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礼物:教会他懂得“认同自我”!

 

祝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节日快乐!...



六一儿童节快乐

祝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节日快乐呀!
儿童节遇上双休日,是不是特别开心呢?
今天你和孩子安排了什么好玩的活动吗?
给宝贝准备了什么礼物呢?
一起来文后留言分享下吧!
编编将会从这篇文章的精选留言中任选3位,送上《虎妈战歌》1本!
《虎妈战歌》是“虎妈”一词首创者、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蔡美儿的育儿回忆录。8年前她用一本书震撼了整个美国,引发全球东西方教育之争;8年后,她的两个女儿相继哈佛毕业,自信乐观,又一次引发国际媒体热议,越来越多人开始探究虎妈女儿优秀背后的秘密。

教育不能走极端,照搬虎妈的教育方式也绝不可取,但阅读“虎妈”定会给今天的父母带来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在育儿这条路上,让我们共同求索,与孩子一起成长。

活动奖品的公布时间请详见文末噢!



很久之前我看过一个公益片,名字叫《像女孩一样》,节目组找来了很多人,有女性成人和男性成人、男性儿童,分别让他们表演“像女孩一样奔跑、投掷、打架、扔东西……”
这些人在表演这些动作的时候刻意扭捏、做作、表现得特别矫情,甚至有些男孩觉得女孩太造作,自己都演不下去了,他们认为“像女孩一样”就是这样的。

然而,节目组又找来一些十来岁的女孩来表演这些动作,这些女孩听了指令之后,不假思索地拼了命奔跑、用力投掷、狠狠打架、使劲扔东西……一点都没有之前那些人的那些扭捏和做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用“像女孩一样”这样的话来诠释女性的弱者地位,就连那些成年女性自己都认同这样观点。

然而节目结局小女孩们却说:“我做事就像个女孩一样,那又怎么了,我就是个女孩,而且我会继续这样做!”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种难得的特质,那就是“自我认同”。
1
什么是“认同自我”


“自我认同”这个名词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也被称为“自我的同一性”。用专业语言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用通俗一点话来说就是:你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并且对所认知的自己抱有持续稳定的认同感

对于这个概念,我自己的理解是,比如你这次考试考了99分,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你应该考100分,不应该错失那一分,可是你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对这个成绩没有遗憾,那么这就是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还会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里,比如我买了一件衣服,我自己非常喜欢,认为突出了我的个性自我,可是妈妈和闺蜜却说这件衣服不适合我,那么此时只能说这件衣服不符合她们的审美观点。

当然,如果我能得到妈妈和闺蜜的肯定,我会更高兴。没得到她们的肯定我会有一些不开心,但不代表我跟她们一样的观点。她们的态度不能否定我在买这件衣服时的快感,以及我穿这件衣服时的愉悦心情。这就是认同自我的体现。
2
缺乏认同感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我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一个日本21岁女孩因为父亲嫌自己长得不漂亮,花百万去整容成了网红。

网上贴出这个女孩未整容时的照片,从传统人的眼光来看,虽然不算一眼惊艳那种类型,但也颇为秀丽,很是耐看,绝对不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不漂亮”。

然而,父亲的不认可,让女孩觉得十分自卑,父亲从小把“长得丑”这个标签投射在她的身上,使得她错误评估了自身的实力,以及于想要用“整容”的方式得到父亲的认同,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心理学上管这个现象叫做“投射性认同”,简单来说,就是你把外界环境对你的影响和评价内化为你的自我认知的过程。这个女孩就是典型的缺乏自我认同。

“投射性认同”其实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多以负面为主。

比如有个家庭里男孩子怕黑,不敢一个人睡。怕黑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就像我们会难过、会高兴、会气愤这类正常的情绪一样,人人都会在未知的环境里因对周围无法掌控而变得恐惧,可是他的爸爸不这样认为,爸爸觉得身为一个小男孩就应该有无穷的勇气,怕黑就是“懦弱”的象征。
于是爸爸不停地在孩子面前说“男孩子要勇敢一些,不能这么懦弱”,男孩听了爸爸的话,也认为怕黑就是“懦弱”的体现,可是却又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只能尽量不在爸爸面前表现出来。他越不表现,这种恐惧的情绪越聚积要内心无法宣泄,久而久之就真的变成了“懦弱”的人

爸爸把自己不认可的“懦弱”形象投射在了孩子身上,使得孩子失去了自我认同,接受了爸爸的“投射性认同”,于是就真的变成了爸爸所想的那样的形象了,这就是负面的“投射性认同”。
3

如何让孩子做到“认同自我”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那么他就能够变得非常自信和自尊,也会变得心理健康。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做到认同自我呢?
01
家长认同孩子


想要让孩子做到自我认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家长要从心底认同自己的孩子。

孩子天生就有认同父母的心理,就像上面那个整容的女孩一样,如果父母能够认同孩子的一切,告诉孩子每个人相貌都是天生的,没有人能够做到十全十美,不要总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缺点上,善于发现并放大孩子的优点,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支持和肯定,让孩子知道自己在父母眼里是最好的

孩子一定会充满自信,就能竖立正确的自我认同。
02


让孩子做自己


刚刚上映的电影《海蒂和爷爷》里面的小海蒂,被姨妈卖到大户人家家里,给克拉拉做伴,管家试图把她从一个野丫头改造成一个高贵的贵族女孩,可是却让海蒂陷入了抑郁、得了梦游症。所幸的是海蒂遇到了克拉拉的奶奶,奶奶不止一次跟海蒂灌输这样的观点:“只要你认为这件事让你觉得快乐,那么你就去做”。

奶奶的言外之意是,没有人能够阻止你自己内心的想法,你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自我、认同自我。海蒂听了奶奶的话,努力朝着自己内心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回归了最初的快乐。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了:孩子还小,让他做自己做就只想每天去玩,撒欢似的放任自己了。
当然,让孩子做自己并不是说让家长撒手不管孩子,而是在一定的指导和约束范围内,让孩子坚持自己的本身,做自己想做的。比如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上只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多给孩子出谋划策的建议,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再比如如果家长觉得孩子是错的,可以在平时跟孩子说话时多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潜移默化地给孩子灌输正确观点,让孩子逐渐去转变思想。

只有能够坚持做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认同,变得阳光自信。
03
不刻意迎合他人

有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灌输“要懂事”的概念,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明明不愿意让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可是由于父母说“小孩子要懂得分享,不能这么小气哦”,就会忍痛割爱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别人玩。还有的孩子明明不愿意去做某件事,为了符合父母心目中“懂事”的标准,违心地去迎合父母。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发现,自己变得没有了自我,长期的刻意迎合让自己变得很累,凡事小心翼翼,慢慢地变成了讨好型人格的人。
我们在教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忘记教会孩子学会拒绝。当然,这并不是说让孩子变得标新立异,孤芳自赏,不能好好与他人相处。而是要告诉孩子,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必须要学会尊重和保护自己,不要以他人的标准来看待自己,从而满足他人的期待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我们作为父母,也可以用这句话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虽然这个社会有很多的规矩、人生中也有很多的约束,但我们也可以坚持本身,不盲从他人,努力认同自我,在自己的世界相对活出自我,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的一生。



六一活动公布时间:6月3号(周一)下午3点(详见本文的置顶留言)。

请中奖的亲们到时及时回复收货信息噢(6月5日前不提供收货消息视为放弃),记得到时来看噢!

喜欢这套书的麻麻也可以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当当正有满100减50的活动噢~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3375761794(QQ)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3375761794@qq.com


    关注 超级育儿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