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博 余生,做好自己

 

历史漫长,人渺小得可怜。x0a滚滚红尘,一缕青烟一抹尘埃。x0a坦然地看世界,世界也会给你一个崭新的面孔。又何尝和别人和自己过不去呢?前面我说了,世事皆可原谅!剩下的,就是做好自己。...



1.点击上方 鸢尾花开

2. 点击右上角 [ ... ]

3. 点选 设为星标或置顶公众号 ]


余生,做好自己
作者:杨贤博
(一)


那天我说,这些年生活太好,不觉得呼啦就是一年,扳指头一算,89年18岁开始干这份工作,现在已经30年了,虽然没有干出名堂,却真实地把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电力事业。当初想写一篇关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文章,其实我的经历,电力的发展,比如说实现乡乡通电,村村通电,组组通电到后来的户户通电,再到实施农网改造,农网升级改造,以及后来实现网络化管理,实现采集系统运行。当电工再不去抄表、核算、收费,真好像有点“悠闲”的时候,你不得感慨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已经让你跟不上步伐。

我喜欢一个人词叫“折腾”,当然,我是一个极为喜欢折腾的人。我曾经在很多人掏钱买商品户口年代,被调到州城局办公室,那个地方叫名人街。昨天从哪儿过时,看着竖立着“名人街”的牌子,想起了当初写过一篇关于名人街的文章,结尾说到,也许有一天这个名人街还真能浪出来个名人。

三年后果断离开这里,因为我已经非常清楚了,这个体制下的我是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走时很伤感也很激情。总想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适合于自己走的路。

就这么顶着太多人的质疑,返回故乡,又在很短时间折腾到西安,在西安租房子,儿子上学,开商铺做生意,写属于自己的文章,再往返于农村与城市,这里面有很多故事,事情并不顺心,唯有一颗火热的心,那就是坚守,坚守的过程感受到一个词叫“挣扎”,很多时候,也会用这个词来形容我的狼狈。挂满疲惫的脸上总坚信有一抹阳光会使我掀开崭新的一页。

(二)
时光一晃而过,期间经历太多,有的是自寻的,有的是碰上,也有别人给你的,还有逼迫的。上帝知道,在我没有倒下之前,还是相信我支撑的能力。

时常失眠,失眠的滋味是痛苦的。而在失眠的夜色中,看这个漆黑的世界里,百鬼狰狞。

我开始保持沉默,越是人多的场面,越不喜欢发言,越不愿意说话,越觉得自己很傻。“大智若愚”是境界,而我没有大的智慧,更没有大的学问,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几乎被淘汰的人。思维迟钝跟不上时代需要。窝在房间吸烟喝茶,烟雾缭绕中读别人的书写自己的文章。时不时在提笔胡抡几下毛笔字,它当然不是书法,因为我很少临帖。每次写好毕竟挂墙上欣赏半天,再撕下来反复的写,待到纸的正反面成为墨纸,最终揉成一团扔进垃圾筐。

岁月并不静好。在长安城的日子总是过得扎实,没有喘息的机会,一切缘于高昂的费用,商铺的租金,营业员的工资,儿子的学费生活费,房子的电费水费天然气费垃圾费电梯费等等生活开支。“长安米贵,长大不易。”我很有感触。起早摸黑在正常不过的事,时光对于我永远的不够用。每次回到农村,看着街坊左邻右舍的男男女女,围坐在麻将桌前,输也罢赢也罢,无所事事的消遣着时光,好像时光对于他们永远是充足的,我极为羡慕。不假,农村生活成本低,逍遥自在也是一种生活。

(三)
那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无意间的话语否定我的人生。他说,这两年你除了出了两本书,几乎啥都没干,女儿大学毕业工作、儿子考大学都是自己事,商铺经营是媳妇的事。我瞬间无语,我在别人的眼中如此邋遢。曾觉得每一篇文章的诞生,倾注着我太多的时间、情感和心血。你又能左右别人去怎样看你。他是站在二楼看我的人生,我是站在钟楼看我的世界。其实吧,自己在努力地寻找一种属于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有一个词叫“自在独行。”寒冷的冬天,有暖气固然好,但并不适宜所有人。飘着大雪的日子,站在岸上的人永远感受不到水里冬泳的人是多么的享受是多么惬意的舒服。

不敢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狂语,到了五十知天命的人生阶段,对人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体会,走好每一步己经很清楚了,不再迷茫,也不再彷徨。特别,在我近十年的“折腾”中,我折腾丟了生我养我的父母,折腾大了我生我养的儿女,我视为自己不孝,又欣慰自己在命运的折弄中一路走来的成熟与坚强。

这不,微信时代,人类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世界变得如此的小,信息如此的快。个体人就显得更加渺小,甚至卑微。传统的生存方式被打破,我们在接受时代新的挑战,很多事物在不知不觉中颠覆,你会清晰的感受到你是时代的受害者还是受益者,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比如我们经历的计划生育,再比如高官的腐败,以及经济利益下的交易。

感叹时光,让我有太多的沉默。很少去说话,很少抛头露面,很少去看脸色行事,不在和别人争论个高低和对错。一张没有表情的脸,曾经写下太多沧桑,如今所有故事都是人生之经验。阅历,会让人成熟而变得完美,真正的坦然是宠辱不惊。

木心说过“诚意世事皆可原谅”。不顺眼的人和事,也就顺眼了。毕竟,人生百态。每个人都要活着,都很不容易。“大狗叫,小狗也叫”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四)
送走了父亲,我做完了儿子。除过哀思,我不想轻易打扰父亲,让他安息吧,生命的归宿也就一捏黄土,父母走了,有一天我也会走。上帝是不会留人的,人也不会长生不老。

