科赫媒体,而自去年完成收购后,THQ Nordic也参与了进来。
并且,不论是科赫还是THQ,又都是那种疯狂进行资本运作的大型企业——每年的收购与并购案例不计其数。这便使得到了如今,在深银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资本动因。

就拿这次的《地铁》转移发售平台来说,该消息一出,虽然玩家们普遍将矛头指向深银,但从外网给出的消息来看,促成与Epic商业合作的其实是科赫媒体。

此外,在该事件爆发后,THQ Nordic也迅速向媒体澄清,声称自己虽然收购了科赫,但一向都给予该公司足够的自由,并没有参与这次的事件。
可以说,相较之其他相对独立的游戏发行商,深银只能算是庞大企业链条上的一环,它是执行者,却不是唯一的决策者,其本身被资本裹挟,在执行上所考虑的东西也要远比“一款游戏卖的是好是坏”要复杂。

而这所造成的一个最直接结果,便是在发售一款游戏时,游戏本身和开发者的感受并没有被深银放在所考虑条件的第一顺位。
我只想说,你不要过高估计
游戏开发者在与大型出版商合作过程中所拥有的话语权……
只有深银的营销部门才可以决定我们游戏的发展方向。


——Sascha Wagentrotz 《圣域3》开发者

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里,深银曾握有一手好牌。

2010年后,伴随着老THQ的破产重组以及欧洲多家工作室的所有权更迭,深银在这片收购的浪潮中揽到了一大票相当不错的游戏。
在当时,这家公司曾手握着:《死亡岛》,《黑道圣徒》,《地铁》,《国土防线》,《圣域》,《复活》等一干或大或小,但都颇具竞争力的IP。然后,在几年的时间里,深银便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老牌游戏《圣域》和《复活》的最新作评价不佳;

《死亡岛2》迟迟难以上架,《国土防线:革命》几乎彻底断送了这个系列;

《黑道圣徒4》素材重复,消费情怀;

而《地铁》则在最近被卷入了独占风波,销量难称乐观。
顺带一提,在这期间深银还曾着力宣发了一款叫《驶向地狱:报复》的原创IP游戏,
这款游戏的媒体均分为16(满分100),在各大“史上最差游戏”的榜单中都有所收录。
有趣的是,在查找这些游戏评价不佳的原因时,你总能找到一些游戏开发者与游戏发行商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报道。

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圣域》系列的开发者Sascha Wagentrotz就曾在论坛上爆料,称深银过度干预开发,执意要将游戏本身变得更加大众化,致使游戏本身的操作反而变得更加难以上手。
而对于《国土防线:革命》,这部重启后的新作,深银自己的营销总监Paul Nicholls则在采访中承认,他们执意要“赶鸭子上架”,让这款当时还未完成的游戏提前与玩家见了面,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坏印象:
“我们会吸取这之中的教训,保证在未来不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可以说深银也算说到做到了,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知道《死亡岛2》的具体发售日,而其背后,便是开发者的疯狂改换,从最早的Techland到Yager,再到后来的Sumo Digital。

而在提到为什么要放弃与深银的合作时,Yager的前任负责人Timo Ullmann表示:

“两家公司在游戏开发的理念上并不一致。”
还有制作了《地铁》系列的4A Games,这次的平台转移事件爆发后,4A games告知玩家,他们对这起事件也是完全不知情。并且,由于合同的关系,对于发行商的这种行为,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而且,这次的矛盾似乎已由来已久。

早在5年前《地铁:最后的曙光》的那个时候,THQ的前任总裁Jason Rubin就曾向媒体披露过,称:

作为一名游戏发行商,深银却根本不上心4A games的艰苦工作环境,并且给他们的开发援助也是少的可怜。
因而,有的老外玩家直接吐槽:

“深银是不是讨厌它们的游戏开发者啊?”

有关于这点,与其说是深银与开发者过不去,倒不如说作为一名游戏发行商,深银却很有可能完全不了解它所面对的玩家群体,所以才在宣发和对游戏的把关上做出一系列奇怪的行为。
谢谢你,深银,这下你可让我们(玩家群体)看起来相当糟糕了。


——Moth_Monk 来自论坛:the escapist

上述这句话出现于2013年的1月初,当时,深银正经历着它为数不多的一场公关危机,而危机的源头,则来自深银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死亡岛》系列。

在当年发售的《死亡岛:激流》欧洲收藏版里,深银的营销团队制造了一件这样的收藏品:

一个仅穿比基尼,四肢与头被砍去,浑身是血的女性半身像。
该收藏品一经亮相便引起了海外网络圈声势浩大的讨伐,而深银的动作也极其迅速,立刻通过推特发布道歉信,内容主要有四:

1.    公司太大了,我们没有把好欧洲这边的关。
2.    这不是女人,这是个僵尸。
3.    我们做这个半身像,因为觉得粉丝在游戏里喜欢这样肢解僵尸。(???)
4.    以后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迅速的道歉下,事态迅速平息了。

而一些《死亡岛》的粉丝却感觉自己好像被深银给转嫁矛盾了。于此同时,一些极端的网友也开始指责这群玩家泯灭人性,骂战由此开始。
该事件本身确实颇有争议,但说实话,如果深银的道歉信换一种口吻,矛盾可能根本就不会被激化。

然而,这是这些年来深银得罪玩家的第一次,却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2016年,稻船敬二的洛克人致敬作品《无敌9号》决定由深银发行。
为了宣发,深银制作了一个带有旁白的预告,每当洛克人做出一些炫酷的动作,旁白都会在旁边一边赞许一边介绍游戏机制,而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杀死了敌人,吸收他们的能量增幅道具,它们能让你更快,更强,然后把敌人打的像一个在舞会之夜嚎啕大哭的动漫迷一样!(Make the bad guy cries like an anime fan on prom night!)

