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疗愈生活,有啥不一样?

 

高考完第一件事情!约会设计圈儿大佬...

在发展步伐越来越快的中国,以往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而在这20年间,设计师和家居从业者们的也更易于快速接受新鲜事物:

有的从花艺造梦人,到地球生态的保护者;


有的无问东西,从一个阳光小资男孩变成沧桑大叔;


有的亲历设计行业更迭……


他们都在不断汲取新的理念,丰富自我,然后回归生活,而这正是时间所凝聚的力量!
Part Four

光阴是段故事
20年弹指一挥,我们从懵懂着探索前进,到如今的独树一帜,离不开设计师、艺术家老朋友们的支持。一次又一次的相遇,留下诸多关于生活美好的故事。他们是光阴的见证者,更是光阴的创造者,用他们的眼和我们眼,一起收集关于这20年发生过的、有趣的、有味的点点滴滴吧~
2000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人际关系学系的高意静创立了十年的The Precious Moment自然艺术品牌,做了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婚礼策划。2006年,一次偶然的至北京的演讲,让高意静留在了北京,一待就是十四年。
高意静在2008年为《时尚家居》年度活动所做花艺设计作品,荣获同年的世界活动公关大赏Best Deco最佳装饰奖。

二十年里,高意静在中国各地做了数千场活动,用过上亿朵花儿,但活动之后、设计完成之后就只能将它们丢弃,这其实是一件有些伤感的事情。高意静渐渐发现,鲜花美丽的背后是土壤的代价。商业鲜花的培育用了太多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对土壤和生态有巨大的伤害。

于是高意静开始从花卉设计走向植物种植的研究。“如果不能把人带到大自然,我想请大自然走进来”。自此一头栽进生物动力学农业的研究里。
2020年4月,高意静在新开的上海BOTANICA植物园餐厅。

2016年在北京751的两层小楼里,高意静开始了自己的绿色生态实验店BOTANICA植物园餐厅。疫情期间的高意静仍然很忙,餐厅里的两千株植物,都是鲜活的生命,需要一棵一棵地去打理和照顾。今年4月她又迎来了BOTANICA植物园餐厅上海店。



坐在高意静的植物园餐厅里,感觉很舒服,因为环绕身边的整个植物体系就是鲜活的造氧机。

从一个繁花似锦的行业,到一个返璞归真原生态的行业;从花艺的造梦人,到地球生态的造梦者……这是高意静二十年顺应内心的改变,对自己、对地球的承诺。

Q:关于20?

A:不管是重回20岁,还是之后的20年,或者说如果每天多出20个小时,我都会去做一件事,我想去种花!在南方的某个地方,经营一个全天然的花园或者农场。
1999年,刚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厉建伟创业了,在北京当时最高端的写字楼之一的中粮广场开了一家名叫“写意空间”的家具店。当时的国内家具风格还崇尚浮夸之气,这让厉建伟的创业也存在着未知的风险,但事实是,虽然价格不菲,但人们很快就接受了。
PLEGAT 伯格沙发

2006年,厉建伟创办了自己的家具品牌HC28。也许是受够了当时中国家具业低端劣质的现状,他想做一些好东西,而且他也相信,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国工匠可以做出来好东西。

那时的他不懂生产,只觉得标准是很重要的,在当时蓬勃激进的家具行业,求慢的HC28很难挣到快钱。做HC28时,厉建伟和外国人的接触更多了,他知道做代工是不会获得真正的尊重的。有老外朋友给他建议,“中国有这么棒的文化,你们会做这么好的家具,那为什么不做一个有你们文化基因的东西呢?”
由HC28出品的新锐品牌“都汇里”展现了厉建伟更为雅致、独特的一面。

于是琉璃厂、故宫成了他常去的地方,王世襄的书他也买回来钻研。但HC28并没完全以传统设计为着眼点,“没有感觉说做就一定要出一个中国风的东西。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合乎当下时尚、合乎当下生活方式的东西,好东西,好用的东西,美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我们真正做创意时应该想的,而不是说一定要从拿来元素上进行一些演绎。”他推崇无问东西。
20年前,在中粮广场的时光令厉建伟时刻怀念。

从经销商转型做品牌成功的人不多,厉建伟算一个,他形容做HC28的日子为“暗无天日”,把自己“从一个阳光小资大男孩,变成了满头白发一脸沧桑的疲惫大叔”。

20年后的厉建伟觉得今天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的状态,没什么压力,和喜欢的人坐在星巴克里聊天,“现在的我有点回归生活了”。

Q:你觉得在这20年里,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被低估了?

