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落地,就是双手“沾泥”

 

科技驱动价值链重塑、不确定环境下的创新以及90后员工管理,是时下的高频率话题。为深入探讨这些话题,管理专家朱...



科技驱动价值链重塑、不确定环境下的创新以及90后员工管理,是时下的高频率话题。为深入探讨这些话题,管理专家朱英娴与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鸿飞展开了一场对话。

科技驱动价值链重塑

朱英娴:中国企业近年在全球分工中价值链的攀升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企业对技术创新力的重视和良好的政策环境。面对世界范围内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新一轮调整,您怎样看待产业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赵鸿飞:产业升级不是一个人有意而能为之的,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周期,再加上人才、资本、相关产业配套逐步成熟,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技术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比如说2G时代,手机无法传播图片或者更大流量的内容,所以短消息成了大家的沟通工具;到3G时代,能支撑图片传播了,智能手机和小流量的应用就会应运而生,在不耗费较多流量的情况下,导航、微信、微博这些应用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到4G时代,在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叠加下,就会产生抖音、快手等应用。

面对世界范围内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新一轮调整,中国有最大的工厂、最完善的产业链、人口红利以及最大的市场,具有天然优势。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不断深化合作,中国在人才和技术上都有了强有力的储备,所以在众多领域更容易产生工程技术创新。

4G、5G只是触发器。在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叠加下,自然会有企业关注4G能做什么、5G能做什么。过去三十年是以人为中心的信息化社会。PC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是以人为终端的,都是围绕人和信息、人和人、人和商品,把它们一点一点链接起来。

朱英娴:在智能化社会,AI+IoT+5G的机会在哪儿?

赵鸿飞:大家最先看到5G+AI受益于消费级领域,比如智能手机和汽车。但我们看到未来AI+IoT+5G更多的机会是行业应用,如智慧工厂、智慧城市等。

朱英娴:数字化时代企业的战略思维应该是“站在未来看现在”。当下正在进行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其发源地是美国、德国、中国等科技大国,包括工业4.0、5G、AI等。您怎么看中国和美国在这方面的差别?

赵鸿飞:和美国相比,中国在基础理论突破、芯片设计和算法等领域还有不少差距。但在5G、AI等产业发展方面,在靠近商业应用层面,中美并驾齐驱。中国尤其在人才储备、研究成果等方面具备较强的基础,同时有足够的市场需求。

安防、人脸识别等技术在中国工厂、学校、医疗、政务等各种场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涌现出了像商汤、云从、旷视、依图、大华、海康这样的企业。现在车牌号识别、违章识别技术很强,这些都是应用中的一些场景。再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产业链的分工和合作,原来的机械化工厂现在逐渐发展成信息化和智能化工厂。

朱英娴:随着计算的发展,操作系统会有哪些变化?

赵鸿飞: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以及计算变得越来越复杂,操作系统的通用功能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

中科创达卓越的操作系统技术和软件平台,深度融合了信息娱乐系统、仪表、机器视觉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逐步打通底层的芯片、传感器及上层算法、应用、服务等环节,形成了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软硬一站式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目前已助力百余家汽车客户打造未来驾驶舱,为数千万驾乘者提供丰富、炫酷的智能驾驶体验。

从大的计算领域来说,一定会有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这三个层次。应用的人更关心客户本身的需求,操作系统是为了发挥硬件能力。计算变得越来越复杂之后,很多共通的功能就不能让每个做应用的人都去开发一遍,需要建一个中间平台,让这些客户去共同开发应用,所以操作系统就不断地增长。随着共同功能越来越多,操作系统体量变得越来越大。

朱英娴:为什么是在中国产生这样的公司?是天时地利人和吗?

