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义」五问新能源现状

 

看着眼前电动车市场的诸多乱象,我不禁要提出疑问,更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去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风风火火卖了一百二十多万辆,看似欣欣向荣的背后却又遭逢车市寒冬、补贴退潮以及许多电动车的负面事件,由于中国电动车政策深深牵动着全球汽车未来的布局,看着眼前电动车市场的诸多乱象,我不禁要提出疑问,更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第一问:电动车主的体验真的好吗?


相信不用我说,2018年销售的超过120万辆新能源车中,真正奔着热爱电动车而买的比例非常低,多数是因为电动车的政策优惠而有目的性地购入的:大城市的补贴、上牌优惠与更少的限行束缚

此外,满坑满谷的入门电动车被推向共享市场与专车市场,关于目前市场上共享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应该不用我说了,专车也许好一些,但这些车企投资经营的专车平台,不也是用来消化电动车产能与赚取补贴的,其中又有多少辆电动车是真正的消费市场买单的?

买新能源车也是身不由己,或是赚取补贴的工具
简单来说,高价电动车如特斯拉与蔚来,车辆本身的驾驶体验是不错的,但除非是品牌自营的超级充电及自家带车位充电,想寄望民间充电服务支持长途出行是很不靠谱的。低价电动车本身安全性与可靠度是个大问题,低价电池使用衰退快、性能不稳定,当你受不了想出售时,你看看二手车贩子敢不敢收

新能源车的保值率惨不忍睹,不,能不能卖出去都是个问题!
第二问:有多少人是真的喜欢电动车?


要让消费者喜欢电动车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今天我们正处于燃油车过渡到电动车的混乱时期,正处于燃油车最成熟而电动车刚起步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不像从传统手机进化到智能手机,新奇便利的本身就吸引我们,我们只需要改变动动手指的习惯,未来年轻人可能压根没见过传统手机,也就没有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就像我们经常在讨论小排量涡轮车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刚刚考上驾照准备买车的年轻人,他们认识的汽车就是小排量涡轮,没有比较,也就没有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除了加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怎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爱上电动车?
但电动车不一样,政策推电动车背后有很多考虑,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为了环保为了保护地球,且电动能轻易实现燃油车永远实现不了的优点。但电动车缺点一样鲜明,除了充电的诸多不便外,电动车几乎没有所谓的个性,10万跟100万的电动车开起来都是一个调调,差别只在于性能与质感的不同,许多人因为特定目的购买电动车,但应该很少听说有人是因为喜欢开电动车而买电动车

不像传统汽车,电动车普遍缺乏个性
第三问:没有了北汽、众泰、奇瑞,新能源产业会不会健康一些?


你知道我讲的不光只是这些老牌自主车企,除了比较早进入电动车市场的特斯拉、后来的蔚来,还有比亚迪等较早布局且真正拥有自家的技术,当今市场上多数你所能看到的电动车都是所谓的「油改电」,也就是用汽油车架构取修改成电动车,油改电先天就存在许多问题,这当中大量往市场(专车、共享汽车)倒货的前几名就是我们熟悉的上述品牌

市场上多数电动车都是“油改电”
因为政策支持让这些在传统汽车销售每下愈况的车企尝到了不少甜头,但让人悲伤的是,他们卖出的电动车越多,电动车累积的用户负面口碑就越多,尤其在共享电动车部分,由于公民道德低落,许多你看到的共享电动车状况都惨不忍睹,加上各种故障、自燃与差劲的客服体系,共享电动车的未来似乎让我们看到不久前共享单车的影子。

不客气地说,政策激励了电动车制造,却没有激励技术研发与创新,更没有规定一定要造成熟可靠的电动车



政策鼓励生产电动车,而不是先进的电动车
第四问:电动车的奶酪到底都被谁吃了?


承上题,政策补贴给了不少自主车企续命的“急救包”,但实际上我们并未看到他们用收益来研发更高端更可靠的电动车技术,除了前述特斯拉、蔚来与比亚迪握有电动车核心专利外,这些低端品牌的研发基本全靠供应商,品牌只要提出需求,设计一下外壳,包括三电架构、初级自动驾驶与车内基本的多媒体车联网,供应商都能提供解决方案,这有点像国内特色的深圳手机行业,只要能整合供应商资源,就能造出一台电动车。

那么,到底谁能真正吃到电动车的奶酪?博世Bosch听过吧?他们几乎可以提供新创电动车品牌一条龙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想到早期手机界的联发科),要不你认为开发一款不到20万的电动车的项目有能力研发Level 2以上的自动驾驶吗?对不起,除非你是奔驰宝马大众集团,不然你只能跟博世买。未来是电动车供应商能赚钱,多数电动车与传统汽车品牌都赚不到钱

不管是两轮还是四轮,博世都有能力开发
第五问:现在开电动车,未来会怎么样?


对于特斯拉车主而言,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维修奇贵还经常要待料,但基本上产品耐用度没太大问题,真不想开了至少二手车商不会闻之色变。

但告诉你一个事实,不久前一位朋友买的上一代S400 Hybrid需要更换电池,原厂报价95万台币(约20万人民币),而那还是容量不大的电池。所以现实就是电池价格高昂,电池占电动车整车成本大概去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几年后当你电池老化衰退,换电池的代价可能远远超过车辆的残值

电池分分钟比车贵,是不是很可怕?
此外,虽然包括各大品牌与民间业者都在快速布建充电设备,但土地空间资源有限,充电设备升级换代快速,民间设备妥善率偏低,一般车辆占据充电车位等等问题,加上不断挂牌上路的新车,除非你有自家的充电设备,不然充电永远事件头疼的事

充电难是先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整篇文章可能说得辛辣了一点,但这些都是新能源车不得不面对但很多厂商避而不谈的问题。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尽快找到出路才是自主品牌真正弯道超车的唯一办法。

关于新能源车,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留言里分享。
推荐阅读

那只特立独行的小狮子如今怎样了?试驾全新标致508L

「大头义」电动是未来,但谁能吃到螃蟹?

「宝爷说车」红旗出现在CES上,输出了怎样的国家意志?
有质量的阅读 扫描订阅一探究竟





    关注 汽车杂志LIV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