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学习品质的教学: 一个关于下次怎么吃苹果的解读

 

点击标题下「第一教育专业圈」可快速关注本文作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用一个最常见的事物吃苹果与学习...

点击标题下「第一教育专业圈」可快速关注
本文作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博士用一个最常见的事物——吃苹果——与学习品质联系起来,就像每个人都会吃苹果,并且会根据他人的建议改变吃苹果的方式一样,学习品质也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的,并且是后天可以培养的。

本文刊载与《上海教育》杂志2016年3月B刊,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吃苹果与学习品质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把学习当作吃苹果,学习知识与技能就是吃掉一颗苹果又吃掉一颗苹果,学习品质就是为了更好地吃苹果,你是怎么吃的,你吃的方式、方法、过程是怎样的。是快还是慢,是给你了就吃还是会留着到第二天早上最适合吃水果的时候吃,是拿着苹果浮想联翩还是拿了苹果就吃,是不是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决定吃什么品种,是全都削皮吃还是会看看产地如何,放心的就连皮一起吃……

同样吃掉一个苹果,如果只看最后的结果,并不知道吃苹果的那个人到底是牛顿、乔布斯还是筷子兄弟,但通过看他吃的行为,却能反映出这个人的一些吃东西的心理与行为风格。

学习品质是类似的,用专业一点的术语表达,就是指,学生在处理特定领域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促进任务有效完成的可观察到的行为或倾向。

学习品质在中文里的词意很容易和学习质量混起来,英文更清楚些。学习品质(Approach of learning),学习方式、学习路径,是吃苹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和倾向性。学习质量(Quality of learning),往往是指吃苹果的效果,吃到了吗,吃完了吗,吃得怎样等等,是包含对学习品质的考量在内的。有的人一颗一颗可能吃掉很多,但没动脑筋挑选,吃的是没熟的,而且吃得太快、太猛,把自己弄伤了,下次看到苹果先倒了胃口。所以,要最终有好的学习质量,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

当我们探讨学习品质的时候,有这样几点是要关注的。

第一,就像每个人都会吃苹果,并且会根据他人的建议改变吃苹果的方式一样,学习品质也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的,并且是后天可以培育的。学习品质是提供我们看待每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而不是在某一个领域风格的偏好,也不是只有某些特定的学生才有的,像幽默、多话等,这些是儿童个体的先天气质在学习上的表现,就不属于学习品质。判断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可以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观察到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每个学生都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第二,就像吃苹果和吃猕猴桃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学习品质也是与特定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他可能喜欢吃苹果,所以会细细的吃,你看上去就觉得这个孩子很认真,很踏实,他同时可能很不喜欢吃猕猴桃,但因为父母觉得有营养,一定要他吃,所以他就吃一点玩一会,你看上去就觉得这个孩子怎么吃得不专心。这点揭示了学习品质的情境依赖的特征。

所以,我们不能看到学生在课堂中不专心就说这个孩子缺少专注力。专注力的判断是要在各种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他可能在进行手工操作时,在运动时非常有专注力。新的教育理念更强调首先发现每一个孩子真正有兴趣的领域,通过好奇心带动专注力的投入,进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而且,在特定的学习任务上,学习品质的表现有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不管是根据美国早期发展纵向研究项目(ECLS-K)、开端计划、还是在中国情境中的研究结果,都有这样一些基本的结论:年龄越大的儿童,越具有好的学习品质;女生比男生更具有好的学习品质,主要体现在专注、独立性、灵活性等维度上。因此,我们要避免过早的、不加区别的、在单一的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品质评价。

第三,怎么吃是会影响吃的质量的,学习品质也是能影响学习结果的。也就是说,好的学习品质能让你更好地吃苹果,而且不仅是现在可能更好地吃苹果,在将来也是如此。同样根据ECLS- K 等6大型纵向研究的数据发现,学习品质可以显著预测儿童从幼儿园到初中、高中学业成就的提高率, 也就是说, 学习品质越好, 学业能力的提高就越快。这体现了学习品质所带来的累积发展循环(cumulative development cycle)效应,即学习品质为早期学业能力发展奠定基础,而学业能力的提高又影响到学习品质,这种相互影响使得学业能力的个体差异持续增大。

那么,学习品质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呢?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最经典的可以追溯到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在“入学准备资源”中将学习品质作为一个独立的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领域,提出了五个内容:对新任务和挑战保持的开放性和好奇心;对任务的主动性、坚持性和专注性;对学习经历的反省与解释;想象力和创造性。

从那以后,学习品质就成为随后美国各州制定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入学准备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内容上也有一些调整,比如,最近美国加州的学习品质中就提出自我调控:学习好奇心、主动性、行为和情感的自我控制、共享、投入与坚持;社会性与情感:自我认同、同伴关系等。

在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联合进行了“学习指标专项任务"(The Learning Metrics Task Force,简称 LMTF),在其2013年发布的“学习指标”中也对其进行了刻画: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能力和品质。从早期学习到小学,持续性地培育儿童好奇心与投入、坚持、专注、独立、自主、合作等重要的学习品质。

东西方怎么吃苹果:我们关注的学习品质有什么不同?



