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平成年代的象征” 《十三邀》 中被许知远想象的木村拓哉

 

许知远的“尬聊”之道...

前几天,由腾讯新闻出品的访谈节目《十三邀》迎来了第三季的收官之作。
在最后一期节目中,许知远采访了日本超级偶像——木村拓哉,在1983-2016的33年间,平均收视率前五的日剧中,有四部是由他主演的。也因此,许知远在节目中称其为“平成时代的象征”
△木村拓哉在其代表作《悠长假期》中的剧照


节目播出后热度挺高,但讨论的重点却不是木村拓哉本人,而是许知远与木村交流过程中,那份溢出屏幕的尴尬。虽然语言文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给两人的沟通交流造成障碍,但是这显然不是“尬聊”的主要原因。
△知乎网友评论截图


实际上,早在第一、二季的《十三邀》中,许知远就常常因为不得当的采访方式被网友diss。今天,知著君就和大家聊聊,许知远的采访方式为何频频被“怼”,它究竟有何不妥之处呢?



 交流背后预设的“偏见” 

在对话木村拓哉这期节目中,许知远试图通过一个个提问,来反映这位“时代偶像”的独特个性与主张,以及他是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社会,又是如何在社会压力下不堪重负以至“焦虑挣扎”,以此找寻所谓“时代的切片”
△《十三邀》对木村拓哉的解说词


可是,当他询问木村拓哉会倾向选择饰演何种角色,得到的却是“听从公司及经纪团队安排”。▽▽▽
他又不甘心地追问,木村自己对于角色的满意度是否重要,木村回到,“重要的是导演满意”。没有得到意料答案的许知远,最后甚至抛出了“是否在角色演绎中产生改变日本的冲动”这种宏大主旨的问题,而木村没有给出“大义凛然”的回答。
许知远就像一位携带过期船票的旅客,始终在岸边来回踱步,却迟迟无法登上木村拓哉的“客船”。

这是因为,许知远在访谈前就已预设了一个自我意识与个性极强,曾经站在行业巅峰,如今面对日渐衰老的容颜慌张焦虑的“国民偶像”模板。在交流中,他一直尝试按照自己的预设,去解构一位“时代偶像”,而不是还原作为独立个体的木村拓哉这一人物本身
△许知远从“时代象征”的高度来
解读
木村拓哉


而木村拓哉理性克制又稍显“中庸”的回答,使许知远的预设猜想无法自圆其说,“时代偶像”的形象建设也无法落地,因此他喋喋不休的发问自然也就演变成了一种不合时宜的拧巴,以及鸡同鸭讲般交流的错位与尴尬
△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知著君认为,许知远预设的“偏见”背后,或许是来自于对国内“偶像”及其背后文化工业的既有认知在中国,偶像工业还在探索阶段,产业链与运作规则的不完善,使得“偶像”们具有强烈的职业焦虑感与危机意识韩国男团组合SJ-M前成员韩庚在《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就袒露自己曾经作为“偶像”时的焦虑。
△韩庚在《圆桌派》中表示自己年龄渐长,无法继续做偶像


为了缓解这份危机与焦虑,韩庚选择转型,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流量偶像”的出路。但同时,尚处于起步时期的国内偶像制造业,也给予了偶像们更大的自主权和利益分配。这也是韩庚以及“归国四子”吴亦凡、鹿晗、张艺兴和黄子韬放弃韩国更为成熟的市场环境,而选择回国发展的重要原因。

可是作为亚洲偶像工业与粉丝文化发源地的日本,在更加成熟完备的市场环境和产业规则的运作下,偶像们可以拥有更加稳定、长远的生命周期,职业的危机感自然也就大大下降。同时,更加“职业化”的偶像,也更倾向于遵从以经纪公司为主导的市场规则

在这种环境下的木村拓哉,似乎没有豪情壮志但也不焦虑慌张,他对自己的身份保持着清醒冷静的认知
正是由于对两国偶像产业差异缺乏理解,才使得许知远带着既有“偏见”去解读这位“时代偶像”。



“偏见”能否带来另一种思考可能性?

不过,这种预设的“偏见”,或许已经成为了《十三邀》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性策略。确实,通过个人的偏见引出受访对象的反驳,以此形成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对峙之势,这种戏剧性的“冲突”极易激发观众的“表达欲”,使之参与到节目议题的讨论之中,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

所以在这一目标设定之下,一直以来许知远都倾向于将他自己对于时代的认知与思考强加给被访对象,而当嘉宾对其观点表达不同意见时,节目的效果也就出来了。比如在采访马东时,他质疑《奇葩说》的主题都是一些早被探讨过的陈词滥调,却被马东反问到“民智开了么?”▽▽▽
△《十三邀》第一季采访马东


而在对话蔡国强时,他对于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大艺术家的臆测与猜想,又被蔡国强不断纠正。

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嘉宾都如马东和蔡国强一般愿意接招,与他进行意见的博弈。一旦碰上像木村拓哉这样不愿意进入他设定的话语体系内的嘉宾时,许知远的发问就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对话之间,只剩下错位的尴尬与无力
△网友评论截图


不过,在面临数次“捉襟见肘”的尴尬采访和网上关于“大型地面摩擦秀”的群嘲后,许知远并不打算放弃他的“偏见”,因为他坚信“每个人都带着成见”,并且认为从“偏见”出发可以为观众呈现另一种思考角度
事实是如此吗?知著君认为,如果遵循“预设偏见-展开对话-消除偏见”的叙事逻辑,这种说法和目的或许能够成立。但反观《十三邀》最新一期节目,在木村拓哉几次表达之后,知著君和大多数网友一样,感知到的是他的那份淡然克制,甚至有些“不那么上进”,但却是真实的。

可是许知远并没有顺着这个思路进行交谈和解读,反而通过穿插在节目中的数次备采段落和解说词,主观武断地总结了在访谈内容中无从体现的、对于受访对象的“整体印象”。
“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又有点无奈的男孩子”、“他活在一个奇怪的世界里”…这一系列无法从对话中找到依据的个人判断,恰好说明了通过预设偏见而启发多元思考,这一访谈路径在现实执行中的难度,它更有可能使我们绕进“偏见”的死胡同中而不自知。
△相关媒体对这一期节目的报道


实际上,与其固执地依照自己的立场,试图去找寻木村拓哉作为“平成时代象征”的依据,如实地展现这位被神化了的“国民偶像”背后的平凡,或许能给观众带来更深刻的思考与启发
△知乎网友评论截图




结语:偏见与交流,网络时代的表达危机

启发多元思考固然可贵,可是促进交流理解同样重要。在没有事实和谈话依据的基础上,放大这种预设立场式的“偏见”,采访者极为容易陷入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泥沼。

与其说许知远与《十三邀》尝试为观众带来另一种思考的可能性,知著君认为,倒不如说他是在访谈交流的外衣下,完成一场自我想象与表达的表演许知远的“尬聊”背后,或许折射出的是整个网络时代日益蔓延的表达危机
△木村拓哉在节目中表示,比起去影响他人,相互交流才更重要


这一危机与趋势,在近来不同圈层之间源源不断的对垒与交锋中也被一再印证——我们表达自己的欲望越来越高,理解他人的能力似乎却越来越低。

知著君想用知乎一位网友的留言作为今天的结尾:带着偏见去批判很容易,但是在众声喧哗中,明白我们批判的是什么,以及为何要批判,则显得更为重要。
THE END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 澎湃新闻.许知远、马东、罗振宇:文化商人贩卖的不同社会情绪

[2] 知乎. 如何看待《十三邀》第三季第十三期“许知远对话木村拓哉”?


    关注 知著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