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最高峰——冈底斯之王冷布岗日转山实录

 

冷布岗日转山纪实。...



疯马团队经过数次的探索,几乎绕着冷布岗日雪山转了一圈。除北面至东面这一段因积雪导致路迹不明未能前往,它的正东面、正西面、正北、正南,西南,以及东侧的冰川,都被我们纪录下了清晰的影像资料。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文字和图片,初步了解一下这座神秘的冈底斯山脉最高峰。

山峰简介
冷布岗日又称“罗波峰”,位于冈底斯山脉中段,海拔高度7095米,周围一系列山峰组成了一条近南北向的山岭。

冷布岗日是藏语的音译,意为“大臣雪山”。相传它是隔壁国王峰“普拉琼喜(摩拉昆)峰”的管家。藏区关于雪山的神话传说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本文不做赘述。

冷布岗日共有冰川101条,面积114.94平方公里,其中冰斗山谷冰川和山谷冰川39条,面积共75.17平方公里。悬冰川和冰斗冰川共62条,面积仅39.78平方公里。

最高峰冷布岗日造型高耸、俊朗,且终年积雪,周围有诸多如刀劈斧砍般造型独特的卫锋环绕。

攀登历史
令人意外的是,这座在国内几乎找不到资料的雪山,早在1996年10月23日就已经被中韩联合登山队通过东北山脊首次登顶成功了。

其后,亚洲高山协会的中岛健郎及队友也在2016年成功从北面登顶了此山,中岛健郎在回国之后,详细的撰写了那次攀登的登山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看一看我们从未见过的令人惊奇的拍摄角度。





▲中岛健郎的攀登报告摘录
山峰造型
冷布岗日及周边卫峰,最令人感到震撼的,莫过于它们高耸挺拔的身姿,以及刀劈斧砍般耸立的造型,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我们也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这座俊朗的大雪山,在不同角度拍摄到的不同面貌。
3.1 东侧
冷布岗日东侧位于萨嘎县境内,这里平均海拔在5200米左右,在靠近雪山的区域,气候干燥,植被稀少,以冰川碎石为主。仅有少量牧民在这一范围内生活。

我们到达这里对主峰东侧的冰川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拍摄。





▲冷布岗日东坡

冷布岗日的冰川群,由于南邻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降水较少,所以现代冰川普遍规模较小,运动速度慢,冰川运动并不活跃,因此冷布岗日的冰川规模千万年来都变化不大。

由于降水少的原因,冷布岗日整体的雪线较高,几乎所有的冰川末端海拔都在5500米以上。

但由于地势相对平缓,对于徒步者来说,只要克服海拔的问题,在这一地域徒步是相对轻松的,但这只针对有极高海拔徒步经验的朋友来说的,并且仍需注意高反与野兽攻击的问题。



▲冷布岗日东侧阿之冰川(Achi Glacier),拍摄点海拔5700米

在冷布岗日的东侧,还有多处天然的地热温泉,当地政府正在开发建设当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冷布岗日将成为219国道上的新景观。





▲冷布岗日东侧温泉。图/大白鲨
3.2 西侧
冷布岗日的西侧,位于仲巴县境内。此山西侧的山形,在我看来是冷布岗日最俊朗的一面。高耸、挺拔,形似标准的等腰三角形。像一尊上古神佛,守护着山下的子民,如果你身临其境,相信可以感受到它扑面而来的威严。



▲冷布岗日西坡的山峰标注。图/陈实;注/7556

我们本次除了西坡的常规角度,还深入到西坡的冰川河谷进行了拍摄。



有兴趣的朋友通过卫星地图可以观察一个有趣的现象,相比东坡的冰川汇聚,冷布岗日西坡的冰川主要以悬冰川为主,几乎没有冰塔林或山谷冰川的出现,湖泊也较少。这是因为冷布岗日西坡山势太过陡峭,无法为冰川运动提供有利的地形。山体的冰川往往通过雪崩和冰川融水就直接消耗掉了。

冰川融水通过河谷汇聚形成了河流,名为加塔藏布,全长160km,此河流最终在萨嘎县西南汇入了雅鲁藏布江。



▲冷布岗日西侧的冰川融水

冰川融水滋养了山下的水土,使得加塔藏布这一流域的水草较为丰美。当地藏族同胞也以放牧为生。

他们大多不通汉话,还保留了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





▲雪山脚下的牧民和羊群
3.3 北侧
离开了相对好接近的冷布岗日的东西两侧,我们翻越了一个5570米的无名垭口,来到了冷布岗日北坡。

北坡靠近羌塘高原,山势相对平缓一些,也是冷布岗日冰川发育最好的一面,这一面有数条山谷型冰川,冰川融水形成了数十个高山湖泊在此。

北侧的冷布岗日,不再像东、西两侧那样挺拔,变得更加的雄浑宽厚,颇有珠峰北坡的气势。



▲冷布岗日北坡

冷布岗日所在的冈底斯山脉为内陆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南为温凉的藏南谷地,北为高寒的藏北高原。

