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帖:为什么伊能静明明很励志,却不那么讨喜?

 

心中若是有风景,眼前自然无是非。...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317/10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456天
01
伊能静的两个综艺《婆婆和妈妈》、《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后,口碑一直都不错。

对婆婆的细心周到,对团友的悉心指导,收割了网友的一波好感。

特别是《浪姐》个人首秀之后,姐姐们按照名次选择成团歌曲时,伊能静看到张雨绮和王丽坤因为排名靠后,不得不选一首难唱的曲目时,主动提出换到她们那一组。

理由是觉得自己可以帮一下她们。



后来和王智王丽坤成团时,她也的确做到了尽心尽力地帮扶和指导,把队长的职责落到实处。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都很感动,觉得伊能静人暖情商高。

连队友王丽坤也特地发微博感谢。
但前几天伊能静的一个采访视频流出后,网友却纷纷叛变,把她骂上了热搜。

采访中,她这样吐槽两位队友:

她们两个完全就是没有音,比如说随便唱一首歌,就不是一首歌,你怎么讲都讲不明白。

她俩各种乱转音跟着导唱,音都不准还在那滑音什么的。



对于王智,她说对方哭个不停,还为得最后一名找理由,耽误排练进度。



对于王丽坤,她说对方五音不全,唱歌跑调。

这番话让她之前积累的好感荡然无存,很多人在评论区骂,说她为了表现自己,拼命踩别人。

为了证明队友实力太差,以及自己劳苦功高,伊能静说自己整整教了她俩10个小时,直到嗓子也哑了。



但看过第一次公演的网友都表示,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王智叙事感极强的音色,获得了网友和评委赵兆的肯定。






王丽坤的一幕绝美踢腿杀,博得了众人的喝彩。



反而伊能静过于突兀的娃娃音,放在《推开世界的门》这首歌里显得极不和谐,整个表演毫无亮点。

到底谁才是那个拖团队后腿的人呢?
02
知乎上有一个热帖:为什么伊能静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明明很励志,却不那么讨喜?

先说说她有多励志。

节目中小考测评的环节,轮到伊能静组唱歌的时候,原Miss A女团成员王霏霏哭了,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伊能静,就有一种励志的感动。



沈梦辰也表示赞同。



回顾伊能静的过往,你会发现,她每个阶段都不容易。

幼时和改嫁的母亲,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十几岁就要出去挣钱讨生活。

少年时不顾家人反对,顶着压力坚持出道。

成名后,也遭受过各种非议和谩骂,但最后都挺了过来,二婚还嫁了一个比自己小10岁的优秀男人,也算是苦尽甘来。

自媒体作者林宛央说:

她不是那种有资格管老天伸手要糖的人,她是那种,把苦咽下去,自己酿成糖的那一种人,很像春泥,只要还有一点点养分,就能开出新的绚烂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在伊能静身上看到一种顽强和励志。

但为什么她又那么不讨喜呢?

因为在节目中,她时不时透露出的一种优越感,让很多人极度不舒适

她的这种优越感,不是说高人一等的姿态,而是她非常希望向人证明自己的魅力、自己的成功,让世人知道她是被人认可和爱着的

采访中,她就自己另起了一个话题,问主持人:“你不觉得我很幸福吗?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接着,伊能静就开始长篇大论地讲述,自己如此幸福的理由。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1006:优越感》中提到:

优越感很普遍,多数人都有拥有某种优越感,只是优越程度不同,表露水平不同

在生理、心理、身份、学历、人际、收入等方面的比较,都可能产生优越感。

例如,比别人漂亮、比别人富有、比别人人脉广等。

伊能静的优越感,就来自于比别人专业的唱歌技巧以及丰富的舞台经验。

就像她自己在采访中说的:“只有我一个是出了最多专辑,然后舞台经验最丰富,开过大型演唱会……”



而这种优越感产生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为了摆脱自卑。

03
优越感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提出。

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看来,优越感是人一生不断追求的目标。

他分析,每个人从出生面对自己的双亲开始,就会由于自己的弱小而体验到自卑。

为了摆脱这种自卑感,个体都会很努力去追求优越感。

由于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与之对应的补偿手段优越感,每个人也都具备,区别只在于是否过度。

任何试图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行为背后,其实都可能隐藏着深深的自卑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过:

自我的尊重以及对别人的尊重都已经缺失,在童年教育下,被剥夺得只剩自卑的人,该如何找寻到自尊?就是把别人看得很糟糕。



那么,伊能静的自卑源自哪里?

