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进小区为啥这么难?除了物业,还有“谁”要背锅? 中国汽车报

 

深入探究小区充电桩的安装难...







编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持续增多,充电桩数量同步增长。在商场、办公楼、医院甚至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充电桩几乎随处可见。但是,在消费者停放汽车时间最长、最需要充电的地方,居民小区内,充电桩却是星星点点、稀稀落落。

是什么原因制约了居民小区充电桩数量的增长,为什么充电桩企业不愿进入小区内经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报记者深入居民小区,倾听各方意见,深入探究小区充电桩的安装难。



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不少消费者“喜提爱车”。然而在“喜提爱车”后,人们却发现在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使用中,还存在诸多不便之处。充电难,一直伴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时至今日虽有改善,却依然没有彻底改观,尤其是在居民小区找到车位,从容地为爱车充电,似乎成为一种“奢想”。

在今年初的中国充电联盟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作为联盟理事长表示:“2019年充电事业发展将迎来新希望,补贴政策也有望从补贴购置转向补贴运营,即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结合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以及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中提到,“加快补齐道路、停车场、能源、电信、物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方面建设短板”等一系列举措,让人感到了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转向的可能,而居民小区似乎成为充电桩企业争夺的最后处女地。

桩企难进小区
“随着充电桩进小区政策的逐步落地、纯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越来越大。”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告诉记者,“截止到今年2月底,我国私人充电桩保有量已达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的1.5倍。从增速上看今年也将是充电领域高速发展的年份。2018年较2017年,充电桩保有量增加约35万根,预计今年将新增约48万根私人充电桩和12万根公共充电桩,充电桩总量将达约140万根。”

“2015年到2016年,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来的各类企业都预判私人充电需求会比较强劲,大家都把充电桩进小区排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从产品类型到商业模式都围绕着私充业务展开,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在北京桩联科技公司总经理郑春峰看来,经过这几年的深耕布局,各大运营商在一线城市的不少小区都投建了充电桩,虽然它们还无法切实满足越来越多电动车主的出行需求,但这些摆在各个小区用户眼前的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宣教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用户、物业管理方都对充电桩有了直观的认知,“这个教育市场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运营商功不可没。”

“前几年,充电桩企业无论在To B还是To C业务方面,都比较激进,可能有一些企业遇到了些许波折,不过今年的市场前景应该还是非常乐观的,大家的投资布局也都理性了很多。”国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隽一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的是,电动汽车在深圳已经步入快车道。曾担任某充电运营商深圳公司总经理的郑春峰告诉记者,基于深圳电动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要让更多的充电桩顺利走进居民小区,要破解的现实阻力确实不少,“除了各个方面对这个新生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外,促进产业落地的政策还很缺位。”据郑春峰介绍,充电桩从场地选择、电力资源匹配到投建、验检再到正式上线运营,其中涉及到的部门、利益相关方少则七八家,多则十几家,单靠运营商去协调其实困难重重
电容、物业、居民成“拦路虎”
充电桩企业进入小区布局,既符合车主需求,又符合政策方向,但现实推进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记者对多家充电桩企业进行了了解,发现了几类比较典型性的问题。



眼下绝大多数纯电动汽车车主或者潜在用户都把充电桩无法进小区的症结绑定在物业方,认为只要物业方“网开一面”,“充电难”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在郑春峰看来,虽然这样的舆情反映出一些现实矛盾,不少物业也确实存在上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但这并非症结的核心所在。

郑春峰表示,在用电方面,很多小区电容不足,物业管理方为应对小区未知的用电需求,不愿意将有限的“富余电”供给少数纯电动汽车车主;与之相伴而生的另一个问题是,纯电动汽车充电枪的每一次插拔对小区局域电网的平稳运行都制造一次“冲击波”,在未进行增容和其他保护升级的情况下,充电桩数量增加或者用电功率增大,都会给物业管理带来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这是很多物业方不愿支持配合的重要因素。

