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凌|25岁的年轻妈妈不好当?

 

昆凌的育儿焦虑,其实很多妈妈都有…...



前不久,昆凌接受《marie claire》杂志采访时,谈及了自己育儿的种种问题。

仔细看她的采访,不难发现昆凌有认真思考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并非日常晒晒亲子爱就 ok,而是真的花了心思在育儿问题上。

她的处境相当真实,年纪轻轻成为两个孩子的妈,面临新手起步的困难,比如孩子事业要兼顾等等。
所以一开始照顾小周周时,她对小孩异常严格:食物一定要做成无盐、无油,不加任何调味料。

还说服自己“小孩没有概念什么叫好吃,这个她一定可以”,甚至觉得西瓜汁太甜,所以不给女儿喝。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营养师说只要给小孩儿吃甜食会抑制生长激素 4 小时,昆凌一听就焦虑了,觉得不行,孩子时时刻刻都要长才行。

直到有一天,她在美国看到一个背影长得像小周周、看起来很健康的女孩吃薯条,才发现自己太过紧绷,自此以后开始学着放宽心。



除了对小孩儿特别严格,昆凌对自己也特别严格。

一方面不想把孩子丢在家里不管,另一方面带在身边又担心自己精力不足照顾不好,精神压力很大。

还出现过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做造型的情况。



对于此,昆凌很自责,在采访里评价自己是一个“自私的妈妈”,因为要孩子陪着自己到处飞,不能得到好的休息,有时候还需要倒时差。

但放过自己,换个角度想,这样的安排,也是让母亲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啊。

同样带着孩子去工作的佟丽娅还蛮乐观的,她在《向往的生活》里说,时常会带着孩子进剧组一起工作。
但在她看来,这也增长了孩子的见识,语言能力也有增强。
带着孩子工作,在欧美明星中也特别常见,比如吉娘娘著名的“边工作边哺乳”照片。
确实,第一次当母亲,难免怕这怕那。面对孩子,神经永远处于紧绷的状态。有些妈妈不由自主地会强制用“我觉得这样应该比较好”的方法来安排孩子的生活。

但会学习和成长,能够及时觉知自己的状态,醒悟和发现问题,对于妈妈来说,就不是坏事儿。

昆凌的焦虑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与很多母子关系里的矛盾,从性质上都是相似的。

站在母亲的角度,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不允许吃这些高甜的食物;站在孩子的角度,可能会觉得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吃,我却不能吃。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样的矛盾可能越来越多:

你休息日只想躺着刷刷剧,妈妈却一直唠叨;

你想去远方闯荡,妈妈却认为待在家乡最踏实;

你不着急结婚,妈妈却觉得你年龄不小了,是不是应该先去相亲了。

许多唠叨的背后,有母亲自己难以控制的焦虑感,也有只是希望你能过得更好的初心:

比如劝你留在家乡,是担心宝贝女儿出去打拼受委屈,无人可以诉说;

催恋逼婚背后,是因为害怕自己老去,孩子一个人体验孤独的滋味……

固然,很多母亲“我都是为你好”的方式,会让我们有被控制、想逃离的念头。

但排除一部分自身问题严重的母亲,大部分妈妈其实只是想要儿女幸福,但碍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社会背景,难以觉察自身的焦虑情绪,也不太会正确理解孩子和表达自己。

就像周杰伦歌词里唱的那样: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 ABC;

......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跑的比别人快,飞的比别人高,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 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柔的事,是否在她心里面。

而且,不能否定的是,在“我觉得这样应该比较好”的方式里,其实也有很多不错的方法。

比如,昆凌会带着孩子去看马场。



带着孩子一起去海边、沙滩玩耍。





带孩子一起看爸爸领奖。
很多育儿上产生的不妥当地方,其实每个家庭都会有,不同的原生家庭有不同的矛盾,有的轻、有的重。

就像,几天前 if 姐针对“长大后我就懂了”这个话题发起的征集,就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

