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网红”李子柒,是当代家长的照妖镜。

 

夏天是个闪闪发亮的季节。

中考,高考,毕业,

明晃晃的太阳伴着我们走向考场,

跃然纸上的笔尖书写着青春故事,

成长的重大转折仿佛都发生在这时。

随着高考的接近尾声,

全国各项期末考也落下了帷幕。
翘首企盼等待结果的家长,

同无数考生一样精神紧绷,

一份试卷,一道题,

一位名叫李子柒的网红,

都能成为点燃争吵的导火索。



在浙江宁波,

一份小学六年级的期末考卷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在主题为“展示中国传统田园文化”的语文阅读理解中,

提供了袁隆平、李子柒等三人的资料,

让学生写出感想并选择一个“心目中的风云人物”。
关于李子柒,家长表示并不熟悉,

“是何许人也,只是偶有耳闻”,

在他的眼中李子柒不足以代表中国传统田园生活,

更别提与袁隆平爷爷一起在考卷上出现,

这让家长倍感顾虑不安。

家长表示李子柒之所以出现在试卷上,

纯属出卷老师知识浅薄的行为。

“李子柒能否代表中国传统田园生活?”

“网红该不该出现在影响力较大的试卷上?”

“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

在抛出这几项质疑后,引起了全网热议。

许多人表示支持家长的做法,表示这样会带坏小孩子的价值观。

“这是假的田园文化,精资臆想的,和真实田园生活差别是一个天一个地,真的会带歪小孩子”
还有人认为给孩子宣传网红就是不正确的,

“宣传一些脚踏实地,勤劳实干的事例不好吗?这种虚无缥缈的网红摆拍,对孩子的三观没好处”

“小孩就不要给他们宣传网红了,让他们觉得不读书也没关系,还可以当网红,然后坑得头破血流。”
总而言之,“网红”就是原罪。

一提起网红,大家习惯性的会联想到“博眼球”“没节操”,

这些标签也早已在家长的心中扎根发芽,

杀伤力堪比豺狼虎豹。

担心孩子会受到不良影响,害怕孩子走上类似的道路,

于是他们想要控制这些可能。

与其说这是在拒绝李子柒,

不如说是一棒子打死网红。



其实这位家长的顾虑,我们也可以理解。

李子柒与袁隆平爷爷本就没有可比性,

这两个名字放在题目中进行比较,的确容易引起误会。

但因此将网红一概而论,要在考卷上全面“封杀”,

也实在没有必要。

事实上,明星或是网红出现在考卷上,在近几年已经是常有的事。

“我们高三各个地区各大模考考了十几次李子柒了”,

“我们英语试卷早就有李子柒,最早还有快乐家族,今天考试还有朱一龙,讲的都是他们正能量的方面吧我觉得没啥”,
此网红非彼网红,

重点在于选择的人物,以及出题的方式。

李子柒被选入考卷素材,我认为并没有任何问题。

她是一位特别的美食短视频创作博主。

将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拍的如诗如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农耕生活,

令无数人心之神往。



我也曾翻看过几期李子柒的视频,

干活手脚利索,与奶奶祖孙两人相处融洽,

酿酱油、蒸窝头、晒粉条、吊柿饼,

都让人倍感亲切,想起家的味道以及家乡的味道。

她所拍展示的不只是田园文化,

更是一种对于生活以及脚下这份土地的热爱。



这样的具有烟火味与人情味的慢生活,

让无数忙碌奔波的人找到了慰藉心灵的出口,

也让许多观看视频的外国人,

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

共青团中央曾经在微博上点评,

因为李子柒,数万外国人爱上中国。

“她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表示,李子柒的视频不着一个英文字,却圈了无数国外粉。

“无声胜有声,李子柒的样本意义,绝不应被忽视。无论怎样的文化,想要让别人理解,必先打动人。”



而央视新闻更是在官博中表示,李子柒是用一颗平常心做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

“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同样,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
而袁隆平爷爷与李子柒的名字也并不是第一次同框出现,

今年5月,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六位推广大使中包括了袁隆平爷爷与李子柒。

如果说袁隆平爷爷所代表的是伟大的科学家们,

那么李子柒所代表着的,是无数努力且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我们追求且向往美好生活,也永远热爱脚下的这份中华土地。
科学家与短视频博主的“跨次元”混搭,

更加说明了现如今视角的开阔与多元化。

名人并不仅限于课本上的伟人,

更多普通人的故事走如大众视野。

无论是李子柒还是她身上的“网红”标签,

这都是时代的产物。



好视频说好故事,那么她就值得赞许,

关注的重点应该在于背后的正面价值,

而不是以偏概全,

永远拘泥于“网红”这个身份。



随着事件的发酵,

除去备受争议的“网红”李子柒,

同样遭到讨论苛责的还有“老师”。

因为一道题,出题老师被直接点评“浅薄”,

更有人因此上升至整个老师群体。

“小学语文老师浅薄多么正常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

“别说小学老师了,我认识的好多大学老师也差不多这样,吃喝,游戏,综艺,追星”,
打开某论坛,这样的发言并不在少数,直接刷个满屏。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教育事业的从业者,

看见这些发言会作何感想?

狭隘刻薄且令人寒心。

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老师朋友。

前几天出来吃饭时,她对着我大倒苦水,

现代热点淘汰的速度实在过快,老师也会担心自己落下脚步。
教育需要符合时代潮流,

题目也更需要推陈出新。

在事后采访中,出题老师也对李子柒写入试卷事件作出了回应,

“三个人物都是为理想不畏艰难、克服重重困难圆梦的典型,对孩子来说,是正能量的鼓励。”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新闻热点、社会问题成为考题的一部分很正常,也很必要。”



现在的时代早已和过去不同,

为了更加符合现代要求,教育一直需要人来进行探索。

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

因为一次不太严谨的时刻就直接否定老师的全部,

甚至是上升至整个行业群体,

未免显得过于苛刻。

最近几天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湖南卫视有一部卡通片被下架了。

理由是,家长认为价值观导向有问题。

“穿的花里胡哨的,孩子舞台上表演换装”,

“不应该提倡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



孩子还小,看这些乱七八糟的容易受到影响。

于是他们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孩子的世界,

希望捂住这些“不良因素”,

给孩子创造一个“净土世界”。

但这并不可能。

时代在奔跑,家长不该固地自封,

教育只是孩子成长的指明灯,

敏感与过度谨慎,不光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妨碍孩子的无限可能。

不要试图操控孩子的世界,

思想与价值观的主导者,永远是孩子自己。
周杰伦的《蜗牛》2014年被选入语文书,

许嵩的《把伤痕当酒窝》2004年被选入考卷的阅读理解试题,

为了打破课本的沉闷死板印象,

许多人在为此努力。

教育的进步并不只是老师的事,

同样是需要家长去学习尝试的。

在抨击别人这是在“误导孩子的价值观”之前,

不如自己去告诉孩子,

面对网红与新晋文化,

何为错误,何为正确。
写在最后——

现在是夏天,也是高考的最后一天。

双雪涛曾经说过,

"夏天对于中国的孩子是特殊的,中考,高考,毕业,成年前所有重大人生转折都发生在夏天。无处可藏的炎热意味着过往的终结和新生活的开启,逼迫着对成熟毫无心理准备的我们往前走。"

故事仿佛总是发生在这个季节,

每一场考试代表着结束,

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愿每一位考生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

在成长的舞台上挥洒出自己的光芒。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祝大家热烈而圆满。
接受社会发展直面未知文化

不要让标签成为时代“照妖镜”


    关注 第一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李子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