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辽宁高考改革:“3+1+2”模式包含哪些内容

 



点击上方“新北方” 可以订阅哦!
4月22日,辽宁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稳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到2021年,在我省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3+1+2”模式是什么?


《实施方案》要求,从 2021 年开始,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 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 3 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考生在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历史和物理 2 门首选科目中选择 1 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 门再选科目中选择 2 科,即通常所说的新高考"3+1+2"模式。
为什么采用“3+1+2”模式?
考生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何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 1 门,在其余 4 门中选 2 门?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
新高考"3+1+2"模式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

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

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
再者,新高考"3+1+2"模式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

我省各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
另外,新高考"3+1+2"模式,也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4 门再选科目中选择 2 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 12 种组合。

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据介绍,“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 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详细内容如下↓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付竹溪

《新北方》热线:024-23186688

商务合作:18240081717
这些热点辽宁人都在看↓









这里是新北方,用新闻力量关注民生。


    关注 新北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