A:从行业来讲,我觉得我们忽视的一个东西是环保。在世界工厂阶段,很多工厂没有把环保当作问题,污水随便排。我们HC28还算比较人文的,但我认为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今天HC28环保标准在很多地方已经超过欧洲了。


“20岁就是了不起,事事都了不起!”沈老师的回答就像他20岁时一样,带着一份底气与闯劲。“20岁的人可以尝试自己想尝试的任何东西。我20岁的时候最大的梦想是毕业后能够从事当时正在学习的专业。”

2000年,沈老师出了一本叫做《时髦是毛,时间是皮》的书,执拗的书名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在调侃与思辨中,我们理解了他关于时髦和时间的故事。20年过去了,重拾这本书,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嘴上说已经对千禧年“恍惚起来”的沈宏非,其实一直都在那里。
12年前的沈宏非,在他眼里光阴一直有种自己的味道,正如火腿。

在《时髦是毛,时间是皮》里,他从时髦和毛发说起,通过人类对于毛发的关注,演绎出时髦的发展与构成,其中很多片段至今看来仍然活泼有趣。“时髦是毛,时间就是它所附着的皮。时髦是人与时间的相处方式……会给人一种安全感,不合时宜则往往能导致一种非常的‘经验无能’。”
20年来,沈宏非个人家居生活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人数上从少到多,然后又从多到少,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被越来越多的非人之物包围。

“老辣”的沈宏非在20后,经历了《写食主义》、《饮食男女》和我们最为熟稔的“舌尖系”之后,在回答“您与20岁时相比,对于吃早点、饭后一棵烟、没有美食的夜,这几件事的想法有什么变化吗?”的问题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变化很大。现在是早餐就是早餐本餐,宵夜就是宵夜本夜,饭后烟就是饭后烟本烟。已经没有任何额外的意义。

Q:如果还是20年前,除了美食,让您拿20年的时光来做一件事,您觉得那是什么?

A:每天睡前花5分钟,持续地、机械性地刻板练习某一种小技——比如写一个毛笔字、说一句外语、练一招擒拿术、唱一段著名咏叹调等等。20年后,画面不敢想象。
年轻时念书,邱德光接受学校的传统式教育,“我们像被完全洗脑一般,认为‘装饰即罪恶’,脑子里面想的都是‘我要做大事’ ‘我要做空间’ ‘我要做建筑体系的东西’,期待以后成为学校教育提倡的那种经典设计师和建筑师。”

当走入社会,亲自与客户们打交道,走入商场、工厂去观察家具与品牌,邱德光感受到思想与现实的落差,意识到学校灌输给自己的那一套并非全貌,“学校教你基础,出了社会才是学习的真正开始,为人处世与设计方法都需要重新学习。”
1972年,素描课上老师席德进(知名画家)为邱德光绘制的肖像,成为邱先生日后坚持进入艺术与建筑领域的动力。

2004年,邱德光来到北京,开始经营自己的设计事业,他看到了不同地区在市场生态、消费偏好与媒体体系上的不同,那时一个念头在心中生发出来,他不再遵照老师的指示按部就班,做所谓的“主流”设计师,而是把从前的自己全部丢掉,更接地气,更贴合市场的需要—“靠设计活下来”,也是从这时起,他与“新装饰主义”的故事渐渐开启……
万科大都会,超级玩家

对于设计师来说,市场需求与自身追求似乎很难和谐共存,在这件事上,邱德光将自己精准定位为商业行为的设计师,一个社会服务者,而非艺术家。“服务消费者一定是做出他们当下喜欢的设计,也可以稍微超前一点儿,我们不可能当一个纯正艺术家,去做艺术创作。”
2020年珠海仁恒,滨海中心

大众为邱德光的设计作品贴了许多标签,从“新装饰主义”“新古典”到“ARTDECO风”“都会风”“东方美学”,但对他而言,设计要走入生活、走入艺术,它是跟着时代脉络走的,不只遵循一个原则,甚至可以超越空间设计的范畴。

Q:回看过去20年,您认为最让您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A:55岁创业。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也是我做过最酷的事。
《时尚家居》杂志和王受之老师的故事要从合作《经典设计》专栏说起。最初的约定是在2007年,设计感单品正流行,但是大家只能叫出名字,不知道背后的伟大之处,所以杂志决定开一档专栏。普通作者专业知识储备有限,品牌方的视角又难免带着滤镜,我们一下想到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王受之老师,这个专栏非他莫属。

从此,文章每月一篇,从未间断,老师的日程安排很满,除去在洛杉矶上课,他大部分时间会全球飞,每个月稿子会从世界各地飞进编辑的邮箱,细心的王老师会在文末标注上写作地点。虽然篇幅只有一页,但是专栏要承载的内容可不少,王老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有理论也有流传的段子,设计师的趣事也挖掘得恰到好处。
1973年,考察包豪斯设计学院,影响了无数人的包豪斯也是王受之梦开始的地方。

谈到这20年留在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王老师说是两个完全对立的结果——从无到有的绚丽和全球化导致的同质化。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积蓄财富,更多更丰富的品牌进入普通人的视野。然而,全球同质化也让人担忧,比如时尚界的高定、成衣、快消品,目前三个市场变得混淆。
2019年,首届中国插画艺术展评委会

他内心渴望未来20年,能再次看到清晰明确的市场划分。他说20年间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学会了克制,从年少轻狂、据理力争,到慢慢与这个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做事变得温和,学会了容忍,对批评和指责也能兼收并蓄。现在他更喜欢安静的状态,不工作的时候,一边画画一边回忆过往,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Q:如果让您再回到20岁,您想做的一件冒险的事是什么?