就源自她不那么顺遂的成长环境,那个让她备受伤害的原生家庭。

伊能静出生时,重男轻女的父亲一看是个女儿,便义无反顾地和她的母亲离了婚,另外组建了新的家庭。


后来,她随母亲改嫁到了日本,成了母亲口中的包袱,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如果没有你,我的生活会好很多。”

在这样的家庭中,伊能静没有得到幼儿时期应该得到的爱和关怀,也让她从小就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所以,当她真正获得幸福时,便急于向世人证明,甚至不惜把“香港女儿”梅艳芳拿出来做比较。

她说,自己是先完成了爱,再去完成自我价值。而梅艳芳是先完成了自我价值,虽然事业到了巅峰,却一生都在寻找爱。



“连她最后已经瘦成那样,在台上还要穿着婚纱,人生不能倒过来。”



在他人的遗憾里,对比自己有多幸福,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网友。

与其说伊能静这次的翻车,是毁于“话多”和“不会说话”,不如说是败在了她急于秀给观众的优越感上。

04
伊能静的不讨喜,其实还是因为她太不自信、太紧绷、太需要被爱了。

透过伊能静的作,我们能够看到她的脆弱和伤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其实很可怜。

不自信的人,沉溺于追求比较而来的优越感,来摆脱自卑。

自信的人,则立志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过度寻求比较。

想起《少年说》里有一期,高二女生杜苡彤站在台上对着妈妈说:

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达不到我的目标?

她说,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特别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上小学初中后兴趣变得更广泛,参加了摄影、天文、物理竞赛……

可是那么多活动,无一例外,拿的全是二等奖。

高中的时候碰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参加了创意微拍的项目,把所有周末全都用在了讨论剧本上,终于冲到了国赛,可最后还是只拿了个二等奖。

参加比赛拿不到好名次,学习成绩也在往下掉,她觉得对不起大家的期望,也挺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对此,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妈妈提醒她:“孩子,你忘了,你拿过一等奖。”

结果杜苡彤却说:“那不是上面还有特等奖吗?”

她的这番喊话,总让我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适感。

后来听完陈铭对她的一番开导后,我就明白了。

陈铭说:

你知道自信和优越感的区别是什么吗?自信是我觉得我很好,优越感是我觉得我比你好。

一个骨子里真正自信的人,名次并不影响他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和认可,但优越感体现出来的是,我一定要比你好,这样才能证明我好。

这样的目标,就有一点变味了,会脱离参加活动的初衷。



陈铭的话,一语中的。

杜苡彤的失落,并非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而是更高层次的优越感没有得到满足。

然而,追求优越感,永远都没有尽头

就像陈铭说的,当你拿了第一名以后,你会担心下一次拿不到,甚至还想拿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第一名。

你会发现,追求第一名永远也到不了头,因为你永远在跟别人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失去享受本身的快乐。

最美的永远不是几等奖,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朋友,拍下的片子,写的文章,唱过的歌……

与其追求于人于己都没好处的优越感,不如建立起自己的评价体系,保持客观而清醒的自我判断,注重自己和自己的纵向比较,而不依赖与别人的横向比较

《浪姐》里的团宠万茜,就是这样一个人。

05
出道十几年,万茜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红不起来”的状态。

但她从不自卑,更没因此影响她对演戏和生活的热爱:一边不疾不徐地打磨着演技,悄悄更新优质作品,一边踏踏实实地过小日子,学画画、弹吉他……

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有丰盈的精神世界。

这样一个人,走到哪都在发光。

《浪姐》还未开始,她就收获了一波迷妹。






就连老戏骨宁静也直言万茜很特别。



著名影评人鹦鹉史航说:“万茜可能不红,但她会很亮,她不是明星,但她会是一个光源。”

把人生活成一个光源,才是最大的收获。

看过一句话:人最可靠的优越感,应该来自于内心的丰盈

与其追寻世界的认可,不如明晰内心的笃定。

自信的人,心中有风景,眼前自然无是非。

更多飞白原创文章请点击飞白作品选



↓免费试读《终身成长词典》前30个词条


    关注 精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