赵鸿飞:中国有最大的供应链,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厂商,他们需要一个中立的厂商提供技术平台。我们从做手机起步逐渐积累的核心技术,正好在这个时候能跟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比如跟芯片厂商、零部件厂商合作。

这个中立的平台需要很多的技术积累,包括视觉、语音、多媒体等各种开发环境的技术积累。所以我们收购芬兰智能车载交互技术公司 Rightware和保加利亚的图像视觉技术公司 MM Solutions的核心技术。如果没有这些技术积累就先去做,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华为这种大厂商自己做操作系统平台,有时候会存在不中立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找到中立的公司去做,这是我们的优势。如果没有产业链,没有巨大的市场,是养育不出这么庞大的研发团队的,我们的研发团队估计快有五千人了。这么庞大的研发团队一定要“战”,要融入行业,去客户现场做项目,要奋斗和不断磨练才能积累足够的核心技术。
赵鸿飞(右)、朱英娴(左)在对话现场交流


VUCA(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时代的企业创新

朱英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在动荡的时代,动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延续过去的逻辑。在目前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您怎么看待企业创新?

赵鸿飞: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企业只有成本优势是非常难做的。我们创新的优势在于背后有中国的大市场和产业链配套,在技术、组织、管理、销售渠道、产业链上形成更紧密、深入的合作,通过产业链驱动,使得创新具有产业链优势。

做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一定要有核心技术的积累。过去12年,我们在和客户合作和不断交互中,锻炼出了强大的技术团队,积累了很多核心技术。第二,一定要有中立性。做出来的东西应该是大家愿意用的,且不跟客户的核心业务形成竞争,这点非常重要。

“智能世界的赋能者”是中科创达的行业定位。我们致力于将碎片化的行业现状进行集中整合,建立一个公平的合作秩序,在保证行业各角色各司其职的情况下,为各方保留合理的话语权,让合作变得高效简单、公平合理。这样,业内的人才都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中科创达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形成了从硬件驱动、操作系统内核、中间件到上层应用全栈的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获得900多项专利和版权,核心技术涵盖了通信协议栈、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深度学习算法和安全技术等多个方面。
同时在边缘计算、5G和人工智能领域亦加大投入,不仅打通了从芯片层、操作系统、算法到上层应用的整个生态,还在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方面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智能操作系统业务的上市企业。图为该公司智能展示中心

技术商业化落地能力

朱英娴:中科创达在研发方面一直投入很高。您怎么看待公司研发投入产出和商业化落地能力?

赵鸿飞:如果不舍得花钱做研发的话,创新很难。软件行业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是难以为继的。当然,某一个时间窗口,在互联网形成联网效益的那一瞬间,商业模式形成门槛是可能的,比如说社交或者电商平台。但是一旦同类企业要往上走,就需要技术创新。

阿里巴巴、腾讯的商业模式非常领先。但是总体来说,在通用商业模式下技术和产品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组织管理创新也非常重要,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商业化落地就是每天去感知技术和产品的最新变化,双手“沾泥”,通过产业链合作、贴近客户,跟客户、团队和合作伙伴在一起,切实帮助客户解决真正的问题。如此,自然就知道怎样实现商业化落地。

开放、协同、共生

朱英娴:中科创达与高通、华为、寒武纪、ARM都有深度合作,是为数不多与高通成立合资公司的国内公司。中美贸易摩擦会影响高通跟中科创达的合作吗?

赵鸿飞:不会。因为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高通有超过50%的业务来自中国,一定需要像中科创达这样的操作系统技术厂商与之合作。即使不是中国市场,全球市场上每个客户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所以从基因上高通一定会需要我们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们和芯片厂商天生是互补的,谁也离不开谁。

做操作系统,第一要有技术优势,第二要卡位,第三要有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关系。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成就更好的公司。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时代,尤其需要赋能和激活员工,只有成就员工,才能成就更好的公司。

朱英娴:数字经济时代的未来,每个员工都可以去任何一个平台工作,因此管理者应该更多思考怎样激发个体创造力。数字化时代组织系统的本质是协同和共生,现在更强调生态体系。

赵鸿飞:产业链也是这样,不再像原来一样。操作系统需要融入生态体系,这是我们的优势。前面提到的ARM、高通、英特尔,为什么和我们合资?为什么我们能投资很多上下游的技术型企业?它们为什么愿意接受我们?