A:一辈子以工作为中心,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如果回到20岁,我想我会轰轰烈烈地爱一场,看到年轻人极为投入的爱,感觉自己这辈子好像缺了点什么。
对于很多艺术家而言,意外和伤痛都会成为生命的养分。2000年的王小慧沉溺在频率密集的旅行之中,从1996开始,她如空中飞人般的状态一直维持了5年,足迹遍及大半个地球,也正是在旅行中体味的快乐和感悟,将她从“永失吾爱”的阴影中拖拽出来。

在长达5年的环球旅行中,王小慧曾拍下过许多人物肖像,这其实是她坚持了十年的艺术创作《从眼睛到眼睛》,王小慧在机缘巧合下用镜头记录下赫本优雅老去的模样。
王小慧艺术馆

2020年5月,王小慧作为主策展人的新概念沉浸式媒体艺术展“玫瑰之约,走进赫本时代”正在上海市中心K11美术馆展出。“作为一个创新的艺术概念,展览带来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不是围绕某个个体,或是某个固定静止的线性时间点,而是将历史的传奇与梦境结合,将一整个时代重新铺陈开来,并再次与现代融合碰撞。”

“勾勒出一个理想的时代样貌,重新呼唤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探讨和渴望”,王小慧希望在回望过去的同时,立足于现在,关注历史如何持续形塑当下,重新召唤出一种宝贵的时代精神气质,并且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想象。



2000年的王小慧还沉溺在频率密集的旅行之中,足迹遍及大半个地球。

从20年前痴迷平面艺术的创作,到当下拥抱新时代的多媒体大展,以及“云时代”在展览现场与社会各界卓有成就的嘉宾们所作的有趣直播……寻找当下的时代精神,是王小慧艺术创作的永恒方向。在寻找的过程中,她塑就着那个更好的自己。

Q:如果回到20岁你会做什么?

A:我可能会直接选择做艺术家、编剧和导演。做导演其实是我年轻时的梦想。现在有人愿意将《我的视觉日记》改编成电影,我觉得很好,因为这也是我很想做的一件事。



2000年的第一天,张启记忆犹新。他和他的大学同学,午夜出发,拎着录音机,放着崔健的《花房姑娘》,从长安街的东面一直走到西面,回到学校时,千禧年的第一缕阳光已经照在了身上,张启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都觉得未来是可以拥抱的,希望是可以触摸的。

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同年,张启大学毕业,学新闻的他去了中央电视台当了记者,但七年后他选择了去英国留学,因为他觉得以前的生活“千人一面”,穿着一样、思想一样、表达一样,而他想要不一样,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对于过去的20年,张启的经历足够写一本充满冒险精神的传记了。他的足迹踏过伦敦的街巷、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尼泊尔的高原农家……

在伦敦,张启被散落在城市角落中的无数潮流小店所吸引,那些具有独立原创精神的年轻设计师让他意识到,创造的自由不仅是价值观的表达,更是商业精神的内核。这成为他后来创业做“毯言织造”的动机。

张启是一个聪明人,他敏锐意识到最近的十年中国将进入到完全器物的时代,高级产品总是不乏拥趸,他用古老的工艺和艺术创作的态度,成功将自己的产品卖给了阿拉伯皇室、传媒大亨默多克、四季酒店……
从第一块地毯开始,张启就开始编织他的梦想。

他对东方美学和传统非常执着,他说自己在尽力唤醒那些美好的东西,精湛的传统工艺和曾经的生活方式。他说,我们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母语是什么。

Q:一个理想主义者,你想对20岁的千禧族说什么?

A:我在给我们公司年轻人改稿子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不尊重传统的转变。我们有那么渊源流长的文学传统,所以我不赞同现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他们的言语太匮乏了。其实我希望个性的东西应该更多。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节奏,发现生活、感受生活,这或许才是时尚家居的意义。下一个20年,我们一起出发吧!
福利来啦
↑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时尚家居》20周年,家居君来宠粉了!
留言并分享 截图至后台
#你想对我们说的心里话# 
我们将选出 3位 幸运儿
送出20周年纪念号杂志
开奖日期 2020年7月13日

策划 / 《时尚家居》编辑部
原文 / 、长弓、西窗月、
都行、Vanessa、Ada
编辑 / KKC
插画 / 武巍
摄影 / 张之洲、四月
图片提供 / 邱德光设计
长按二维码
来撩家居君
设计师投稿通道开启啦!
无论你是自由设计师,还是设计工作室或机构,只要作品足够精彩,有看点,通通砸过来!

投稿通道:yyqq33441314(添加请注明来意)
// 你可能喜欢 //


    关注 时尚家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