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榜|在历史的线轴上,你能看到什么?

 

《深港书评》好书周榜(2019第8期)...



你 · 的
好书周榜

(2019第8期)

深港书评


讲个当代的事:

1963年的8月,陕西宝鸡市东北有个贾村,贾村有个陈姓人家,屋后有个丈来高的土崖,雨后土崖有塌。陈家恐怕崖上面塌下来砸着人,就搭了个梯子挖上面,就有土块落下来。没想到落下的大土块里包着个铜器,陈家就把它摆到楼上盛粮食了。这当然是最现实的用法了。

到了1965年的8月,这时正是全国闹四清运动的时候,陈家钱紧,就把这个铜器连同其他废铜烂铁,一麻袋扛去宝鸡的废品收购站,卖了三十块钱。这在当时是一笔大钱,相当于一个技术员的一个月工资,可见这个铜器斤量儿不轻。到了9月,宝鸡市博物馆有个干部佟太放来这家废品收购站,站里说最近收了个青铜器,老佟一看就断为周代的,回去报告了馆长吴增昆,吴馆长马上派保管部主任王永光看看,随即三十元买下,这个青铜器就归了宝鸡市博物馆(今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这个故事记载于《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也是本期书榜特别推荐的一本好书。为什么单单要讲这个故事,因为这里面涉及某种精神内涵,探寻与溯源,这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物与历史讲述着中国瑰宝的同时,也在呈现国家的思想与起源。

若历史是一条时间线,那么在这条线轴上还应该有思想、哲学、艺术,甚至世界观与宇宙观。一个铜器方能还原一朝历史,一条永恒的时间线,又怎能不让我们看清事实的原貌呢?

按照这样的线索阅读,我们在非虚构作品里还应该看一看《明代宦官》一书,作者深知出自文官笔下的史料,带着反宦官的偏见,因而全书采取批判立场,客观评价宦官——这个在明朝扮演特殊角色的一群人的成就。

历史需要客观并且真实,作者挖掘史料也如同考古学家鉴别文物一样,需要发现其真正的精神内涵。往往有价值且恒久的精神,既属于个别民族,也属于全人类。

本期书榜的非虚构类书籍更多呈现了历史中的现实意义,比如《公正何以难行》一书,结合大量科学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世界司法系统存在的弊端。倘若司法难以公正,那么对于人类命运的反思就不会停止。

《黑箱》的内容就反映了司法在应对某些不公时难以推进的现实:比如司法系统为何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这是一个困扰所有女性的问题。我们还记得林奕含的经历与她写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痛苦事件,可以看出女性在遭遇侵害时,大众的冷漠与舆论的暴力。面对这些,《黑箱》作者只能说“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特别推荐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阿城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1月
本书是作者接续《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讲述中国文化脉络的著作,来源于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讲座“文明的造型探源”课程。

书的开始部分接续《洛书河图》,继续讲关于北极星崇拜在周代和汉代的造型变化。重点在“宅兹中国”部分,通过造型分析,深入明确解释了“中”的造型来源于“建鼓”,而建鼓是天地沟通的重要工具与仪式。同时,证明了中国古代城市(都城)的中轴线的北端,是指向北极星。

接续下去,以《千里江山图》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表达“仰观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来安排山川的结构。之后是汉代部分,分析解释了汉代的造型原则是“气韵生动”。

叙述清楚了中国传统造型的纵轴之后,这时中国造型遇到横轴传来的佛教文化。这一部分,引用、导读佛教经典,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为具体例证,揭示出佛教造像的依据。从此,中国造型就一直呈现上述两个轴向的交汇,成为传统,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
(排名不分先后)
虚构
1

《丝》

(德)迪尔克·胡泽曼 著

李怡岚 译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1月



公元6—7世纪,东罗马帝国与波斯萨珊王朝为争夺东西方商路和小亚细亚霸权展开征战,史称拜占庭-波斯战争。

波斯封锁了所有贸易线路,拜占庭人不得不从源头下手——破解丝绸生产的秘密。陶鲁斯和奥林匹奥多鲁斯受拜占庭皇帝之命,成功潜入中国,将蚕茧藏进手杖,旋即带着价值连城的“赃物 ”踏上万里归途——丝路。前路困难重重,追兵、强盗、沙尘暴……然而,最让他们担心的却是“时间”。手杖里的蚕一旦破茧,一切努力便前功尽弃。归根结底,他们要与时间赛跑……

本书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历史小说,作者为考古学家、自由记者,内容参考了大量史料,故事情节和细节经得起考究和推敲,行文流畅有魅力。
2

《柏青哥》

(美)李敏金 著

刘勇军 译

九天译文·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这是韩裔美籍作家李敏金的历史小说。从朝鲜到日本,四代移民家庭的恩怨纠葛,大时代的巨光照在每一个小人物的身上,都留下了一道崎岖的阴影,生生的拖着他们的躯体前行。

