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市就凉了?比迈腾大一圈,祭出神器VC-Turbo发动机,却清仓难甩

 

​对此,大家怎么看?...





要说哪个领域竞争最激烈,除了SUV之外那就是B级领域,由于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对这个领域青睐有加,因此各大厂商也都愿意往这个领域投入成本,像大众帕萨特,迈腾,本田雅阁,丰田亚洲龙,凯美瑞等等实力都相当不俗,而且更新换代步伐也挺快,可见为了抢市场,各大汽车厂商都丝毫不敢松懈。



在换代车型当中有人欢喜就有人哭,如果一款车换代之后都引不起消费者的兴趣,那它的未来可就真的难熬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日产天籁就是一个失败典型。

最新款的日产天籁刚刚开始亮相的时候,国人都对它给出了很高的赞誉,尤其是那款英菲尼迪QX50也采用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但是正式上市之后却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度,那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先看看外观,日产天籁前脸采用新的家族语言设计,不过我还是更喜欢2011款天籁的外观↓↓↓


现在的天籁和旗下低一级别的轩逸外观接近,日产也开始走大众套娃脸路线了?日产天籁的车身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901/1850/1447mm,轴距则有2825mm,空间使用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比迈腾还大一圈。



日产天籁的内饰过于“朴素”,同价位里面配置中规中矩,像定速巡航,多种驾驶模式,发动机启停,上坡辅助。全液晶仪表盘,蓝牙车载电话,车窗一键升降功能,防紫外线玻璃,多层隔音玻璃等等配备都有。





动力方面,日产天籁搭载了两款动力参数,分别是2.0L自然吸气和2.0T涡轮增压马发动机。

我们着重看看这款东风日产宣称的黑科技2.0T 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据称发动机压缩比可以在14:1和8:1进行自由的切换,在性能提高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燃油的经济性。装备这台发动机的天籁售价从21.58-26.98万,贵了些,也不算离谱。虽然此前这台发动机也装备在英菲迪尼QX50上面,但因为英菲迪尼销量太差,几乎没什么反馈。此番装备主流B级天籁,可以看出日产想打一场成功翻身仗的巨大渴望。



1. 为何要可变压缩比,直接设置到14:1不好吗?

可以看到,这台VC-Turbo发动机在中低转速,并且发动机负载较低的情况下,才会达到14:1的高压缩比,其余工况甚至压缩比甚至低到8:1。为什么要做这种复杂的设计,直接像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一样,设置到14:1不好吗?我能想到唯一的解释是技术还是不到位,无法在全部工况实现高压缩比,否则会出现爆震。



2. 为何最低压缩比会远低于目前发动机主流的10:1?

既然可变,最低压缩比定在8:1,可能是我才疏学浅,理解不了日产解释的 这样的低压缩比有利用动力输出 的表达。压缩比越低,动力越差,这是基本原理。但为何低于主流的10:1?按理说,可变压缩比就算实现不了全工况的14:1,也可以是10:1-14:1的变化啊。我能想到唯一的解释,因为高压缩比的设定,改变了活塞顶部形状,再加上复杂的双循环和双喷射技术,不得已做出的退让。技术不足导致再次妥协,原本的高热效率初衷再打折扣。



3. 复杂程度几何级数上升的发动机是否会增加故障率?

汽车上,发动机是最复杂的总成,甚至独立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曲轴。VC-Turbo发动机在曲轴上做文章,增加了一套多连杆结构(U/L/C/A连杆),驱动电机带动A连杆变化,通过控制转轴推动多连杆结构变化,让活塞行程可变,进而实现可变压缩比。这就像生活中,使用撬杠,改变支点一样。日产VC-Turbo技术把一个简单问题复杂化,这使得发动机的复杂程度几何级数上升,发动机后期可靠性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可靠性只能通过后期长时间的市场验证才能知道。



看上面的动图就知道,因为增加了连杆,活塞在上下行与缸壁的摩擦力受力不同。虽然日产宣称通过特殊涂层增加了缸壁强度、降低摩擦阻力。但长期以往,会不会造成活塞一侧裙部与另一侧缸壁磨损快速增加,缩短寿命?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烧机油、动力下降等故障发生。



4. 可变压缩比电机如果发生故障怎么办?

我担心的,首先是可变压缩比控制电机的寿命。要知道电机的位置处在高温、高压、高电磁场的复杂环境中,维修检查更换都很困难。为了可靠性,发动机里面连轴承都没有,就是避免日后损坏带来的麻烦。这次VC-Turbo却塞进一个电机进去,要知道电机是有寿命的,一旦可变压缩比控制电机损坏,压缩比将无法改变,可能会瞬间导致爆震发生,从而严重损坏发动机,并且直接影响驾驶安全。

5. 复杂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极高的生产工艺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另外,由于VC-Turbo发动机增加了体积,加工难度变大。除此之外,磨损、控制精度、密封性等问题都是非常棘手的。这些问题虽说日产宣称已经经过3万小时试验,但面对复杂的真实使用情况,和对生产精度、工艺的极高要求,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我建议还是等等反馈再说。毕竟当年大众早期刚开始推广2.0T的EA888发动机时,也号称经过多少万小时测试,还得了沃德十佳,最后还是烧机油、正时链条跳齿等现象不断发生。这是因为实际不同驾驶员在全世界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使用,实验里程再长,也无法模拟出所有工况。

6. 与其他主流2.0T发动机相比,动力参数为何无明显提升?



按照其他媒体那种“祭出神器”的赞美,这台发动机的动力表现应该“碾压”对手,可说到具体功率和扭矩参数,就更加费解。日产的宣传提到这套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可以提升动力,但是对比其他主流的2.0T发动机,可以发现动力几乎相当,差别非常小。也就是说,就算没有这套可变压缩比技术,凭借现在主流的开发技术,依然能达到几乎相当的动力输出。那为什么日产要做一件增加成本却效果很不明显的事呢?我分析,并不是没有效果,在中低速低负载高压缩比工况下,油耗的确可以降低,同样排放也可以降低。要知道汽车发动机130多年的历史中,推动发动机技术进步的不是什么企业的理想追求,而是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

7. 日产为何要做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动力无明显提升,百公里6.6L的工信部油耗也和其他品牌B级2.0T车型相当,发动机结构异常复杂增加了后期可靠性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本身的制造成本也相应上升。我很好奇,日产装备VC-Turbo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么?十多年前,日产的技术并不落后。可是近些年,日产在发动机、底盘、智能互联领域的技术进步迟缓。在面对全世界对排放的更大压力下,拿不出来先进技术,只能把研发了一半的压箱底技术掏出来使用。并且为了掩盖我上面这些疑问做了强大的媒体包装,以便拉低车企整体油耗和排放的平均值。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
对此,大家怎么看?
极速车坛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最廉价本田6座车,配1.5T地球梦,不足12万,为何却难火?

↓↓↓ 坛哥导购 戳阅读原文


    关注 极速车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