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会给予,经历才会

 

当深情流畅的音乐响起,一个苍老舒缓的女声讲述:“在非洲的贡嘎山脚下,我曾经有一个农场……”不记得这是...



当深情流畅的音乐响起,一个苍老舒缓的女声讲述:“在非洲的贡嘎山脚下,我曾经有一个农场……”不记得这是第几遍看这部电影了,它是我的精神图腾:在命运表现出绝对的跋扈时一个女人如何活出独立与尊严、优雅与豁达。

《走出非洲》是根据凯伦(作者艾萨克·丹森)的亲身经历拍摄的,凯伦在年轻时是个不知道自己真正需求的富家女,为了得到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离开故土丹麦远嫁东非肯尼亚,然而男爵夫人的称号并没有给她带来想象中的婚姻生活,她的丈夫是个花花公子,她试图挽救婚姻但没有成功,反而被他丈夫传染了梅毒,从此不能生育。但幸运的是在非洲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凯伦可以经常外出打猎、探险,她渐渐的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也邂逅了她的爱人——丹尼斯。在遭遇婚姻破裂和丈夫出走之后,凯伦独立承担起经营种植园的任务,与丹尼斯的感情也日益稳固,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从此让凯伦一帆风顺,一次大火让她破产,不得不拍卖庄园偿还债务,后来丹尼斯驾机意外身亡又一次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在经历了生命的磨练之后,凯伦最终告别了那片她洒下青春和热情的土地…

最深沉的爱和最刻骨的经历在岁月的洪荒过后,往往披戴上平静的外衣,片子哀而不伤,音乐一泻千里。天空高远,飞鸟自由,大地辽阔,牛马奔腾,故事缓缓流淌,一如你我都会经历的一生。

    关于独立与尊严
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道尽世上少女心的幻想,然而后文还有一句“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年轻时,谁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凭着一厢情愿的冲动去追寻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还以为那是自己的梦想。年轻的凯伦以金钱交换了男爵夫人的头衔,带着水晶和瓷器远嫁到肯尼亚。然而她的丈夫冷酷且风流成性,并不爱她。她试图挽救,在雨里等他回家,想为他生孩子,但最终却得了梅毒,付出终生不育的代价,至此他也没有多同情她一点,为了和一个更有钱的女人在一起跟她离了婚。

稍微脆弱一点就会成为秦香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和以泪洗面的怨恨中将曾经的丈夫陈世美送上断头台。然而凯伦没有,她经历绝望之后深刻的知道只能依靠自己,于是她独自一人经营农场、不畏艰险护送物资去战地、在狩猎遇险时沉着开枪、不顾众人阻挠为当地土著开设学校、不惜下跪恳求总督为土著留下一块可以安家的土地,甚至在大火烧了她所有的收成时,她也没有呼天抢地,在拍卖一切还债后尚能给予她的仆人以安慰和鼓励。虽有沮丧,但她坦然的面对一切苦难,做到了许多人所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她离开非洲时,那个只允许男士加入的俱乐部邀请她去喝酒,所有男士都起身为她举杯。

我想学会独立是人所必须的一课,将根深深埋在地下,长成一棵茁壮的树,枝繁叶茂,而不是成为一株藤蔓,无所依附时便委身于泥泞枯萎而死。所以红楼女儿里最喜欢探春,《乱世佳人》看了一遍又一遍,看Scarlett对着空阔而荒芜的土地咬牙高声发誓“As God is mywitness, as God is my witness,I’m never going to be hungry again”时会热泪盈眶。

    关于爱情与自由

    所有的童话故事都没有讲到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后的故事,所以剧情安排丹尼斯走了,永远留在蓝天白云之间。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凯伦离开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非洲。

他们相识在她初到非洲的火车上,他在打猎运送象牙,她带着财产一心想做男爵夫人,彼此打招呼的一刻,谁也不会想到日后的联系,但雨夜的故事、露台的莫扎特、草原的狩猎、星空下的帐篷、飞机上的牵手,一切都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爱到深处,凯伦想要一个承诺,丹尼斯"No, you have a choice. You are not willing to do the same forme! I won’t be closer to you; I won’t love you more because of a piece of paper.”凯伦"I've learned there are some things worth having, but they comeat a price, and I want to be one of them."争吵过后丹尼斯离开了。当她失去了一切,丹尼斯可能想明白了,愿意放弃天性里的自由,回来找她了。Denys: You've ruined it for me, you know. Karen: Ruined what? Denys:Being alone.但凯伦没能等来,丹尼斯驾机失事了。当时寻常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再现,从此以后,天人永隔。

丹尼斯说:“不要试图去改变它,对非洲来讲,我们是个过客。”丹尼斯对非洲的爱是远远欣赏就已经足够的爱。凯伦对非洲的爱是想要拼命融入和渗透的爱,是倾注感情并渴望回报的爱。他们在用爱非洲的方式爱着对方。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其所终,一骑绝尘。爱情就是爱情,和自由、和其他一切都没有关系,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关系,都没有。但爱情也无法阻挡个体的自由和归宿,“if I die,would you die?”

    关于平等与尊重

    曾经一个朋友说“若你亦尊重生命的平等,你就能感受到世界属于全人类”,初时我觉得他这话晦涩难懂且大而无当,但是随着经历的事情越多,越觉得这话有其正确性。

在非洲这块美丽的殖民地,白人是统治者,黑人则是奴隶。凯伦初到非洲时,曾要求黑人佣人带上白手套来服侍客人;对管家大声吆喝怕他打碎她带来的瓷器。当她逐渐融入非洲这片土地,她慢慢意识到自己曾经对待他人的不平等,她离开的时候,让佣人脱下了白手套。她的管家想跟她一起走,她拒绝了,跟管家说“就像以往你总是在前面带路,在前方点篝火一样,这次出行我先去领路。”管家说“那这次你的篝火一定要点的很亮,很大。”管家已和她成为朋友。

在这个过程里,她为库克人治病,提供教育,为他们能有栖身之地而请命。在平等对待他们的时候,她的世界渐渐被打开,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悲喜,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与敬意。

    多余的话

随着各种变迁,身边的人渐渐变得不同。有的见了山川河流,豁达而又乐观,有的在自己的村庄里,温暖知足;有的读书读人读风景,优雅而知性,有的钻各种牛角尖,市侩而庸俗;有的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金色的麦穗,自信而充实,有的天天盼着天上掉馅饼却不想付出,怨天尤人……

经历和选择将人群泾渭分明地划分,尤其是20-30岁之间,大部分人一生的走向就在这小十年中被决定,不会有人谆谆教导你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我们不会遇到凯伦那样动荡的时代背景,战争、殖民和开垦,和时代共舞,谱出荡气回肠的篇章,但我们也有选择成为什么的自由,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因拥有这选择的自由而迷茫。而我一如既往,随日子的宽阔河流缓缓流淌,流淌到哪里就是哪里,但每天都希望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时间只是一个概念,洪荒之初,天地混沌,没有今天和昨天的划分,没有此时与彼时的区别,让我们变得不同的是经历。

性格迥异的三个女生,因缘而聚,因缘而续。
85后的角落,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 85后的角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