因此冷布岗日的北坡和南坡有非常大的区别。南坡气候相对温和,湿润。北坡则海拔突然升高,植被也相对稀少,当地牧民也仅仅只能放牧一些耐寒的绵羊类牲畜。

这里的生活条件更为艰苦,与阿里北线的村落非常类似。



▲北坡脚下的村庄,这里离冷布岗日主峰在50公里之外

在这里,有一条路迹不明显的道路可以通往冷布岗日的东坡,但由于此行我们已经在探索的途中损坏了两台车辆,因此没有再去冒险,也遗憾没有完成完整的转山线路。留待下一次,我们深入北坡探索的时候完成此目标。

3.4 西偏南角度
冷布岗日的西南坡是相对比较容易到达和拍摄的一面,从冷布岗日的西坡出发,有一条沙石混合路,沿着这条路行走,一路都可以拍摄到冷布岗日的主峰。也可以完成的看到从西转南的角度变化。



3.5 南侧
冷布岗日的南坡,是它几侧中最不容易接近的一面。想要靠近拍摄南坡,必须深入河谷,徒步前往,拍摄点的海拔预估在5800-6000米之间。

本次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未能深入南坡拍摄,仅仅是在远处的开阔地带,用长焦拍摄了冷布岗日南坡的冰山一角。

3.6 卫锋普拉喜琼(Phola Kyung)
本次探索,还有一座冷布岗日的卫锋不得不提,那就是普拉喜琼峰。



普拉喜琼山下发育了一处山谷型冰川,名为曲隆嘎木冰川。我们到此拍摄的时候,刚好赶上冰河开化。河床上的冰裂,配合普拉喜琼峰的王者气势,让我们感觉,这里已经是天神的居所了。

普拉喜琼又称摩拉昆,这座雪山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我个人误认为是冷布岗日的主峰。在当地人的传说中,这座6530米的卫峰,是这片山区的国王峰,而旁边的冷布岗日则是它的管家。

从山峰的造型和这一区域的山峰分布来讲,普拉喜琼确实非常有王者的气势。









▲普拉喜琼东坡

与冷布岗日相同,普拉喜琼也是一座标准的金字塔峰。不论东侧还是西侧,都如长矛一般,直刺天空。

这座高耸的金字塔峰于1999年被英国人阿尔德、莫纳西奥和诺曼登顶。



▲普拉喜琼西南坡
3.7 其他山峰
除此之外冷布岗日周围还有多座6000米级的雪山,均发育有数量众多的冰川。由于我们的探索主要针对的是冷布岗日和摩拉昆,未对周边雪山进行更多的研究。这里就不做介绍,大家看看图片了解即可。





生态状况
4.1 野生动物活动
由于这一地域地广人稀,这里反倒成为了野生动物们的乐土。

在拍摄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大量的藏野驴、藏原羚等野生动物在这一地域活动,其中还有熊、雪豹、狼、藏狐、鼠兔,赤麻鸭等动物活动的踪迹。由此看来冷布岗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还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荒原上的藏原羚



▲藏原羚



▲藏野驴



▲藏狐



▲赤麻鸭
4.2 垃圾污染
但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渗透,这些远离游客的地域,也开始遭受了塑料垃圾的侵蚀。

在冷布岗日的北坡某乡,我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了村庄边缘的草原上,已是布满了当地村民遗弃的垃圾制品,令人痛心。





村庄旁边湿地上漂浮的垃圾



▲有的垃圾甚至直接侵蚀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在冷布岗日的西南坡某村庄附近,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生活及工业垃圾被集中丢弃在草原上巨大的坑里。





这些状况实在令人担忧,也是目前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问题。
实用信息


  • 前往冷布岗日需要办理日喀则地区萨嘎县的边防证;
  • 此地区海拔极高,野生动物众多,且路况较为复杂,请勿单人或单车前往;
  • 当地藏民大多不懂汉语,如想要对这里进行拍摄,请找好向导或靠谱的团队;
  • 转山行程较远,出发前请把油箱加满;
  • 转山全程几乎都有中国移动4G网络;
  • 该地区风力极大,请提前准备足够的防风物资;
  • 建议游览时间为每年的5月中旬-9月中旬,其他季节雪非常大;
  • 本文并没有分享任何一个具体的拍摄地点,目的是为了防止过多的游客进入这一区域,对生态产生破坏。如果想要了解这座雪山的具体信息,请自行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如果真心想要创作、考察或研究雪山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们,相互探讨。
总结
作为冈底斯山脉的最高峰,又拥有如此俊朗的身形,冷布岗日所受到的关注是与本身的风光资源不符的。

随着大家慢慢把目光投到这一区域,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雪山爱好者关注到这座雪山,给我们带来这座雪山更加详尽的山峰资料。疯马也会持续对这一地区进行探索和拍摄,敬请关注!

鸣谢:

1、感谢峰形极高山影响俱乐部创始人“7556米”对山峰进行标注,并对本文校稿。

2、感谢新坐标旅行“陈实”先生提供冷布岗日西坡的全景图片;

3、感谢疯马队员“大白鲨”提供的东坡温泉图片。

参考内容:

1、中岛健郎先生撰写的“冷布岗日登山报告”

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0.6月刊;

3、中国水名专业词典
长按下图即可进入【徒步帮直播间】
传播户外知识,分享户外精彩


《徒步中国》2020 年活动计划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徒步中国》更多活动

↓↓


    关注 徒步中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