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 MY TURN:与阿贾克斯决裂

 

与阿贾克斯决裂,克鲁伊夫又一次转身离开。...



与阿贾克斯决裂,克鲁伊夫又一次转身离开。

本期话题:MY TURN

以下是文字实录不是专栏特稿,所以在表达上存在一些口语化,还请见谅。附本期《颜料》文字实录。


颜料和你分享体育的奇妙

关于克鲁伊夫的转身,关于他的《My Turn》这本自传,我们已经接近了这本书的终点。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一章的故事,是在克鲁伊夫生命当中,和阿贾克斯最后的情缘。

我记得我们上一章讲述了一些他跟巴萨,特别是在巴萨拉波尔塔,到后来罗塞尔这段时间,这个主席的变更之后,他角色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而在这一章又牵涉到好多人际的关系,他跟阿贾克斯,另外一个,在他生命当中极其重要的另外一个俱乐部之间,在他生命当中最后这六七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到阿贾克斯全球闻名的,可能都是他的青训体系。克鲁伊夫也是从阿贾克斯,从一个可以说是阿贾克斯周边近邻的这种少年,逐渐成为这个俱乐部的最伟大巨星。所以他在书中明确提到,他说阿贾克斯的青训传统,实际上呢是在五六十年代,在他非常尊敬,可能是他最尊敬的两位教练的指导之下确立起来的。这两个人呢就是我们此前提到过的范德维恩和米歇尔斯。

而到了2008年那个时候,荷兰足球乃至于阿贾克斯俱乐部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荷兰国家队的成绩仍然非常好,但是阿贾克斯俱乐部,包括荷甲在欧洲的竞争力都在下降。所以这个时候呢,阿贾克斯开始希望能够借助过往多代传奇球星的力量,希望这些人能够逐渐回归到俱乐部,帮助俱乐部重整他们的青训体系。那个时候执教的主教练是范巴斯滕。

在2008年的时候,克鲁伊夫是回到了阿贾克斯的董事会,成为了俱乐部各方面事务管理,特别是重建青训这样的一个特别身份。但是没想到这一切是未来三四年巨大的一种公关灾难,对于阿贾克斯俱乐部,对于克鲁伊夫本人也是一个起点。

他这当中提到了,他说范巴斯滕在阿贾克斯俱乐部的这个职位上干的并不长,这可能是有挺大的一个缺憾的。最大的挑战对范巴斯滕来说,不仅仅是一队成绩需要提高,更在于整个俱乐部的青训体系从上到下,从一队到这个最低年龄组别的教练人员需要进行重新的更迭。这种更迭,不仅仅是你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更合适的人手,还需要在整个的足球哲学、足球思维、足球培训手段各方面来进行更新。

所以在书中克鲁伊夫对荷兰足球进行了一番非常非常深入乃至于尖刻的一些批判。他认为荷兰足球从九十年代开始就进入到了一种固步自封,一种洋洋自得,一种藐视对手的心理状态当中。

具体体现,他认为荷兰足球的缺陷是在于过度强调战术纪律和战术理论,对于阵型看的无比重要,但是对于个体球员技艺的磨练越来越缺失。在这呢克鲁伊夫就讲述了一些他对于阵型,所谓的formation和position play他的一些理解。

他说最基本的一些足球原则就是阵型,当你控球的时候,你要让整个球场的空间变得无限大,而当你失去控球权的时候,你一定要通过自己的阵型,把整个球场变得很小。这样在攻防两端才能够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但是荷兰足球对这些基本的原理,可能是在过度的成功之后逐渐已经有一些拘泥,有一些僵化了。

在这本书当中其实我一直想寻找克鲁伊夫对于他自己的战术哲学,他对于足球的理解,看能不能找出一些更加理论化,或者更加体系化的描述。但是没有。这本自传克鲁伊夫更多是一些,零星的一些点滴来传授他的足球哲学。我想可能这种语录体的表达,恰恰就是应该,我们在这本书当中寻找的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就像论语一样,这本书我们可以理解为克鲁伊夫的论语。

他在书中提到他经常看一些足球比赛,他会发现对于阵型对于战术执行的理解当中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场上的球员能不能做到统一。经过我们现在的讲述所有的比赛都会讲,球队打的是不是整体性够不够强,大家战术思维是不是统一。

那克鲁伊夫认为最好的足球,像巴萨和阿贾克斯巅峰期,或者说西班牙国家队踢的。他认为的这种美丽足球,应该是在失去球权的情况下,球员第一选择不是往自己本方后场撤退,回撤过深来重新布阵,而是应该就地反抢甚至是向前继续去争夺球权,这样能够给对方更大压力 。

当然他也承认这不是所有球队都能做到的。只有极少数这种技术能力、体能和这种思维培训到位的球队才能做到。他认为这应该是先进足球的一种标志。 可是当他2008年回到阿贾克斯,看到当时作为荷兰足球代表的俱乐部在这一系列的战术问题这方面,从训练模式到他足球哲学都已经严重的固化了,守旧而老迈。

