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人群纷纷逃离公立学校,公立学校成为“穷人最后的避难所”

 





高收入群体逃离公立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就会出现民办学校的良性循环,公立学校的恶性循环。

世界银行高级教育经济学家的学者路易斯·克劳奇认为:社会中富裕的那群人会离开公立学校,也带走公共教育预算的政治支持。长此以往,公立学校越来越差,成为“低劣”的代名词,成为“穷人最后的避难所”。

民办学校良性循环


随着人们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大量中高等收入的家庭则选择退出公共教育体系而在私立部门中寻求更高水准的服务,公立学校逐渐成为低劣质量机构的“代名词”。

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Luis Crouch提出,在收入差距急剧拉大的社会中,即免学费政策导致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公共供给,导致有差异需求的中高收入家庭离开公立教育体系,而在私立学校就学。

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基本上是服务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一线城市的孩子进入民办学校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公立学校应该扩大服务供给
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要兼顾教育公平和效率具有挑战性,要解决中国不同群里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实际上面临的是“两害取其轻”的政策选择。

如果在公共教育体系内允许适当程度容让,满足中、高收入人群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或将导致公共教育体系内的机会分配、资源分配的制度设计复杂化,出现“乱收费”的问题。

要最大程度避免“教育隔离”促使公立与民办协调发展。理清其中何为基本性教育服务,何为满足个性化需求教育服务。
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对比
高等院校质量分化剧烈
大家非常明白,现在上个普通大学都不顶用的,要上985。而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质量分化如此之剧烈,这个压力一定会传递到基础教育。中国是高度筛选型社会,每一步都在筛人。被筛下来,就意味着绝缘,和上一层的优质教育就绝缘了。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政策之间严重不协调。基础教育整天讲均衡、减负,而高等教育的筛选性又那么高,分化那么严重,这是政策的断裂。

婶er希望,在育人观念上回归原本的教育根源,同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发展,而这背后依然是整个社会的发展。
-----End-----
*婶儿的小心愿*

01、看完文章,记得给我点个赞,如果你有什么补充,就到留言区讨论吧~

02、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就动动你的小手分享一下吧~

猜你还喜欢看:

再强势的父母在孩子入学问题面前,也成为弱势群体!

两个德国人说了些什么,竟然给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

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

为什么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中国成第四大移民输出国


    关注 麻辣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