因为我们能带来流量。比如跟高通合作,我们能帮它卖芯片;模组厂商需要我们的软件;跟整车厂合作,它需要我们的操作系统平台。我们这十几年跟上下游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互动。技术准入门槛高,升级换代速度快,市场竞争激烈——这是中科创达所在领域的现状。

上一个十年,中科创达凭借在移动端操作系统上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建立了一道天然“护城河”。下一个十年,为持续巩固行业地位,除了不断增加内部研发投入外,我们还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投资更多像自身一样的技术创新型公司,不断巩固和拓宽这道“护城河”。

朱英娴:您怎么看互联网公司的生态体系,比如阿里,他们会跟你们竞争吗?

赵鸿飞:那是另外一个生态。阿里有操作系统,也会想做这些业务,它跟我们是竞合关系。

阿里和腾讯是竞争关系,跟我们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它做平台,我们做操作系统,我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它用得上就可以用,用不上就自己研发。我们做操作系统一点点积累IP,逐渐变得越来越标准,这样就能给客户提供更大价值。

我们的操作系统不仅在阿里,也在腾讯、百度、华为、高通等平台上应用。阿里可能希望使用自己的应用,它要的不是操作系统而是云端,如此一来,它跟腾讯、科大讯飞就会产生竞争。而我们不会,我们和这些公司是合作关系,阿里、腾讯操作系统做多做少都是帮客户做。所以操作系统是一点一点生长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生态不是设计出来的,是在实践中一点一点“长”出来的。

朱英娴:阿里当初做云的时候也是这样,也是在不断迭代和试错过程中创新。

赵鸿飞:我们的优势是卡位、中立、有核心技术,客户都在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是一个场景,智能物联网是另外一个场景,而它更分散。

平台事实上非常重要,因为通过做一个中间的受模组或者操作系统,慢慢积累上面的应用和算法,慢慢积累端和端之间的关系,才能慢慢“长”出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这需要几百名、上千名工程师很多年一点一滴的积累。

看上去我们在毛利率、净利率上面都没有突破,不像微软的软件动辄70%~80%的毛利率。物联网更分散,可能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家客户,各种行业都会用这个系统,我们就一点一点慢慢做,这个生长周期可能比较长,未来30年才能一点点“长”出来。但是慢工出细活,把每一个客户都服务好,把每个技术都照顾到,跟每个员工共同成长,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才能慢慢“长”出来。

创新国际化

朱英娴:贵公司2015年上市之后,一直不断去海外收购技术,进行全球布局和资源整合。

赵鸿飞:企业的能力体现在给社会带来更有效率的价值,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公司通过多年技术积累立足中国市场,然后走向世界,服务更多全球客户,给社会带来更大价值,那样才是一个正向的积累。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化是必由之路。现在世界有70亿人口,需要智能化的改造和数字化的生活,企业只有服务于更多的客户,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所以我们强调兼容创新,把团队和全球各种技术凝聚起来,共同产生更有效、有序的社会价值。哪儿有需要,咱们就去哪儿;哪儿有人才、有技术、有客户,咱们就去哪儿。

朱英娴:华为也是这么认为的,一切从商业逻辑出发,做好自己,服务好全球客户。客户为本是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

赵鸿飞:这几十年的时代变革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到今天的智能社会,每一个时代都有伟大的公司诞生,我们要向优秀企业学习。

近年来,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加大了对全球市场的开发,为企业建立新的增长点。我们成功进行了两次海外并购:2017年,并购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导者Rightware;2018年,并购位于保加利亚的图像视觉技术公司MM Solutions。这两次并购,大幅提升了中科创达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国际化地位。

除此之外,2018年~2019年,我们先后在马来西亚、印度、德国、加拿大、新加坡开设多家子公司。目前,中科创达子公司及研发中心分布于全球二十几个地区,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本地化的服务。

全球化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然。为了服务更多客户,就一定要融入全球,把优秀人才和技术凝聚起来,让创新变得更有效有序。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全球技术团队,而不是用传统式管理,你听我的命令就行,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和他们共同成长,产生协同效应。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宗教和政治制度,这些都要去理解和尊重,在认同差异的基础上服务当地技术团队,一起积累更多核心技术和服务更多全球客户。

共益企业模式

朱英娴:中科创达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了,现在是90后员工占主流吗?

