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35℃,猝死风险上升!6件事帮心脑血管降降温

 

随着高温天的来临,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意外也开始出现爆发期。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明显上升。...





5月2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京津冀等8省市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7℃~39℃,局地突破40℃,北方多个城市开启“烧烤模式”。





面对热到怀疑人生的天气,网友纷纷留言:

@ing曹雅妮-:石家庄人民成功奔四

@枸橼酸:我现在真的明白了,哪凉快哪待着去,这话真不是骂人的

@秋天ye:山东不热,真的不热,也就是自来水能泡方便面而已吧

@王者荣耀代打小哥哥丶: 我们这的天气,一会穿貂,一会露腰[doge]

@秃头使我头秃-: 站着像生煎,走着像油炸,我们是奔跑的五花肉……

@仪原来是哝哦:就知道入春这么难,后面一定憋着大招

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随着高温天的来临,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意外也开始出现爆发期。
有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明显上升。其中,气温超过32℃,脑卒中(又称中风)的发生率就会较平时高出66%,而中风是猝死的重要元凶。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教你给心脑血管降降温,平安度过夏天。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中国卒中学会执行副会长  王拥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  张澍

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王吉云
 
为什么意外扎堆在高温天?


临床数据显示,每年夏天(尤其是七八月份),都是脑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率的一个小高峰。

高温天气出现的中风,又称为“热中风”,大多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跟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 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大脑、心脏等器官的血流量锐减,易引起缺血。
  • 人体大量出汗,血液相对浓缩,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易出现凝血,造成血管栓塞,诱发意外。
  • 气温升高,血流速度、心跳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
一眼识破“猝死”信号


医学界普遍认为,中风和心梗是猝死的重要元凶,而高温很容易引起血液黏稠度升高、心率加快,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区分中风与中暑

中风有一个重要的早期表现,就是头晕,而中暑也有这个现象。如果没能及时区分和发现,很可能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要判断头晕是不是中风的前兆,不妨用以下“5S法”鉴别,在家就能操作。

1. Strength(力量

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是否单侧无力;照照镜子看自己有没有口眼歪斜;有没有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2. Sense(感觉

感觉一下胳膊腿、面部,特别是口唇和舌头,是否有麻木或无力感。

3. Swallow(吞咽

咽口唾沫或者少量喝点水,试试有没有呛咳,或咽不下东西的情况。

4. Speak(说话

是不是说话费劲,总含糊不清。

5. Seeing(看东西

看东西有没有重影,有没有闪电一样,有没有眼前发黑,看东西模糊不清等。

如果有头晕的症状,且伴随上面5S的一个或几个,中风的风险比较大,应尽快送往医院。中风抢救有个“黄金3小时”,抢救及时可避免脑组织坏死。越早送去医院治疗,恢复越好。

胸部不适,警惕心梗

识别心梗,胸部不适的症状相对更明显。

如果出现突发的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或症状虽不持久,但发作频繁,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值得提醒的是,中暑也会出现胸闷,但症状往往较轻,而急性心梗是突然发作胸痛,痛感剧烈。

如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濒死感,或合并咽部不适、紧缩感等,更是发生心梗的预警,最好就地休息,及时拨打120。

在等待急救车到来时,家属要解开患者衣领,切忌摇晃,保持口腔清洁,有假牙者应取出。
6件事给心脑血管“降温 ”
高温天对心脑血管不太友好,不妨用以下方法,给它们“降温消暑”。
1
不要猛用力

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到刺激脱落,堵在脑血管里就会引发中风,堵在心血管里就会引发心梗。

建议:

生活中不要做 “猛回头”动作,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或有斑块的人,以免意外发生。

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起床等,血压不稳的人更要小心。
2
温差别太大

如果空调温度比较低,室内外温差太大,进门或出门时,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建议:

空调能降温除湿,但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的温差在8℃以内为宜。如果气温过高,室内温度最好也不低于26℃,同时,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
3
晨练别太早

夏季天亮得早,但过早晨练可能带来致命风险。

清晨人体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上升,增加发病风险。

建议:

上午4~10点,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很多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这个时段。炎热的夏季,不妨将锻炼时间改到晚饭后

高温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多的地方。必须外出时,最好穿浅色、透气、宽松的棉质衣服,注意防晒。
4


保证饮水量


夏季出汗较多,且体内的水分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中风。

建议:

夏季每天饮水量一般不少于20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也应喝一杯水,若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预防血栓形成。
5
饮食要清淡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但最好坚持清淡的饮食。吃得太油或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建议:

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经常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

血管不好的人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6
房颤赶紧治

临床数据显示,每6个中风的人,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

房颤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造成中风。夏季出汗增加,水分流失快,导致血液黏稠,更容易发生血栓类疾病。

建议:

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都应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不可随意停药。▲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近期热门文章
看脸就知道你「肾」不太好,这6个特征出卖了你

酒精对大脑影响长达6周!《柳叶刀》: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短短10句话,国医大师一辈子的“养生秘诀”
7种症状不能“硬扛”,超过这个时间不愈可能是大病
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关注 生命时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