面对子女,我时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没有给儿女更多的东西,包括财富,也许还有人脉。严格的要求太多时候有些不与时俱进。儿子是极其反对甚至和我赌气,看着一脸稚嫩的儿子和一个老气横生的父亲的相互看不惯,我还是学会接纳。女儿说,你是在接纳这个时代。时代发生着变化,人的思维也在改变,我感觉老了,而儿子正在接受高等教育。

我说你就接受老爸的训你吧,我这会儿是多么希望你爷爷能骂我或打我,已经是奢侈的无法兑现的幻想。儿子懂得我又在想父亲了,不吭声的添茶给我。

在家的时候总有点语言上的摩擦,当看着他的背影在拥挤的人群中消失,离开这座城去另一座城去完成学业,离别总有一份依依不舍,内心清楚这不是矫情,而是亲情的留恋,甚至依赖。是的,儿子在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不管世界发生着什么变化,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每天的太阳是新的,我期待的是他的健康,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我期待着他的快乐,快乐发自内心的,洋溢在脸上的。

学会欣赏,欣赏万物。一个会欣赏的人,就是一个有爱的人。一个有爱的人,就是一个积极上进人。

这就够了。

(五)
三年前45岁,写过一篇《45岁说》的文章,表白人到中年的心迹,浅谈自己对人生的认知度。

人活到一定年龄,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他的重要性是局限的。这当然与生活质量有关。

太多人蜗居城市,努力地打拼一把,表面看是为了房子车子,很多时候也是想体现一下个人价值,人生价值。而城市总是有太多诱惑,比如你努力的帮房地产老板盖房子,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的攒了几十万,又把攒的钱一分不少甚至再东拉西凑给了房地产开发商,他给了你房子你乐意他更乐意,你得继续为他为这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也为你自己装房子欠一屁股的债继续劳动,劳动创造价值,所以这个城市有了一套属于你的房子,你却透支着身体,这代人在一个叫“城市化进程”的大潮中,成为社会发展的牺牲品,也成为城市建设添砖添瓦的贡献者。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背井离乡的大众,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创造的价值与回报不成正比,受到的歧视远远超过对人格的敬重。打工者在任何时候,都属于弱势群体,当社会不断提倡公平公正公开时,也正是这方面缺失。

好在,人是能够容忍的,学会宽恕,特别学会了忍辱。

忍辱,是一个人最高的修为。

所以说,一个社会的进步,一个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背井离乡的你我他,更离不开任何一个人的付出和对这个社会所做的贡献。比如,一个烟把儿,再比如车让行人,都是一人乃至这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很多时候,我们感激着快寄如此的方便,感觉外卖如此的快捷,感激着送水师傅如此的按时,感激着黎明前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如此勤劳,这一切我们得感激着庞大的农村那些背井离乡农民工,有他们在,这个城市才有活力,才有太多的快捷与方便,才彰显出城市的进步与发展。而故乡,也一步步变得遥远,空旷,甚至荒废。没有人的农村,谈振兴农村就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

是的,当我时常的,反复地徘徊在城市与乡村,反复的穿行在繁华与萧条中,内心世界并没有平静过,关注了太多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思维与行为差异而矛盾重叠,人性的自私与丑陋,这些不经意间暴露在你面前,赤裸裸的可怕。

逃避,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选择,但也是拯救自己最好方法之一。“走为上策”是三十六计中的一种。让时间抚平那些留在记忆中的“陈芝麻烂杏子”,都将成为记忆。扯蛋的人扯蛋的事,都将消失在荏苒的岁月中,不留痕迹。

历史漫长,人渺小得可怜。

滚滚红尘,一缕青烟一抹尘埃。

坦然地看世界,世界也会给你一个崭新的面孔。又何尝和别人和自己过不去呢?前面我说了,世事皆可原谅!剩下的,就是做好自己。
(六)


讲三个故事来结束我的文章。

一是肚子再饿,不要轻易去别人家吃饭。很多时候,我饿着肚皮从街道走过。很多端着碗吃饭的人让我吃饭,我也知道他们出于礼节仅是打个招呼。我乐呵地回问她们:“我早都吃了,你们咋吃得这么迟呀?”

二是连续几天有朋友告诉我“局里动人了,局长调到某某岗,新来了某某局长。”我说:“噢!”又问:“跟我有关系吗?走了的是领导来了的也是领导。不论谁来当领导,我该弄啥弄啥。”30年工龄了,陪了好多届局长了。局长的调动是上级工作的需要。

三是一大早起来,习惯于翻阅微信。又在头条中某省的某个省级领导正在接受纪委检查。看得多了,就觉得国家的体制确实存在着严重问题,否则咋能有这么多贪官。再看看那些人的履历,那个都不容易,那个不是老资厉高学历的,看多了也习以为常了。

人呀,对自已负责才能对家对子女负责,才有资格谈对社会负责……

余生,做好自己。
2019年3月5日凌晨牧护关


作者简介:

杨贤博,71年生于商州牧护关。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化厅文学艺术创作人才,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西安市评论家协会会员。打工于国家电网门下,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省内外诸多报刊、杂志。出版有散文小说集《古道诗情》、散文随笔集《向上流动》、散文集《出关》。



[b]--THE END--


图片源于网络。

责任主编:三千  主编微信:sanqianfanhua00

投稿邮箱:763433429@qq.com

投稿合作微信:yuanweihua00

版权归原创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b]




    关注 鸢尾花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