“我们希望能够从能源地产和车位管理两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观点得到了郑隽一的认同,“综合能源管理对于小区而言是个非常重要又利益复杂的问题。现有的小区供电设施都是按照居民用电的满负荷情况来设计的,白天整个小区的电力容量有富余,但到晚间高峰时段,就比较紧张,等到半夜的时候,负荷就再次降了下来,再次出现富余。”

“其次,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估算小区中的纯电动汽车数量。作为充电桩企业,我们往往会对小区有一个事先的评估。但是这个小区,未来的纯电动汽车数量能达到多少?可能会出现纯电动汽车保有量激增的状况,也会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对于我们而言,这些也是潜在的运营风险。”“能源管理的一次性投入和小区居民分散性购车,这是一个常见的矛盾。”郑隽一对此表示认同。如何化解这一对矛盾,非常考验运营企业的能力。



在小区公共停车场地方面,物业方牢牢掌握话语权,对于非业主自建充电设施的行为,人为制造障碍也是常见的事。“各家运营商都来谈,一些物业在场租标准、合作模式、分红比例等等问题上往往坐地起价,让充电桩进小区难上加难。”郑春峰告诉记者。

“不过小区物业作为实际的协调方,他们的确希望多为自己谋得一部分利益。”郑隽一认为,“这从商业逻辑上看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头,最后可能只会苦了车主。”

郑春峰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纯电动汽车私人用户规模还不够庞大,增长趋势还不够强劲,另一方面也因为进小区的现实难度太大,几乎各大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商都把布局重心转向了B端大客户,譬如公交、出租、物流、专用车、网约车等领域,由于头部运营商对走进小区“望而却步”,这势必令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在小区内就近充电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刘锴认为,这样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有车位的前提下,充电桩进小区主要面临小区电力容量有限和物业是否同意建桩两个问题。业主往往很难了解小区电力容量的真实情况,而在没有利益驱动和解决管理方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希望物业主动作为也颇为勉强。”他说。

在上述“关卡”全部顺利通过之后,还有隐藏的障碍。郑春峰告诉记者,就算物业同意安装,电力扩容也不是问题,电力扩容的成本如何分摊也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是报装的这些用户均摊,那么后购车的纯电动汽车车主又该如何分摊成本?郑隽一还给记者讲述了另一个隐藏问题:“大部分小区的停车位数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一部分车位安装了充电桩被用来进行充电,实际上相当于占用了小区其他车辆的停放空间,特别是物业收车辆年费随机停车的小区,也有不少小区的安装工作因为引来了大量外来车辆充电受到了住户的质疑。”
顶层设计 多方联动
作为业内聚焦关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专家,刘锴认为,解决进小区难的问题需要各方努力、多方联动。:“无论是企业还是业主,任何一方面的孤军奋战都难以奏效。我们建议,一是通过公开渠道公示小区电力容量和建桩情况,让业主及时、方便地了解小区建了多少充电桩、还能新建多少充电桩;二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物业关于充电桩进小区的考核、评价、奖励措施(目前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实施);三是引导行业研究充电桩进小区和物业的利益分享模式;四是加快研究出台充电桩管理和安全责任划分的实施细则,并推出相关保险产品以解决物业方的后顾之忧。”刘锴说。



“除了最基础的用电安全考虑,物业还得统筹协调小区的电容空间和分配等许多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问题。”郑春峰告诉记者,这些都需要更加细化、完善的政策并尽快落地,从而让各个区域、各个小区的参与方有规可循,让各种协调工作名正言顺。

事实上,早在2016年,住建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自2016年起,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这个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为充电设施走进新建小区创造了可能,但它依然缺乏如何切实落地的细化指引,绝大多数新建小区也仅仅是做到了为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预留条件’这一步,并未将充电桩匹配到位。”郑春峰认为,“如何给非新建住宅的配建停车位、公共停车场的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创造可行的条件,这才是当务之急。”

“老旧小区也有成熟方案。”刘锴表示,“立体停车库建桩、移动充电车补电等应用方案已经较为成熟。对于既没有车库又没有电力容量的小区,建议可在其周边合理的位置规划一个集中式充电场站或者在其附近的加油站加装充电桩来满足这部分住户的充电需求。”