第一种情况是:小打小闹式的闹别扭
if

小助理
我和我妈一直游离在亲如姐妹和仇人之间。

亲如姐妹,没有矛盾或是争吵的时候,我俩关系特别好,可以分享小秘密、各种私密的话题。

仇人,一旦吵架就简直可以掀翻房顶盖儿。

所有事情的矛盾根源也特别简单:她希望我过得更好、更优秀,会忍不住一直唠叨;而我最烦她一直叨叨叨个不停。每次她一叨叨,我一不耐烦,新一轮战火就烧起来了,严重时可能打架。
外加,我是一个特别“不会表达”的人,从小就害怕去表达,不管是表白或者道歉。

每次和母亲争吵后,虽然心理难受,甚至内心戏多到可以演十部琼瑶,但是表面就是“我最冷酷”的感觉,一定要等着妈妈服软才愿意让矛盾过去。

而表白在我看来是一件特别“羞耻”的事情,总觉得先开口的人就输了。(也不知道这想法是不是言情剧看多了


从小到大,没有开口对妈妈表白过几次,仅有的几次也都是通过微信、书信去传递。看着周围朋友对妈妈各种示爱,我总认为自己就算去做,也像在作秀。

后来,自己来北京工作以后,开始慢慢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和妈妈的各种好(好吃的饭菜、无微不至的关怀),自己也开始会给妈妈包大红包,买各种礼物来表达感谢和爱意。

其实,要姐说,小助理这样的情况也很好解决。

因为家庭本身的关系是健康的,只要愿意试着去沟通,和母亲阐明心中的想法,外加多多表达心中的爱意就 ok,可以完美规避战争风险。

第二种情况是母女关系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并不严重。在自身逐渐成熟后,学会了放弃“想要拥有完美母亲”的执念,反而能看到真实的母亲。

看到,意味着尊重,意味着“我知道你是这个样子的,不完美,但真实,这样也很好”。

其实大部分孩子不就是希望父母这样对待自己吗?

那我们先自己做到,然后会发现,母亲的状态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 在你的觉察和爱的带领下,她也会学到如何更好的和你相处。
 ifer

spy@yan
“叮叮叮叮......”我看着手机微信里的视频请求,从未如此急切地想要跟母亲交流,看着视频里一张略显沧桑的脸庞和一张稚嫩的小脸,一句奶里奶气的“妈妈”,我才真真确确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责任。

1999 年的某个夏天,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女孩,坐在人来人往的门市上,看着母亲忙前忙后,看着一架架货物被运走,手里攥着等待家长签字的作业本,母亲一句“你坐在这里等一会”,这一等就是白天到黑夜,小女孩的眼眶里也逐渐噙满了泪水,没有人知道小女孩的心里正发生着怎么样的变动,她发誓从今往后再也不要母亲管自己的学习了。

对,一直到高考她真正做到了,考上了梦寐以求的“985”“211”,邻里每每都在夸赞她女儿是有多优秀,却不知母女的关系已降至冰点。

大学,女儿离开了母亲掌控的范围,逃离了那个不关心自己的家,每次想起给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母亲总是让她好好学习,要拿奖学金,要多考证,要读研,女儿总是一句“以前都不管我,怎么现在开始管我了?”来结束了当天不愉快的谈话,她叛逆了,所有都跟着母亲反着干,谈恋爱、逃课、放弃读研,就这样大学四年的时光一晃而过。

2017 年 4 月,当父亲将我的手托付于另一个男人时,我看见母亲流下了我未曾见过的眼泪,那一次我像是被电击一般;2017 年 11 月,怀了 41 周的宝宝动静渐小,推到产室破了羊水才发现胎盘早剥,当被推进急诊手术室时,恐惧和不安的泪水挂满了脸庞,我开始害怕开始茫然,母亲却紧紧握着我的手,明明满脸惶恐,却假装坚强,一路安慰我说“没事没事”,月子里,我没有丝毫忧郁症的征兆,母亲的关怀备至、无微不至逐渐让我改变了想法,有人告诉我:真正关心你的只有血肉相连的人,曾经我不以为然,从自己晋升为母亲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我不再是一个没有人关心的小女孩了

