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演逼空行情,沪指跳空暴涨180点!牛市真来了?

 

从收复3000点到站上3300点,A股仅用了4天时间。...



7月6日,A股继续上演逼空行情,沪指跳空高开后暴涨180点,涨幅高达5.71%,日K线上四根大阳线呈近90度旱地拔葱之势。从收复3000点到站上3300点,A股仅用了4天时间,股民们纷纷感叹,一个“牛”不足以形容行情强势,这妥妥是在上演真实版“犇气冲天”。数据显示,当天A股市值大涨了3.4万亿元,如果以1.6亿股民计算,人均大约赚了2万元。



行情火爆:新词“犇气冲天”迅速走红

刚刚过去的周末,A股重归C位,凭借3天大涨168点的火热势头刷屏,掀起了一波“牛市是否来了”的大讨论。7月6日,两市股指不负重望高开,上周的领涨先锋券商板块继续逼空,指数大涨9.3%,券商股近乎全线涨停。同时,银行板块也全线爆发,两市36只银行股中有23只涨停。

在大盘蓝筹股这些“大只佬”的带领下,上周五收盘站上3150点的沪指,6日直接跳空高开30多点,之后迅速站上3200点、3300点整数关口,最终报收3332.88点,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更令市场关注的是,重要的人气指标成交量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两市总成交额突破1.56万亿元,创5年新高,资金出现明显的抢筹特征。

南宁一名老股民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表示,牛市不稀奇,但涨势如此之凌厉实属历史罕见,6日收盘后在股民中迅速走红的新词“犇气冲天”,形象地表达了行情之火爆。

股民百态:有人“恐高”有人信心倍增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A股持续大涨,股民的心态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我清掉大部分仓位了,几天时间涨这么多,我觉得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幅调整。”南宁股民杨女士表示,在上周末,她还打算坚定持股,绝不轻易半路“下车”。但6日沪指将近200点的涨幅,让她改变了看法。她认为短线多头力量已被严重透支,调整随时会来,她在6日尾盘卖出了大部分股票,打算等市场回调了再重新入场。

有人“恐高”,也有人在这种历史罕见的涨势中嗅到了“大牛”的气味。专职股民林先生信心十足地跟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说,这次的行情绝不简单。“从历史经验看,牛市确定后就不要轻易下车,否则就有可能看着市场一路涨,再也不敢入场了。”他曾吃过这种亏,想着回调了再入场,但逼空行情根本不给在低位买入的机会,只有后悔的份。

与上述两类股民相比,空仓股民是最纠结的:手里有闲钱,但不知道买什么。“空仓踏空的滋味太难受了,但看了一圈,根本不敢出手。”股民张女士说,看着涨多的金融股不敢追高,但买其他没怎么涨的股票吧,又担心市场随时下跌,左右为难。

市场分析:大涨行情的底气来自何方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波行情来得并不偶然。

“这轮行情的出现并不意外,如果没有疫情,这本来是春节后可能演绎的行情,但在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背景下,这轮修复行情的确也比预期要来得更快、更迅猛一些。”广发证券南宁凤翔路营业部资深投资顾问陈宇(执业证书编号S0260611010177)认为,推动本轮行情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预期的修正,再叠加当下宽松流动性所引发的。一方面,欧美主要经济体的6月经济数据初步“看上去挺不错”,我国初步披露的6月经济数据也呈现出积极的修复态势;另一方面,以6月下旬的股价水平和2019年报数据,工农

中建四大行的股息率已经达到6%以上,金融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极低的水平上,客观上积蓄了较大的反弹动能。

陈宇认为,近几日行情之所以上涨迅速,且量能一下达到万亿以上级别,还有一个因素是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2015年,推动市场杠杆牛的主体是个人投资者;5年之后的今天,市场以机构资金为主导,这些机构资金量巨大,理念和逻辑更为理性,一旦政策面、资金面和基本面出现契合机会,行情启动也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更容易产生巨大的“扎堆”效应,从而催生出“快狠准”的行情。

后市展望:市场或面临再次分化震荡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那么调整什么时候会来?安信证券广西分公司资深投资顾问夏少烽(执业证书编号S1450617030008)认为,市场即将再次面临分化震荡。

“目前我们对于行情的判断是结构性牛市,是以低估值蓝筹股补涨为主线的估值修复行情。市场目前具备较强的赚钱效应,但预计普涨格局将告一段落。”夏少烽分析,市场上涨趋势已形成,在趋势未破,如持续在20日均线上方运行的情况下,投资者可继续持股待涨;踏空者也可逢回调低吸进场,但当前点位不宜满仓追高。

夏少烽认为,展望后市,指数在3300~3500点之间震荡幅度或将加大,能否继续向上突破3500点,要看中报业绩验证。如果上半年经济数据和中报业绩不支持,则3300~3500点之间可能就将是年内顶部区域。

就行业来看,预计传统产业如有色、钢铁、化工以及金融板块等低位大盘股的估值修复补涨行情仍有望延续,但重点应该关注其中的龙头个股;从中长期看,科技成长仍将是近几年的核心主线,近期如果因风格短暂切换导致科技龙头股出现调整,投资者可以逐步关注;近期消费医药资金出逃迹象明显,面临较大调整压力,建议暂时规避。

(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编辑|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关注 南国早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