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又被实名举报!《细胞》新研究:它悄悄改写了你的基因

 

内附专家推荐的科学戒烟法...





一支香烟,长度≤10厘米,重量≤1克。

一旦被点燃,至少能产生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已被确认为致癌物的就有69种

最近,《细胞》杂志的一项重磅研究,再次将烟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绘制了「香烟」等41种致癌物诱导人体基因突变的特征图谱后,科学家发现它们都会悄悄篡改你的DNA……

一包烟怎样改变你的基因、“污染”你的身体?《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为你解读。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支修益

中日医院戒烟中心主任 肖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香烟怎样“篡改”你的基因
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检查了79种已知或可疑的环境条件和致癌物,绘制了其中41种物质诱导基因突变的特征图谱。
苯并芘(BaP)是烟草带来的重要致癌物质之一,在BaP诱导的基因突变中,CC碱基成双成对地突变成AA,占了总突变的53%-70%。

2018年:一包烟改变150个肺部基因

由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牵头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研究称,吸烟量越大,DNA越容易受到伤害。

一年中,持续每天抽一包烟后,肺部会有150个基因出现变异,大大增加癌症发病的风险。

2016年:15根烟就可能改变基因

世界最重要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之一、英国桑格研究院就抽烟与DNA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指出,抽15根烟就可能导致人体DNA突变。

癌症多由于遗传密码错误(DNA突变)导致,而环境因素可能会诱发DNA突变。这一发现充分证明香烟中的化合物会对人体造成多种损伤。


别让烟草“污染”你的身体
烟草导致全球每年700万人死亡,这意味着每天有19000人死于吸烟或者吸二手烟。即使不吸烟,待在烟雾中同样有害健康。

烟草烟雾分为两个致命段:颗粒和气体。

  • 颗粒,即烟草烟雾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极易上瘾,并且会引起心率和血压升高,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 气体, 即烟草烟雾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一氧化碳会取代血液中的氧气且降低人体供氧能力。
日常生活中,接触被污染的布艺沙发、衣服、窗帘和地毯也会招上三手烟,这些材质能够隐蔽藏身,是它最“中意”的场所,甚至可在室内停留200天。

相比一手烟和二手烟,三手烟的致癌率更高,烟草中特有的亚硝胺会对细胞造成显著损害。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很多烟民都把烟蒂看做他们的“保命稻草”,认为过滤嘴能减轻烟对健康的危害。

过滤嘴虽然可以过滤掉烟草燃烧产生的一些粗的颗粒,但细颗粒物及尼古丁、焦油、苯并芘等有害物质是过滤不掉的,结果导致肺腺癌比率增加

此外,过滤嘴的材质是塑料海绵,吸烟时会有一些细微颗粒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这些颗粒代谢很慢,会对肺造成持久的损害。


一套专家推荐的戒烟法
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依赖”列为物质依赖的一种疾病。数据显示,重度尼古丁依赖者成功戒烟的几率小于3%。

因此,建议戒烟要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精神疗法:可除“心瘾”

改变吸烟时的习惯,刻意地让自己不舒服,比如换一只手拿烟。
1. 设定吸烟的时间和场所,固定地方吸烟。

2. 写戒烟日记。在吸烟多的时间段和地方尤其注意。

3. 当你想吸烟时,不要立即吸,先忍3分钟。

4. 身上不要装烟卷,为自己创造一个无法自由吸烟的环境。

5. 在开始戒烟的前一天,把剩下的烟、打火机以及烟灰缸等吸烟器具全都扔掉。

6. 戒烟中,身体偶尔的难受可以看作是恢复健康的证明,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
选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行

在我国,《中国临床戒烟指南》推荐尼古丁替代疗法用药等3类一线临床戒烟用药。

它们可有效增加戒烟成功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中医戒烟:可以尝试

中医戒烟主要指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开具适合戒烟患者服用的汤药或药茶,或清肺化痰、或滋阴清热。

同时采用针灸、按摩、药物敷贴等方法抑制烟瘾。不过,现在中医戒烟仍处于研究阶段,疗法的确切效果如何,还在进一步论证中

不要盲信替代品

迷信口香糖、戒烟糖、非烟草型香烟等替代品其实是种自我暗示:“我需要吸烟,或是用别的方法填补空虚。”这只会加强你对烟草的需求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替代品并不能缓解戒断反应,没有任何替代品能取代尼古丁;空虚感是吸烟导致的,无法通过其他来填补。

只有意识到你并不需要吸烟,也不需要用任何东西代替吸烟,你才能重获自由。

本期编辑:徐梦莲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近期热门文章
看脸就知道你「肾」不太好,这6个特征出卖了你

全球吃饭报告来了!《柳叶刀》:20%以上中国人死于“吃错饭”

短短10句话,国医大师一辈子的“养生秘诀”
7种症状不能“硬扛”,超过这个时间不愈可能是大病
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关注 生命时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