赵鸿飞:我公司员工大多数是90后。未来肯定是靠年轻人。我们70后这代人工作更多是以责任为重,是被恐惧和欲望驱动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不管热爱不热爱。但这一代人更多是为开创美好生活而工作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激发工作热情。90后的责任心是在热爱的基础之上的责任心。

朱英娴:在物质丰富的时代,90后员工可能更在乎自我价值有没有得到实现,有没有发挥创造力的舞台。

赵鸿飞:其实不止90后,所有人都有自我实现、找到内心真实呼唤的需求。90后知识型员工不能管控,只能尊重,要真正用心去理解他们。如果不是真心热爱的事,不是真心投入,他们的智慧和价值是发挥不出来的。这是数字化企业的一个基本价值观。

90后更多追随内心真正的渴望和热爱。我们需要促进职场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每位员工并捍卫其尊严。

朱英娴:数字经济时代,组织管理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管理者的“影响力”是管理者的品格,是对人的尊严的关切,是让追随企业的员工获得成就。真正吸引一流人才的,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有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些形而上的东西。

赵鸿飞:“领导力=勇气+做自己”——听从时代的召唤,不仅要展现真实的自我,还要快乐地工作。每个人都需要拥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价值,特别是爱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客户,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这也是中科创达的价值观和文化。

朱英娴:非常棒的企业文化!有关兼并收购,通常是收购容易整合难。怎样看待中国企业的跨国收购、整合和市场开拓?中科创达可能是全球唯一跟高通、ARM和英特尔都拥有合资公司的软件公司,近年还在欧亚和北美建立了子公司,你们在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方面有什么心得?

赵鸿飞:很重要的一点是协同效应。你一定要帮到它,它也能够帮到你,一定要达成这一共识。不能单纯地进行财务并购。一定要找到能够弥补并购成本的地方,否则买了有什么价值呢?

股东拿完钱走了,团队怎么办?团队要发展,一定要给被收购方带来市场,带来技术的同步效应和产品的协同效应。带来这些,人家才愿意继续留在这儿。最根本的是要从内心尊重文化差异,理解和支持被收购公司的发展,逐渐让对方理解你带来的真实价值,进而慢慢融合。比如说收购欧洲公司,而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不太一样。你只能靠近它、理解它、支持它的发展,逐渐让它理解你的真心和真情,给对方带来真实价值,才能慢慢融合。

朱英娴:这才是共益企业模式的本质:尊重、协同、合作。

赵鸿飞:你必须先尊重别人。不能强迫别人尊重你,而是你首先能从内心尊重别人。相信真善美,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尊重你。

朱英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收购国外资产,如果不能尊重别人,用管理和文化去激活他们,实现有机整合,很可能收下的是“包袱”。

赵鸿飞:尤其收购高科技企业,你买的是这个团队的智慧。收购整合中协同效应非常重要,即你们有什么合作共赢的地方。这个时候内心对对方的尊重,可能是进行收购的最大出发点。

国际收购在投后管理方面也有诸多挑战。鉴于国际企业文化,中科创达保持Rightware公司的管理层不变,也没有派驻董事。双方一直进行技术和客户资源的整合。

微信制作:奔奔
包·恩和巴图  品牌小课堂
十大商业模式之四:客户控制模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扫描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报名

      点 击 “ 在 看 ”     推 荐 到 “ 看 一 看 ”


    关注 企业管理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