最后一句话放到中文语境里,大致的意思就是:把敌人打的像一个在情人节晚上爆哭的死宅一样!



虽然公平来说,相对于攻击,这句话里调侃的意味可能更多一些,但有不少欧美网友都提出:

一个成熟的游戏宣发大厂居然在自己的宣传片里用这样的调侃,难道深银真的不知道这款游戏针对的消费群体是谁吗?

而似乎是由于这件事儿本身并没有闹出游戏圈,所以相较之《死亡岛》事件的反应迅速,直到现在,深银也是毫无反应,就像这事儿完全没发生过一样。
然后2018年1月,由于《地铁:离去》,深银这次算是和大部分玩家彻底撕破脸了。

于是有朋友喊出:

“深银这家公司,再这样下去,可以说是离倒闭越来越近了!”

然而,实施情况却似乎截然相反。
让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那个赌徒比喻。
在众人的七嘴八舌下,深银打出了自己所有的好牌,
身后的人拍了拍它,然后向它打开了一只皮箱:
“朋友,打错了没关系,牌我们要多少就有多少。”
前面我们说了深银与游戏开发者的关系以及深银与玩家关系,还差一点没说:

深银与大型游戏公司的关系。

一言以蔽之:非常好。
翻开深银长长的发行列表,你可能会略有惊讶,因为抛开上述的所有游戏,你会看见许多理论上与这家公司八竿子打不着的作品:

  • 与世嘉合作发行的《如龙》和《莎木》系列。
  • 与阿特拉斯合作发行的《凯瑟琳》《真·女神转生》系列以及《女神异闻录》系列。
  • 与南梦宫合作发行的两款战锤游戏。
  • 与SNK合作发行的《拳皇14》。
  • 甚至是与V社合作发行的《赛道狂飙:联合》。


除此之外,像是11bit,inXile,以及战马工作室,也为深银提供了诸如《这是我的战争》,《废土2》,《天国:拯救》这样品质相对优秀的作品。
可以说,尽管在去年的投资者报告书上,科赫媒体将深银的《地铁》,《黑道圣徒》与《死亡岛》作为三大公司的支柱IP去介绍。但说的极端一点儿,即便这三个IP最后都垮了,后续的游戏作品也将源源不断。

毕竟,THQ疯狂地在欧美收购游戏IP,而日本的合作伙伴则稳定地提供优质的日系游戏,再加上自身所拥有的游戏还有不少拿得出手的作品,深银完全不愁没牌打。

这不,在写本文的时候,战马工作室又被THQ给收了。
在一篇对于科赫媒体的采访中,时任CEO Klemens Kundratitz反复向采访者表示,一直以来,科赫媒体及其旗下的深银都致力于与其他的大型游戏公司建立良好的联系。

“与其他公司不同,对于不同的商业伙伴,我们会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所以与科赫和深银合作对于其他的游戏公司而言是相当舒服的。”

而对于如何构建玩家社区,如何与小型工作室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让粉丝对自己发行的游戏买单,关于这些方面,Kundratitz则只字未提。
关于深银的未来,一点儿小小的期望。
如今,历经17年,借由资本的推力与对于国际市场的把握,深银已经成长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游戏发行商之一。

相较之同行,深银有着极其充裕的游戏IP,而相较之同样大体量的EA与育碧,业务主打欧洲市场的深银又与这些公司在合作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差异化。
最近THQ 收购的游戏,非常吓人……


可以说,不论是从历年的财报中,还是从连篇的访谈里,你都能看出深银及它背后的科赫媒体与THQ对未来游戏出版业务的信心。

而情况也确实如此,许多报道都指出,近些年深银一直都处在盈利的状态,只在2017年经历了一次影响不大的亏损。

然而,在高歌猛进的背后,却是玩家与工作室愈发强烈的不满。

在Steam等游戏社区的讨论板块,对深银的吐槽可以说是与日俱增,不论是开发者还是玩家都表示:

深银的许多做法,不但令人费解,而且还毁掉了不少他们所喜爱的游戏。
诚然,如果没有这家老牌的游戏发行商,许多欧洲和日本的游戏可能就无法打开全球的市场,为更多的游戏爱好者所知。

但同样的,面对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争议与问题,估计深银及其身后的资本也应该会逐渐意识到:他们对于 “从游戏中获利”和“让玩家开心”的把握已经出现了失衡。

毕竟说到底,买游戏的还是玩家,做游戏的还是工作室,而想要持续获利,再多的资本运作和商业洽谈其实也比不上对于游戏本身的热爱与对玩家群体的真诚啊。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杉果游戏的立场。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我们还有这些内容值得一读:

· 在这款游戏的滤镜下,连喜羊羊都变得社会了

· 谁是游戏圈里非常努力,但依然不火的国际巨星?

· 孤独游戏传说 | 杉果专栏

· 心直脾气糟,成天砸电脑

· 我花了几天时间,在百度贴吧学习如何戒掉游戏


    关注 杉果游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