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聚餐,你怕了吗?

 

糊糊这周末晚上有时间吗?干嘛呀?咱们吃饭去怎么又聚餐,上周不是刚吃的?这不这个周部长回来了,咱们一起叙叙旧好...

糊糊,这周末晚上有时间吗?
额...干嘛呀?
咱们吃饭去吧!
What? 又聚餐!上周不是刚吃的?
这不咱们部长回来啦,一起叙叙旧呗~
那...好吧
哦对了,咱们还去那个××饭店吧
......好吧


相信大家看得出来
此时此刻小编心里是崩溃的

一周要聚好几次

都快吃土啦!

难道,只能聚餐才能证明感情深厚吗?
聚餐、喝酒,已成为不少大学生社交生活的一部分。近日,一个面向460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三成受访者聚会频率达每周两次以上,近四成聚会社交的开销占生活费比例超过30%,竟有人1个月有20多个饭局。

班级聚、舍友聚、社团聚、老乡聚、获奖聚,甚至连领到贫困助学金也要聚……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学生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接到聚餐邀请还是会去,一是想多认识人,二是担心被人说另类。流风所及,确实容易风行草偃。而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言,聚餐社交本身就是负担。偶尔、适度的应酬与交际,在所难免;了解一些基本礼仪,避免毕业后进入职场闹笑话,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成为现象、文化,则就该警惕、须改变了。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大学已不是象牙塔。大学校园的饭桌交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上应酬文化的折射。而这样的饭局交往、酒桌社交,也只是大学校园风尚的一个折射。此前,关于大学学生会选举、社团争夺资源乱象的报道,也让人心惊。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在大学生思想还未成熟、价值还未定型之时,他们容易被社会风气所影响,认为“世俗化”“庸俗化”就是“灵光”,就是“能混社会”,视之为“主流”,以之为“上进”,反倒让青春沾染上沉沉暮气。

大学生仍是时代的骄子,仍是走在时代风尚前列的人群。正因此,更可以用健康向上的社交方式,来涤荡“吃喝酱缸”的熏陶渐染,建构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的社交文化。不用迷信“烟熏酒醉才是友谊的润滑剂”,青春应有自己的打开方式:对于热衷于此的校园“官油子”,应该敬而远之;对于这套游戏规则的浸染,可以更多地说“不”。
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社团,其实都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构建学生的社交生活。在大学里,有趣、有营养的交际其实很多:周末学术沙龙、咖啡馆创业交流会、线下读书会、校园外语角、各种社团活动,甚至操场草坪上的吉他歌会、自行车骑行、团队户外爬山……这些才应该成为大学社交生活的美好回忆,而不是一个个夜晚的沉醉不起。

青春,有更值得期待的东西。年轻人终究是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如果还没入社会就被饭桌捆得死死的、被酒精泡得透透的,变成“小酒鬼”、“交际花”,端起酒杯一套一套的、做起事来一愣一愣的,我们又如何寄希望于青春令社会更加昂扬?
马克思有句名言: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这才是“人、关系与连接”的社交本质——以真诚、理解、健康、信任与热情作为核心理念,塑造并输出更健康、更向上的社交文化,让这个社会更好地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这同样关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编辑|王胜杰
责任编辑|胡雪妍 


    关注 山东省学生联合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