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主动运动的重要性

 

分享...





芸菱有话说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断实践,不断思考,方能不断进步。

最近有两位患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主因“右肩关节疼痛伴活动障碍1年余”来诊,自诉年前针灸治疗,疼痛稍缓解,但春节期间,大夫不上班,针灸中断。来诊时床位已满,为了不让其久等,便让其坐在凳子上。辨经针刺,取三间穴,随后嘱其带针活动患处,当时患者诉疼痛已减轻过半,而且活动范围明显扩大。

另一位主因“腹部胀满1月余”来诊,经治疗症状减轻,后几次针灸时,患者诉尾骶骨处疼痛,辨经针刺,选取后溪穴,但由于患者仰卧位针刺消化的问题,于是针刺完后溪穴并没有让其活动患处。起针后,询问患者尾骶骨疼痛是否减轻,患者说和之前差不多。待第二日再来扎针时,我先给她扎了后溪穴,嘱其活动尾骶骨处,10分钟后患者诉疼痛已消失。

写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看明白了,扎针后是否配合运动,疗效差别很大。之前上学时,只是见老师这么教,并没有仔细思考后面的道理。等自己真正上临床时,才开始考虑,什么是运动针法,什么时候需要配合运动针法,运动针法起效的原因是什么

1)什么是运动针法

一般我的理解是,针刺后嘱患者带针主动活动患处,往往是怎么疼怎么活动。这样的一种针刺方法称之为运动针法,在董氏奇穴里称之为“动针法”。

2)什么时候应用运动针法呢?

对于疼痛部位固定,能准确辨别病变之经的时候,都可以配合运动针法,一般会选择这条经的输穴(在疼痛的远端),因为“输主体重节痛”。

3)运动针法起效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针灸文献专家黄龙祥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在远隔部位取穴,疗效主要取决于刺激强度,其机制是当针刺刺激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便能表现出超神经阶段的广泛效果,使得疼痛部位便于活动,而活动才是持久缓解疼痛的重要原因”。

黄龙祥先生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的,其实简单说来,就是先通过针刺,产生较强的针感,疏通疼痛部位的经络,配合活动患处,使得气血能更快更大范围地濡养局部肌肉软组织等,这样就解决了“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的问题。疼痛减轻了,活动范围也自然扩大了。

所以,该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活动,否则疗效是天壤之别!


    关注 中医集结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