从1920年日本殖民时期的韩国渔村,到日本大阪,经历了二战和朝鲜战争,一直到199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横滨、东京乃至纽约。

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全书着重描绘了几代人在家族与故乡、融入与归属、金钱与信仰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关系与矛盾。女主人公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小渔村船主的女儿,在一个她无法理解的时代拼尽全力地试图与家人生存下去。
3

《锦瑟》

范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3月



家道中落、长相清俊的“他”是家族里学业有望的聪慧子弟,有幸得到伯父资助来到大上海,在富家子云集的圣约翰大学就读。但不久,伯父的盐局被查封,失去经济来源的他陷入困顿。女同学艾茉莉青睐于他,邀其住进堂兄汤姆家的花园洋房,他却因一帧素白小像对汤姆的妻子珏儿情有独钟……

小说以李商隐的七律《锦瑟》为轴,叙述了大时代里一个文弱书生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主人公在世事中随波逐流、沉浮一生的命运,并以此切入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
4

《卡洛琳字体》

(英)安德鲁·泰勒 著

赵文伟 译

新星出版社

2019年4月



一日清早,剑桥历史系研究生威廉·杜戈尔被导师叫去办公室,不料等待他的却是导师的尸体!当日杜戈尔又收到一份用中世纪字体写成的文件,且有人暗示他这里藏有大笔财富和导致他的导师死亡的原因。杜戈尔利用专业知识成功翻译了文件,没想到又在报纸上看到了熟人的讣告……

《纽约时报》曾评价本书作者安德鲁·泰勒是一位久经世故的作家,同时知道如何巧妙地安排文字。
非虚构
5

《明代宦官》

蔡石山 著

黄中宪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9年3月



本书全面而详尽介绍了宦官在明朝(1368—1644)扮演的角色。作者从各种一手及二手资料取材写下这本书,试图向读者说明宦官如何渗透包括明朝的宫廷政治、特务活动与内部安全、军事与外交事务、征税与上贡、皇家专卖事业、司法审查、紫禁城布局、大运河等在内的多个方面,内容饶富趣味。

在蔡石山笔下,官史编修者加诸宦官的谴责、嫉妒面纱被揭去,露出质地丰富如织锦的宦官样貌。作者以持平的立场描写宦官,对他们的能干、忠诚和无能、骇人、邪恶,给予了同样程度的关照。
6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

赵省伟 主编

许媚媚 王猛 邱丽媛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9年3月



“西洋镜”团队历时八年整理出1876年至1904年间西方报刊关于李鸿章的大量新闻报道和特写,共计28万余字、200余幅罕见图片。

其中涉及他的种种洋务、对美国《排华法案》的强硬态度、签订《马关条约》时的兢兢业业、处理义和团事件时的前倨而后恭、特别是出访欧美时的情景……
7

《公正何以难行: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美)亚当·本福拉多 著

刘静坤 译

麦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9年3月



通过引入心理学、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剖析司法案件错判的成因。作者结合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指出:现有的法律理论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在认知、记忆和判断上的天然缺陷,刑事司法系统的诸多基本假设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及案例支持下,本福拉多表明了:刑事审判体系并不是一个严密稳固的系统,而是一系列功能失调的部门集合。不公正的要素已经扎根在法律体系当中,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诉讼结果。
8

《黑箱:日本之耻》

(日)伊藤诗织 著

匡匡 译

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4月



性侵的案发现场,隔绝的私密空间,被称为“黑箱”,而揭开这个“黑箱”时,暴露出来的则是调查机构与司法体系中的更为巨大的“黑箱”。

本书是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2015年,4月3日,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

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社会不公、大众冷漠、舆论暴力兴盛的今天,应当如何生存、如何自救?
综合榜
9

《紫砂小史》

陈传席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3月



对中国紫砂艺术从宋代至今逾千年历史的全面盘点,分为滥觞期、兴起期、成熟期、发达期、衰落和复兴期、鼎盛期等6大阶段,从中可见不同时期的社会分析、文化背景、艺术理念,以及相应的制壶知识、鉴赏风向、工匠师承、名壶展示、茶文化细节。可谓以壶浓缩大千世界。

对紫砂好奇的读者,可将此书作为紫砂陶的入门级欣赏、鉴别指南,还可从中获取深厚的历史和美学养分。
10

《奥威尔杂文全集》

(英)乔治·奥威尔 著

陈超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3月



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最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

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政论随笔,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如《论英国人》、《政治与英语》、《英式谋杀的衰落》、《艺术与宣传的界限》、《回首西班牙战争》、《我为何写作》、《作家与利维坦》等,以八十万字的篇幅,呈现奥威尔杂文的全貌。
撰文整理 | 伍岭

编辑  |  邓晓偲、杨颖婕(实习生)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如需合作或转载,请联系后台


    关注 深港书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