以前,母亲在我心中是遇事镇定,从不慌阵脚,不管她遇到什么都不会退缩的人,但是那天母亲喝了酒,无意中谈起了她自己生我的情形:1993 年正月的倒数第三天,大地一片苍茫,雪花像鹅毛般洒落。当时的农村条件有限,一层的平房,红砖铺就的墙体,还有隐隐透风的屋顶,一名身怀六甲脸色苍白的产妇正躺在几块木板搭成的“床”上,妇人的孩子只有 7 个月,却破了羊水,去不了医院,这个小生命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情况下,妇人冒着子宫破裂的危险打下了五针催产素,她说那个时候她是害怕死亡的,但是很庆幸,终于还是产下了现在的我。

以前,每每我生日缠着母亲向她要生日礼物的时候,她都笑着说:什么生日呀,明明是我的“苦难日”,你应该给我送礼物才对,说完仍然送上了准备许久的生日礼物。往往我们在庆祝自己又成长了一岁的时候,却忘了那天我们的母亲曾经历过地狱的磨炼,或许,在我们庆祝的时候,最该被纪念的应该是母爱的伟大。

最后,致敬我最爱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ifer

优优
从小到大我都认为我的母亲不爱我,所以中学时期的我特别叛逆,没有一次让妈妈省心。

这都基于地域的特殊性重男轻女在我脑里挥之不去,成为了心结,而且经常做梦会梦到偏心哭醒。一直到我结婚之前,我跟妈妈的关系都比较“冷“,燃不起来。

直到结婚后,许久未回的娘家,每次回去,都会给我准备一堆“土产品”,怀孕期间诧异的发现,妈妈给我熬骨头汤,大老远一个小时的车程给我送过来(从小独立的我,突然觉得贼肉麻)。后来一直对我很好很好,确认过的眼神是亲妈没错了。

关系也发生了转变,更亲昵。直到自己生娃,深知只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是最无私的,并没有所谓的多与少。自己的内心其实也知道,很爱自己的妈妈,只是愿时光待您温柔些不要老去。

从母女关系有摩擦,坚持自己的想法,到理解母亲也是个普通人,不完美,其实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很多不严重的亲子问题,在“看到真相”后,自然就解决了,既不用母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需要子女非拿“孝顺”的大旗逼迫自己去接纳什么。

第三种情况是,女儿确实在母女关系上受到了伤害,但通过“对自己负责”逐渐走出阴影,能够更好的照顾自己和下一代,也能回过头帮助母亲提升。
 ifer

匿名
曾经有段时间,我一直认为我的妈妈为我制造了人生至少 80% 的痛苦。

她控制欲极强,极易情绪化,标准的受害者本人,在她面前我小心翼翼,无数次想要切换她的模式,怕惹到了她,被她打骂,无数次我伤心欲绝,无数次想要逃离。

直到我最终有了经济能力逃离了她后,她病了,几天就像老了十岁,一双充满了怜爱、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时,我才第一次感受到她是爱我的,我才深深地感受到她控制的背后是强烈的怕不被爱、怕失去、没有安全感,情绪化的背后是期待被认可、被看到。

而我在一次次的恋爱中,也看到了自己也同样具有这些模式,一次次伤痛,一次次成长,我慢慢知道,接纳和爱妈妈,就是接纳和爱自己的必由之路,渐渐地我会去听她的抱怨,也可以看到她背后的需求,知道她的不容易也知道了她的爱!

