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爷的荒野求生有脚本,这位喝马粪汁的大汉名将没有!

 

耿恭荒野求生,为的是战斗,因为他的背后,是永不屈服的民族之魂。...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英国人贝尔在《荒野求生》中吃的东西太过惊人,被人称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这个男人走过沙漠、沼地、森林、峡谷。

一路走一路打野,所有能动的活物,没有他不敢吃的,可以说,凡事吃不掉他的,都得被他吃掉。

他的粉丝纷纷表示,每当看到偶像的眼神,都不由自主的瑟瑟发抖。

但是,随着对节目的曝光,我们突然发现,贝爷的那些"绝境",都是事先编排好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假贝爷。

其实食物极度匮乏下的求生大神,在大汉时代就有了,驻守西域的戊己校尉耿恭,他的荒野求生菜谱,连贝爷都望尘莫及。
01 鲜榨马粪汁
公元75年,北匈奴鹿蠡王率两万骑兵击败已归降东汉的车师,兵锋直指西域驻扎的汉军。

校尉耿恭率领着几百士兵与匈奴对战。

几百汉军对两万匈奴,敌我数量太悬殊,注定只能打两种战争,一种是游击战,一种是防守战。

游击战是不能打了,原因很简单,缺水。

耿恭当时身处的地方,是现在的新疆戈壁,这个寸草不生地方,水源及其稀少,别说打游击了,就是出去散个步迷了路,都有可能被渴死。

所以耿恭决定打防守战。

确定下战略之后,挑选防守的城池就简单多了,哪里水多挑哪里。

耿恭看中了疏勒城,这座城旁边有一条汹涌奔腾的河。

表面看来,耿恭的这个选择是没有问题的,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导致了这场战争的惨烈。

永平18年5月,耿恭率军进驻疏勒城。

7月盛夏,北匈奴大军兵临城下,攻城战正式打响。

在匈奴眼中,踏平这座防守薄弱的城池易如反掌。

匈奴骑兵在城前集结,猛攻城门,战况十分激烈,城内的汉军不断的把准备好的大石头、大木头向城楼下的士兵砸去,匈奴虽然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很强,但是对从天而降的大家伙显然没有什么抵抗力,死伤惨重。

这种情况持续几天,匈奴的尸体在城门前堆积成了山,但却没有能够前进一步。

匈奴头领显然非常愤怒,两万铁骑竟然踏不平一座小小的城池。

拂晓,对疏勒城最猛烈的攻击开始了。

这次,匈奴首领相信,无论守城的汉军有多坚强,绝对承受不起此次进攻。

因为匈奴这次进攻的并不是城门,而是一条河,听到兵马响动的耿恭登上城楼上,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夜色下匈奴士兵像发疯一样,在河边猛挖不止,明白过来的耿恭突然感觉到后背一阵发凉,因为匈奴在截流改道,河流在上游被彻底堵死,城内的河水流量迅速减少。

如此一来,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缺了水源,城池接下来就会不攻自破。

后汉书:匈奴复来攻,拥绝涧水

耿恭身经百战,他没有贸然出击,因为匈奴想要的,就是逼他出城决战。

但是水断了一样会败,他迅速做出决断--挖井。

攻城的匈奴铁骑,守城的汉朝铁胄,两支战斗力冠绝天下的军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纷纷扔掉武器,变成了两支施工队,一支在城外日夜开工负责河流改道工程,另一支在城内一刻不停进行挖井作业。

匈奴靠着人多,很快就完成了工程,城中的河道已经滴水不剩,可是挖井作业的完成却遥遥无期。

城中已经掘地十五丈,别说出水了,连点湿润的土壤都没有。

后汉书:穿井十五丈,不得水。

城内已经断水几天了。

匈奴又发起了进攻,汉军在城楼上的木石和弩箭仍然猛烈,但是匈奴明显的感觉到,城头上那些嘴唇干裂的士兵,很快就会投降了。

不吃饭还能靠着脂肪撑着,但是不喝水谁受得了?

连续数日,匈奴每天都发动进攻,但是奇怪的是,那些在烈日下被渴的摇摇欲坠的士兵,仍然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更神奇的是,好几天不喝水的他们还能持续进行射箭活动,且力度丝毫未减。

原来,在绝境之下,耿恭除了亲自参加挖井之外,还充分发挥荒野求生的本色,在周围寻找一切能补充水分方法,最后发明了鲜榨马粪汁,自己带头引用,上前线的士兵优先喝。
后汉书:笮马粪汁而饮之。

靠着这种有味道的饮料,汉军在耿恭的带领下,每个人都化身贝爷,硬生生的在极度缺水的绝境中撑了下去。

终于,工地上传来了竣工的好消息----挖到水了。

疏勒城沸腾了,所有人奔走相告,高呼万岁。

善于攻心的耿恭立刻让士兵提着一桶桶水登上城墙,对着城下的河流改道工程队,表演泼水活动。

果然,匈奴看到汉军不差水,知道自己破城无望,次日便全线退军了。

后汉书: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02 清汤盾牌弓弩
公元75年八月,汉明帝去世,举国悲痛,百官忙着举行国葬,车师趁机反叛,和北匈奴一道进攻耿恭。