“我们还是呼吁加速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如果能够做到有序充电,无论是对于老旧小区挖潜,还是新建成小区的充电都有极大帮助。”郑隽一告诉记者。“从长远来说,B端充电业务迟早会遭遇天花板,真正的充电消费大市场还是在C端,也就是私人用户这一侧。随着外资电动汽车品牌的快速进场,私人用户的数量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郑春峰认为,私人充电服务的高质量以及充电服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都有赖顶层政策的通盘规划和尽早落地。

言论
充电桩进小区政府应做好协调
纯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使用的便利性。在自己所居住的小区进行充电,无疑是最符合纯电动汽车设计之初预想的典型场景,也是最能够改善消费者体验的一种充电方式。但在现实当中,这样理所当然的“好事儿”却需“多磨”。

电力系统有自己的利益关切。曾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地方充电桩企业,多多少少与当地电力企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企业在当地业务方面有了很多独到的资源。这让很多桩企望而却步。

小区物业也有自己的考量。保证安全无疑是头等大事。充电桩有了安全隐患,小区物业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他们也有切实的盈利需求,没有明确利益的前提下,物业为什么要冒着风险代为协调?即便一时可以,长久也不可持续。

业主们更有自己的关注。有纯电动车的业主与燃油车业主之间的矛盾,有车业主与无车业主之间的矛盾。

矛盾千千万万,考验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的协调能力。越来越多的纯电动汽车被销售出去,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立刻着手牵头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电力系统、物业公司、桩企、保险公司等,明确不同角色的权利、责任与利益。同时善用补贴导向,真正把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建设好,才能给这个市场一个持续稳定的信心。
小区建桩面面观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中路某小区
车位有限 安装不难
肖先生是三年前购买的纯电动汽车,肖先生居住的小区属于军产小区,小区建成年限也在十年以上。购车之后,就和小区协调安装充电桩的事儿。最终,肖先生在一个车位上如愿安装了充电桩。由于小区物业非常配合,中间并没有什么推诿和扯皮的现象,从报批到建成都很顺利。不过肖先生之后的同小区纯电动车主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再想安装充电桩的时候,就发现没有地方安装了。整个小区也是老小区,停车位非常有限,所以只批了一个车位能够安装充电桩。”肖先生介绍,“不过这并不妨碍,最终,我们在这一个车位上安装了三根充电桩,几家之间相互轮换着充电。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大约一周充一次电就应该够用了。”

说到问题,肖先生表示,他的充电桩还可以分享给其他车主充电,此前有不少住在附近的车友有时也会来肖先生这里补电。“但这的确也给小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后来物业也来和我协调,只允许本小区车主充电了。”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某小区
车位紧张 电容不足
3月19日,记者采访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北二环边上的一个小区物业。该小区建成年代为2003年。该小区自身建有配套的两层地下停车库。地面则因为地处胡同中,没有正规停车位。记者以小区居民身份,向物业咨询安装充电桩的事宜。物业迅速地明确告诉记者无法安装充电桩。随后记者追问到底是因为何种原因无法安装。物业在内部简单沟通后告知记者,本小区用电负荷不够,无法扩容,因此不能安装。随即记者询问,如果扩容去找哪个部门,物业负责人建议记者直接找电力部门。据悉,该小区自建成后一直使用临电,直至3年前才接入附近电网。



北京市通州区永顺北关某小区
充电桩已停止安装
据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区业主反映,目前该小区私人充电桩已基本停止安装。记者了解到,因为涉嫌建筑物违建和消防等相关问题,小区物业对业主申报的充电桩安装需求均已回绝。目前,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业主,基本上以飞线的方式为车辆充电,一些业主雇佣电工,在建筑物外墙上布设电线并安装简易充电桩,为车辆充电。据记者了解,小区多数业主反对私自安装充电桩的行为,已向相关部门反映,但至今没有回复。另外,因为纯电动汽车充电需要靠近楼体,很多靠近住宅楼的车位都被纯电动汽车长期占据,给其他业主带来不便。

文:马鑫  编辑:郭晨  版式:刘晓烨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qcb010@163.com


    关注 中国汽车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