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婚宴都有哪些菜?从文物藏品走近胡适婚礼

 

胡适与江冬秀的结婚照


胡适的婚礼,被称为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首先之奇就奇在留美博士胡适娶了小脚太太江冬秀上。胡适与江冬秀,一个是拥有36个博士头衔的新文化运动主将,一个是没文化无见识的乡村小脚女人,这在当时不啻为天方夜谭般的奇事。
01
胡适婚礼经过

胡适婚礼之奇,还奇在最时尚的新人遇上最乡俗的婚礼。据胡适《归娶记》记载,他1917年12月16日离开北京,23日回到故乡安徽绩溪上庄,30日举行婚礼。胡适是1891年阴历十一月十七生,阳历正好是12月30日。他把婚日和生日合二为一,是想图个吉利。这次结婚,胡适在老家住了45天,原想进行一场婚礼改革。据《归娶记》记载,胡适力图改革的内容有七条:不择日子;不用花轿、凤冠、霞帔之类;不拜堂,以相见礼代之;不拜天地;不拜人,以相见礼代之;不用送房、传袋、撒帐诸项;不行跪拜礼。另外还有一条“亲友送贺礼一概不收,惟可收贺联耳”。这些想法胡适基本上做到了,只是由于母亲的坚持,在祠堂拜了一次祖先;不过并未下跪,只是向祖先牌位行了三鞠躬礼。

1918年5月2日,胡适给亲戚胡近仁写了这样一封信,道出了他内心的隐秘:“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此意但可为足下道,不足为外人言也。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吾之所以极力表示闺房之爱者,亦正欲令吾母欢喜耳”,从中应可窥见胡适当时的婚姻观和对中国传统家庭制度的态度。胡适认为:“吾此次所定婚礼,乃斟酌现行各种礼式而成,期于适用而已。”他在给主婚人之一的江子儁写信时,也称“此次所用婚礼,乃系新式。第一须要新妇能落落大方,不作寻常新娘子态。望丈以此意叮嘱令侄女。……此种事譬如做戏。新郎新妇都是正角色。若正角色不能撑场面,戏便做不成了。”胡适自己对婚礼的仪式感是相当注重的,他试图以此向徽州的家人、乡里表达自己对旧礼制的反叛,和对新文化的向往。

胡适父亲早逝,兄长没能赶回,于是由江冬秀的哥哥江耘圃做主婚人。胡适的表亲石原皋后来回忆:婚礼上,胡适穿的是黑呢西装礼服,头戴黑呢礼帽,脚穿黑皮鞋。江冬秀身穿的是黑缎棉袄,花缎裙子,绣花大红缎子鞋。两人相对,行了三个鞠躬礼。胡式新婚礼的主要环节,是男女双方签署商务印书馆印制的结婚证书,并授受婚约指环、行相见礼,在与来宾互相鞠躬致意之后,即安排了演说环节:先是由来宾、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的同窗许怡荪、曹子才、柯泽舟、胡衡卿诸人演说,然后是胡适亲自上阵的“新郎演说”。胡适演说的主要内容是破除旧式的礼节等。演说之后,礼成奏乐。这场婚礼,跨年绵延到元旦。江冬秀和胡适结婚之后,两人一起去了北京。
02
徽州满顶床

在胡适故居前厅的左厢房里,依然保存着胡适婚礼当时洞房里的“徽州喜事一房红”的布置。其中最为显眼的要数徽州满顶床。

所谓“徽州满顶床”,是主要产于古徽州明、清时期的,由徽州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的,一种全木结构、兼具徽州木雕、徽州漆器、徽州家具之美的房式老床。所谓“满顶”,指的就是它的上顶、下底、左壁、右壁和后壁等五面都是木板满封、密不透风。“因为徽州满顶床像一幢独立的小房子,也称“房中房”“室中室”。在徽州人家的厢房中,尺寸正好与厢房的宽度一致,而在它的床前两侧,一边安放俗称“盆柜”的古式马桶箱柜,一边安放搁置油灯、蜡台的床头马鞍橱桌,都是漆得红彤彤的,与房中大衣橱、梳妆台等其它红色家具一块统称徽州“一房红”。

徽州满顶床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古徽州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03
婚宴上的徽州菜谱
胡适婚宴上的徽州菜谱 