守城战再度打响,与第一次守城相比,这次守城之战更加凶险。

这次车池加入进攻,意味着敌军的粮草供应已不是问题,一直打游击战的匈奴骑兵,这次可以充分发挥彪悍的战斗力,打一场持久的攻城阵地战。

更让人绝望的是,目前全力准备大丧的大汉朝廷,已无暇顾及边疆。

耿恭很清楚,他的城池已被团团包围,不会再有援军,也不会再有希望。

但他仍然决定坚守,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

他激励士兵,坦诚的说明现在的局势,所有汉军都表示要死战到底。

后汉书: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

敌军源源不断的开赴城下,持续发动猛烈的进攻。

祖上是汉人的车师后王夫人,很是同情汉军部队,经常偷偷的派人告诉耿恭攻城的情报,还暗中供给粮草。这个流淌着汉人血液的女人给了绝境中的汉军难得的支持,凭借着这一丝微弱的光亮,怀着必死决心的汉军寸土不让,一次次的击退敌人。

声势浩大的敌军以几十倍的兵力,发起了无数次进攻,却无数次败退,败退在孤独却坚定的耿恭面前。

几个月过去了,匈奴眼前这座无助、毫无遮挡的城池。依然坚挺着,无法跨越。

但耿恭这边的守城部队已经快打光了,士兵一天天减少,王夫人的支持的粮草也已经完全耗尽。

耿恭知道,即使士兵只剩下一个,也一定会战斗到底,因为他的部下都和他一样,变成了汉朝的死士。

但是最后这些死士很可能全部死于饥饿,因为整座城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吃了。

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已经比如何击退敌人更重要。

绝境之下,耿恭荒野求生的天分又被激发,他下令让士兵煮沸一锅清水,他去寻找火锅的食材。

很快,士兵看到,耿恭抱着一对铠甲和弓弩扔进了锅里。

就在士兵们纷纷怀疑自己的主帅已经被饿的精神失常时,耿恭已经捞出铠甲和弓弩,一人分了一份,招呼大家趁热赶快开吃。

士兵们面面相觑,这东西分量倒是很足,可是这么硬,在哪下口呢?

主帅笑着用牙齿撕下上面的兽筋和皮革,津津有味的嚼了起来。

别说,这兽筋富含蛋白质,皮革能抗饿,还真是当前最好的食物。

这支仅剩数十人的守城部队,围着清水大锅,抱着盾牌,像是日常朋友聚会一样欢声笑语的吃了一顿"硬菜"。

吃完后,穿上剩菜,继续登上城楼开弓射箭。

后汉书: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如此数日,没有一个人抱怨过伙食差。

03 烧烤胡虏肉
匈奴单于觉得这伙食简直不是人吃的,自从他知道了城内汉军的伙食菜单之后,大喜过望,这是个让耿恭投降的好机会。

这个荒野求生的大神如果投降,瓦解其他城池的汉军士气就简单多了。

很快,匈奴的使者去招降耿恭,说:“你如果投降,单于就封你做白屋王,嫁女给你做妻子。”

耿恭听了,眼睛一亮,满面兴奋,他友好的牵起匈奴使者,说要到城池跟单于喊话。

匈奴使者也兴奋不已,看耿恭的眼神透露出的喜悦,说明这个汉将已经决定去城头投降了。

到了城头上,使者才明白耿恭为何一直如此高兴的看着自己,原来在这位饿的胃抽筋的主帅眼里,那喜悦的眼神不是看到荣华富贵,而是看到了一个香喷喷的猪头。

登城后,耿恭亲手干掉了使者,并招呼兄弟们来一场露天烧烤,城下的北匈奴单于望着这群荒野求生达人,又屈辱又愤怒,当即发动总攻,但是吃完烧烤体力大增的耿恭率军又一次击退了敌军。

后汉书:恭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这次烧烤太过出名,后来被岳飞写进诗里: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曙光
耿恭吃完匈奴烧烤又击退敌军后,望着仅存的屈指可数的士兵,他知道自己的荒野生存纪录片到此也该剧终了。

但是导演组---大汉王朝并不打算让这位主角退役。

建初元年,新任皇帝汉章帝征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部队,前往救援。

同时重兵集结,进击车师,面对如同神兵天降的汉军,车师迅速溃散,再度归降,北匈奴也惊惧不已,快马加鞭,遁入大漠。

这一切,耿恭毫不知情,他仍在绝望而坚定的守卫疏勒城。

一天深夜,耿恭听到兵马之声,他已完全无力登城再战,他苦笑着擦亮了武器,既然是荒野求生的主角,啥都吃过,那就敬业到底,最后在吃自己一刀吧。

一个士兵突然连滚带爬的来到耿恭面前,结巴着喊,大人,我听到了汉人的声音。

耿恭侧耳倾听,果然,死寂的夜里,远处传来熟悉的乡音:“我是范羌。朝廷派部队来迎接校尉了!”

城中的人激动万分,呼喊万岁的声音响彻夜空。

耿恭打开城门,救援部队与守城士兵互相拥抱,痛哭流涕。

05 后记
曾有记者采访贝尔:“你在野外真的只靠吃虫子填饱肚子吗?”

贝尔对此的坦诚回答:不!那个只是展现技巧而已,在录制完后,我和大家一样正常用餐,甚至比你们吃的还多,因为我要奔跑,要攀岩,这些都会消耗大量体能。

贝尔荒野求生,为的是赚钱,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需要流量的商业团队。

耿恭荒野求生,为的是战斗,因为他的背后,是永不屈服的民族之魂。


    关注 历史教师王汉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