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肾脏健康与否,不能“迷信”肌酐

 

3月14日是第14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Kidney Health for Ever...





3月14日是第14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 Everywhere)”,肾脏健康关乎每个人,但很多人对自己的肾脏健康与否并不了解。



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10.8%,也就是说有超过1.2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丁峰教授介绍说,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发展到Ⅴ期的患者需要透析治疗,我国约有50万左右,并且这一数字呈井喷式地增长。“透析治疗的患者每人每年的医疗支出需要10万元左右,上海地区尿毒症患者约1500/100万人,但透析治疗的医疗支出占医保总支出的5%。而且这部分人群失去了工作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陈楠教授指出,所有的肾病都能治疗,关键在于“早治”和“防治”。肾脏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可以稳定并避免肾衰发生的。
[b]早发现重筛查
别小看尿常规检查
[/b]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谢静远教授提醒说,很多肾脏病起病隐匿,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高血压、贫血、高尿酸等,容易误诊、漏诊。一般出现明显的肾脏病症状时,肾功能往往已经损失70%~80%了,肾脏病已经进展到Ⅳ期或Ⅴ期了。

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病呢?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尿常规筛查。

陈楠教授坦言,现在很多人包括医务人员常常忽视尿常规检查,认为这个检查不重要,或者体检时因为留尿麻烦而放弃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其实都是又简单又便宜的检查,对于早期筛查肾脏病却有很重要的意义。等到血液检查发现肾功能下降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到慢性肾脏病的中晚期了。

陈楠教授倡议:用最简单的方法来筛查肾脏病,包括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血压等的检测。
[b]正确评估肾功能
不能仅以肌酐作为评判指标
[/b]

慢性肾脏病有两个定义:一是出现微量蛋白尿、尿液中有红细胞、肾脏影像学异常、肾脏病理改变等异常,且持续时间≥3个月;二是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且持续时间≥3个月。

“有些人早期发现了血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能够早期开始治疗,病情就能控制住不再进一步发展。而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后一种情况。”陈楠教授指出,“很多心血管疾病比如中风、冠心病心衰、房颤等患者,都存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60ml/min以下,肾功能都已经下降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治疗,没有及时采取肾内科干预治疗。”

肾功能的评估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不会评估肾功能。

如何准确评估肾功能呢?

陈楠教授介绍说,应该使用EPI公式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准确评估肾功能。医生和患者都可以通过相关的手机软件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正确评估肾功能是否正常。

丁峰教授指出,现在很多患者包括一些医务工作者,对肾功能的认识就是看肌酐水平。比如一位体重不到40公斤的瘦小的老年女性,肌酐130umol/L,按照参考值属于正常范围,就被认为肾功能是正常的。但使用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却发现已经低于正常值了,肾功能已明显下降。

陈楠教授强调,血肌酐作为肾功能的一个内源性标记物敏感性不佳,不能简单用肌酐的绝对值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肌酐受体重(肌肉)、年龄、性别的影响很大。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的患者中,使用EPI指标评估可以发现,很多患者都存在肾功能下降的问题。

对于肾功能已经出现损伤的患者,在用药方面需要严格把关,有些药物可能要降低使用剂量,部分抗菌素有肾毒性,需慎用。不能看到肌酐正常,就按照肾功能正常人群的剂量来用药。
[b]警惕高危因素
肾病与全身多种疾病相关
[/b]

肾病分为原发性肾病和继发性肾病。原发性肾病有肾小球肾炎等,发病多见于年轻人;继发性肾病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以老年人多见。



这些高危因素需提高警惕

 1.家族史:肾脏病有一定的遗传性,家族中有肾脏病者,需要引起重视,一定要加强筛查、定期检查。比如IgA肾病患者中,有10%~20%的患者有肾病家族史。还有些肾脏病是单基因遗传病,比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又称眼耳肾综合征)等。

2.基础疾病:很多基础疾病会引起肾损伤导致肾病,而肾病又会反过来加重这些疾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陈楠教授表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这些基础疾病如不能很好地防控,就会进一步发展到肾脏病。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第一位的仍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0%~60%,但近些年来,我国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比例明显上升。所以,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主动检查肾脏,每3~6个月复查一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肾功能。



心脑血管病、肿瘤患者也要警惕肾病

除了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脂、肥胖等基础疾病之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患者也不能忽视肾脏检查。

比如膜性肾病易致栓塞,这是很多医生容易忽视或者并不知道的一点。“膜性肾病可以使患者发生脑梗、心梗的风险增加10倍。”陈楠教授提醒说,“脑梗、心梗患者不能忽视尿常规检查报告,如果发现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高,要警惕肾病的可能。”