勤勤恳恳吃苹果还是首先对苹果有好奇之心,这是一个关键。

从我们的老祖宗孔子开始,在我们的文化圈里赞赏的就是勤勤恳恳持之以恒吃苹果的孩子。天赋不重要,关键是态度,勤能补拙,学而时习之,这些代表了儒家理念的对“努力”的追求激励着一代代学生。在TIMSS早期对东亚和美国研究的对比结果中,Stevenson和Stigler等人就提出,在儒家文化圈中是以“努力”作为解释学生学业成就的原因,而美国是以“能力”作为概念来解释的。这种东方式的“努力”具体来说表现为一些典型的特征:勤奋刻苦,全神贯注,持之以恒,自我反省。

这些背后事实上是和上文所谈到的自我控制的内涵是相匹配的。最近大热的坚毅(Grit)概念的提出者Duckworth是一个华裔研究者,难免让人联想,在GRIT的概念背后,是否融入了儒家的文化传统?

在儒家的文化传统中,这些勤奋刻苦是出于自愿而坚定的自我修身与家国天下的理想,是对人有志于学和道德修炼的自觉要求,但绵延到当下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却往往失落了这一背后崇高的目的,变成了追求学业成绩的利器。

想象一下,在课堂中,孩子们排成一排,在规定的时间拿出一个个长得一模一样的苹果,随着一声“开吃”,学生开始一个个啃苹果,要啃得一模一样,从哪里开始啃,是有规定路线的,不能跑偏,也不能只啃一半。

别的美食当前,你能拒绝它们,专心致志啃苹果,这是专注力。天长日久只吃苹果不吃其他,这是考验你的持久力。不时反思自己啃苹果是否有效,怎样才能更快更符合要求,这是考验你的反思力。为了达到快速将苹果啃成统一的模式,所需要的过程是要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保持在枯燥的内容上的恒心。如果有哪个孩子拿到苹果不开啃,而是对着苹果琢磨半天,这个孩子肯定被视为故意捣乱,扰乱大家的学习过程的。

问题是,如果学生总是在啃苹果的情境中,长久下来,他就只会啃苹果了。生活中有山竹,有菠萝,有猕猴桃,有香蕉,还有椰子,同样用啃的方法,肯定是会碰壁的。

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课程空间也是有限的,课程永远是一个“抽样”,既然制度和环境决定了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只能教啃苹果,怎么才能让他在啃苹果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迁移,学会在未来才能用到的知识呢?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就意味着苹果本身并不是重点,它只是一个载体。如果学生练了半天只会条件反射般的吃苹果,这是教育的悲哀。

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生吃苹果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一味埋头苦吃,而首先要考虑动力和意义的问题,最原初的动力和意义就是学习者自己的好奇心。很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熟读儒家经典,你会发现,好奇心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几乎是踪迹难觅的,因为我们将学习看作是一种必然的责任,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

好奇心是西方的学习系统中才有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核心概念。你会发现,几乎在所有的论及学习品质的国外文献中,好奇心是必定有的。好奇心,源于古希腊人对世界的积极态度,在教育史上,可以追溯到福禄贝尔时代,指儿童对世界天生怀有的好奇心和、玩性和快乐的情绪,他们相信这些会引导儿童追求知识和理解世界,这是真正的内在动力之源。

而在西方学习品质的研究领域,由外部控制所带来的专注并不值得倡导,而由“好奇心”所驱动的专注才是值得肯定的,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运用自己的大脑去观察、探索、冒险、挑战现有的观点和权威,与他人进行辩论、质疑,运用灵活的想象和创造,保持人性的独立、开放的心灵、探究的自由精神,这些相关的学习品质贯穿西方的学习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所偏向并塑造的学生的学习品质是有不一样的。中国教育中所倡导的学习品质是向内的,是约束型的,偏向调节控制,而西方文化中所倡导的学习品质更多体现了向内的特征,偏向积极主动。
END



    关注 第一教育专业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