胡适的婚宴菜谱文物,是胡适密友胡近仁的嫡孙胡从提供的珍贵藏品。那张红纸上写的是:

胡适婚宴菜谱

九碗:燕窝、鱼鳓、海参、鱼肚、虾米糊、干货、八宝饭、冰糖果、银耳炖桂圆

十二碟:荸荠、橘子、甘蔗、梨子、猪肝、猪腰、猪耳朵、花生米、鳖、香菇、木耳、焖蛋

六碗吃饭:红烧鸡、红烧肉、干笋炒肉片、糖醋排骨、泼青、红烧鱼

由于胡适故乡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徽菜”的故乡,所以这份胡适婚宴菜谱中的“九碗”“十二碟”“六碗吃饭”,都是按照绩溪当地的传统婚宴民俗选定的徽菜佳肴,既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又富于喜庆吉祥的寓意。另外,由于燕窝、鱼鳓、海参等高档食材在当时的绩溪很难买到,是托亲友专程从上海采购并带回上庄的。胡适婚礼上的喜宴宴席,是由胡近仁一手操办的,而负责宴席炒菜的,则是胡近仁的妻子石菊坪。

胡适婚宴菜谱,既具有浓郁的绩溪徽菜特色,又有着民间的喜庆寓意,诸如:焖蛋(过门得子)、干贝鱼肚(辈辈大发)、红烧全鱼(年年有余)、煨海参(子孙满堂)、红烧肉(日子红火)、烧鱼翅(地久天长)等等。
04
婚礼厅堂上的喜联

胡适婚礼是在绩溪上庄胡适故居的厅堂上举办的,婚礼现场的布置,极具古徽州婚庆民俗之况味。厅堂上最为夺人眼球的,就是那两副喜联:

环游七万里 旧约十三年

三十夜大月亮 念七岁老新郎

这是两副颇多亮点的喜联:其一,这是由婚礼新郎官胡适自己亲自撰拟、亲自书就的喜联;其二,其中的第二联的下联,是胡适的本家毓蛟哥在边上帮着想的,巧妙地以“念”字代替“二十”,既状述出“虚龄27岁的胡适终于和实龄27岁的老姑娘江冬秀完婚”的实况,又不失文雅地实现了喜联对仗的修辞。
05
胡适故居的兰花饰板

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的中心地段的胡适故居,这里也是胡适婚礼的举办地。1998年5月4日,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适故居里的兰花饰板


被誉为“胡适故居最大亮点”、遍布于前后厅的门窗的十二块徽派木雕“兰花饰板”,是一组在徽派木雕作品中比较罕见的“主题组雕”构件,它的主题,就是“兰花”。十二块兰花饰板,或作《空谷幽香》图,或题《兰花芳香》款;或署“东山老人”,或署“国宾”,文图并茂,神韵盎然。

这组兰花饰板的作者是胡国宾。胡国宾(1848-1931),又名详源,字殿臣,艺名东山老人、杨林山人、黄柏山樵,绩溪县上庄村人,著名徽墨墨模雕刻大师、徽州木雕艺术大师。胡国宾比胡适的父亲胡铁花(1841-1895)小7岁,其徽墨墨模雕刻的代表作,就是他65岁那年费尽一年多时间日夜雕刻而成、曾获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的《地球墨》;而其徽州木雕艺术的代表作,就是这胡适故居里的兰花草系列木雕饰板。胡国宾童年即从师学刻墨模,20岁雕刻技巧趋向纯熟,在墨界崭露头角,逐渐成为浮雕式、深立体雕刻和版面设计的高手。其字画也精,擅正、草、隶、篆,能把金石篆刻艺术巧妙地移植到墨模上,集雕刻、书法、绘画于一体,所制墨模及墨雕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雕刻普通墨模,不打画底,直接以刀作笔,信手勒画,即成佳品。艺成后,一直在上庄家中起桌,各地墨庄多登门求刻。有印谱24册,共集存自作的墨印拓片318幅传世。

现在,“徽墨制作技艺”和“徽州三雕制作技艺”,均已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胡适故居里的这组兰花饰板,则是“徽州三雕制作技艺”的典型案例。

作者:江志伟
编辑:
鲍家树 孙靖琪
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除了带给您优质黔货

更希望我们能带您

去了解贵州深山里的故事

敬请关注

博爱扶贫云商城

那家网/苏宁易购

黔货出山,我们在努力


    关注 文史e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