丁峰教授介绍说,肿瘤相关性肾病包括四种情况:首先,肿瘤本身会累及肾脏,导致肾脏病,比如淋巴瘤患者的肿瘤细胞会直接侵犯到肾脏;第二,泌尿系统及其周围的肿瘤会压迫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梗阻,从而引起梗阻性肾病;第三,肿瘤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会导致肾损伤,引起相关性肾病,比如化疗药物顺铂会造成肾小管坏死、很多靶向药物也有肾脏毒性;第四,肿瘤抗原会引起肾炎,比如很多膜性肾病就是肿瘤抗原导致膜性改变而引起。
[b]走出误区
保护肾脏健康
[/b]

影响肾脏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饮食、运动等方方面面,其中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避免滥用药物

“儿童时期不能滥用药,这一点非常重要。”陈楠教授特别指出:“现在有很多十八九岁的学生来医院看病,都发现肌酐升高了。”儿童肾脏病高发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药物滥用,比如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以前孩子感冒发烧后,很多家长就给孩子吃抗生素;有些孩子反复感冒、咳嗽,经常服用抗生素甚至静脉输液使用抗生素。导致现在有一大批青少年因为早年的药物滥用而得了肾脏病。

药物滥用还会影响肾脏发育,丁峰教授也表示,小时候用药可能没有发现孩子蛋白尿、血尿或肌酐升高,但是经常滥用药物,肾脏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肾功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损伤,到了一定的年龄、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个时候肾功能的损伤已经很严重了。而且这类人群到了中老年时期,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比一般人高。

总之,不能滥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即便是保健品也要谨慎服用。特殊人群用药更要慎重,比如老年人或者本身有肾脏病、糖尿病的人群以及腹泻时,使用抗生素、造影剂时更要谨慎,警惕肾损伤。

用药误区一:中药没有副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李晓教授补充说,滥用中药也会导致肾功能损伤。很多人认为中药无毒,没有副作用,这是一个误区。不少家长带孩子去看中医吃中药,其实长期服用中药也会造成肾损伤。有些人一“上火”就吃龙胆泻肝丸,结果就导致肾功能损伤。

用药误区二:吃保肾药。“老百姓还有一个误区,喜欢吃保肾药。”丁峰教授表示,“世界上不存在保肾的药物,任何药物都是从肝脏、肾脏代谢的,都会给肝脏、肾脏带来负担,过量或长期使用就会造成肝损伤、肾损伤。”所以,对肾脏最好的保护就是尽量不吃药。



合理饮食,保证饮水量

陈楠教授强调,要正常饮食、正常饮水。足够的饮水量给肾脏以良好的灌注,可以降低肾病的发病率。不少中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自己不觉得口渴就不喝水,容易造成脱水。每天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即使不渴也要少量多次补充水分,保证每天正常的排尿量在1500~2000毫升。

饮食误区一:得了肾脏病就不能吃盐。

很多人认为,得了肾脏病就不能吃盐。李晓教授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肾脏病患者都不能吃盐,只有水肿严重、心功能衰竭、严重高血压的患者才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其他肾脏病患者正常饮食即可,不必限盐但也不能高盐,每天控制在3~6克。

饮食误区二:多吃蛋白质长肌肉。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健身,为了练出健壮的肌肉,每天食用蛋白粉,结果有些人长期过量摄入蛋白粉而造成肾功能衰竭。除了蛋白粉外,还有大闸蟹、小龙虾等高蛋白食物,食用过量也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



积极诊治慢性基础性疾病

谢静远教授强调说,对于继发性肾病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痛风、肥胖等慢性基础性疾病,一定要积极诊治。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控制好血糖,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阻断遗传性肾病

对于遗传性肾脏病的预防,首先要明确诊断,如果父母存在遗传缺陷,子女一定要早期筛查、早期干预。谢静远教授介绍说:“对于某些遗传性肾病,如果已经明确致病性遗传变异,就可以通过试管婴儿结合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达到阻断遗传缺陷传递给后代的目的。比如多囊肾在上海长征医院已经有成功阻断的例子,其他遗传性肾脏病同样有可能做到。”



锻炼要循序渐进

近些年来,因运动过度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经常出现。这些人往往平时不运动,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大量肌肉细胞被破坏,一下子释放出很多肌红蛋白,肾小管负担骤然加剧,就容易导致急性肾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李晓教授提醒说,平时就要坚持适当、适量的运动,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不要一下子就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
专家简介陈 楠  二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和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现任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丁 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职。擅长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疾病、尿毒症急慢性并发症、急性肾损伤的诊治,精通各种血液净化技术。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李 晓  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兼任华东区肾脏病协作委员会秘书等职。擅长于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及高尿酸肾病的诊治。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特需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谢静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委员及罕见病专科分会委员等职,擅长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脏病的诊治及腹膜透析治疗。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END
往期精彩回顾
警惕这些“升压”食物


反酸患者  和不良生活方式说“拜拜”


【海上名医】郭文毅:青光眼不可逆但可治,保住视力要趁早





    关注 健康财富订阅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