母亲节快到了,在这里祝我伟大的母亲节日快乐,健康幸福!我爱你,妈妈!我们可以一起减减肥了。也祝天下所有的母子、母女关系和谐,相互疗愈!我爱你们~
 ifer

歌夏_sunny
我母亲和我的故事极端而又有代表性。

我妈妈出生在 50 年代,除了经受过那个特殊年代的苦难以外,身处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她几乎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温情。所以她特别特别缺爱,导致她虽然爱我可是更希望从我身上得到爱,她把家庭缺失的爱先是投射到我父亲及其家庭身上,在没有得到满足之后又投射在我和我弟弟身上。妈妈不停在充满希冀和求而不得之间挣扎,而这些也是我很多年之后才明白的。。。

童年的家庭永远鸡飞狗跳,然而对于年幼的我和弟弟来说,并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只能面对永无止境的争吵,谩骂,讥讽…所以我幼年的志向便是,无论做什么,一定要离开我的家庭。

高中毕业我放弃家门口的大学报了千里之外一个二流的大学,我妈妈不理解但是也没办法,因为不识字的她那时候已经完全控制不了我了。我当时以为我会就此远走高飞,摆脱我的母亲。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渐渐更多地看见我妈妈对我的爱,她会在我难得回一次家的时候给我装满行囊;一次次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会在我一年年不在家的时候一遍遍翻看我小时候的照片;会在我生小孩的时候义无反顾来给我带小孩。虽然埋怨和意图的控制还在,但是,我选择原谅。因为,我知道她爱我,只是不懂如何去爱。

而如今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我,不断探究如何避免陷入原生家庭恶性循环的方法———我学习,上课,不断实践和孩子们的相处之道;一边与我妈妈和解——我会不顾她的反对给她买各种礼物,衣服,鞋子,首饰,甚至于邀请她来住在离我更近的地方。

我知道爱的表达有多么重要,既不想再用爱去“绑架”我的孩子们,也有能力拒绝我妈妈对我实施“爱的绑架”,转而以一个更好的方式去对她表达爱。

我妈妈对我说,孩子你没有女儿多可惜,只有女儿才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啊。

我内心震动,我知道我妈妈是在说,她知道我爱她,因为我是她唯一的女儿啊!

在这里,if 姐很想说,想要拥有真实流动的亲情,必须承认一些事实。

比如,母亲也许确实有伤害过自己的时刻,比如,不要强行美化父母曾让自己受伤。因为内心不认可的美化,会阻碍我们接纳真正的感情。

妈妈犯过错,妈妈不完美,我也犯过错,我也不完美,认可这些事实,才能真正放下、原谅曾经发生过的不愉快。

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界限,明白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并不会被思想或状态不健康的父母毁灭。对自己负责,照见原生家庭里让自己感受到爱或不爱的部分,我们会更懂什么是真正的爱。

在这里,就像匿名投稿的 ifer 所说:愿天下所有的母子(女)关系和谐,相互疗愈。

所以,如果你和母亲正处于误解中,不妨试着去理解;如果你内心能够理解母亲,不妨试着去表达爱意。在姐看来,你可以不喜欢表达、羞于表达,但一定要学会表达。这是一种后天的能力,也是人生必修的学分。
当你去修行这门人生功课时,你会发现表达爱,不一定是用言语,它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比如,萧敬腾前几天参加活动时自曝,计划在母亲节当天带全家人吃饭,他因为隔天马上又要工作,因此请哥哥姊姊带爸妈去日本玩,所有费用由他买单。

至于另外的礼物,他笑称会准备现金:“钱袋吧,他们就是喜欢那种一捆捆现金。”
比如,林志颖老婆陈若仪收到的母亲节礼物是 Kimi 弟弟为自己表演了歌曲并且贴心地擦脚。



比如,刘涛收到了女儿制作的卡片、花以及可转动的水晶相册。

刘涛还发博表示,女儿知道自己 12 号会出差,所以提前献上了礼物,老母亲真的要泪奔了。
远在韩国的宋民国一家,也晒出了三胞胎准备的节日贺卡,满满的仪式感。



所以你看,有时候表达爱意真的不是非要说出那一句“我爱你”,当然能时常表达更好。不会说,可以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传递我们的爱意。

举个简单的


    关注 if爱与美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