另外呢,他在2008年就发现,荷兰足球越来越难出人才。像罗本、像斯内德、像范佩西这样的人才越来越罕见。为什么呢?他提出了两个原因。一个是一对一的训练次数越来越少。他认为不同年龄梯队当中的主教练、助理教练这种青训教练,大家对于整体阵型的要求非常严厉。荷兰足球其实从上到下,不论在哪个俱乐部打的都是433,就是一个433的足球国家。另外可能更深的文化原因来自于街头足球的消失。在他那一代,包括他之后几代球员,在街头少儿时代的磨砺,是你打造自己所有的个人技术最好的一个舞台。

克鲁伊夫就说像他这批人,包括到后来范巴斯滕这一代人可能在他们8岁到12岁的年龄阶段,每周在街头,在这种自由自在的空间不分年龄组别,甚至不完全人数对等的环境下踢的足球,每周可能都会接近十个小时。而现在呢,一切在一个过于封闭精英化的环境当中,大家反倒失去了在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平台里面,磨炼技艺的这样一种机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欧洲足球天才越来越少,他认为这简直是一种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这可能也是社会现代化带来的,对足球可能很致命的挑战。所以在这本书当中他其实点到了这点。他当然没有说为什么现在真正顶级的前锋往往要去拉美、去非洲寻找。但是克鲁伊夫确实点出了,街头足球在欧洲消失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

然后他谈到在阿贾克斯的改革。可能他回到阿贾克斯不到一年,他就发现这一系列的改革简直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在他回阿贾克斯之前,俱乐部最大的问题就是,从董事会、监事会,到具体的中层的管理阶层,几乎没有一个是职业球员背景出身的。克鲁伊夫的回归,包括范巴斯滕的执教等等,逐渐逐渐将各代荷兰足球,特别是阿贾克斯这些明星们带回到了俱乐部。但是明星凑在一起就一定能成其事吗?结果恰恰相反。

明星和明星之间,过往的队友之间,那种曾经相濡以沫的信任并不存在。甚至就包括像容克,或者我们把他翻译为琼克,跟博格坎普这当年是在国际米兰的一对队友。包括琼克、博格坎普、奥维马斯、范德萨, 这些人都是阿贾克斯到荷兰青年队,再到荷兰国家队的队友。但是他们之间,很快就因为足球理念的不同,对于个人坚持的顽固而形成了鸿沟。

这当中最著名的矛盾就在2011年。琼克跟博格坎普、奥维马斯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简直是难以调和的冲突。而在这种冲突发生的时候,克鲁伊夫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从这本自传当中,我们对很多逻辑其实是梳理不清楚的。克鲁伊夫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种种矛盾,甚至牵制到一些个体,包括他跟范加尔之间到底是怎样。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克鲁伊夫并没有帮助俱乐部去修补这种关系。他有着非常高的权威,他同时应该是能够赢得不同个体的尊重的。

但是克鲁伊夫并没有扮演一个润滑剂,一个对于俱乐部内部管理层,特别是董事会协调的这样一种力量。他一直还在荷兰的电讯报当中有一个每周的专栏。他也承认,他在专栏当中有时候会直接对阿贾克斯的比赛风格、足球哲学乃至于青训的一些现象进行批评。这些批评并没有能够促进内部的团结,反倒有可能制造出更大的冲突。

他用了好几页的篇幅来说他跟范加尔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克鲁伊夫从来就没说过他跟范加尔是敌人,他甚至提到,在他80年代执教阿贾克斯的时候,范加尔是他手下的一位助理教练。后来范加尔去考高级教练证书,去巴塞罗那学习,还在他家住过。两家的关系似乎都很好。

外界传闻范加尔跟克鲁伊夫难以并存,两个人年龄其实非常接近。他是不太认可这种关系的。但是真正导致克鲁伊夫和阿贾克斯俱乐部断绝关系的,是在2011年的年底。当时阿贾克斯的董事会在2011年年底突然发出一个声明,是将范加尔邀请进入到董事会,而且是董事会当中的这个主席,general director。

这个任命,克鲁伊夫说事前是没有跟其他董事有过任何沟通的,所以他完全不接受这样一个任命。他也对董事会做出的很多很多很多决定,在不跟大家沟通的情况下做出这些决定,他完全不接受。于是就出现了一场官司。 阿贾克斯的董事在法庭上状告阿贾克斯俱乐部,克鲁伊夫领导的一派人马跟俱乐部现有管理架构,包括执教团队的人马之间产生了直接的冲突。

这样的冲突不会有赢家。可能有人会留下,但是克鲁伊夫又一次地离开。这是他在阿贾克斯可能最后的一次转身。

颜料和你分享体育的奇妙 


    关注 颜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