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创新,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再上新起点!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自去年8月份挂牌以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开放环境下进...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自去年8月份挂牌以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开放环境下进行压力测试,形成了一批涵盖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和改革实践案例,并率先推出10项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其中,哈尔滨片区4项,黑河片区3项,绥芬河片区3项 。这是记者从14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平、副厅长王东,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任海龙、黑河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海东、绥芬河市市长王永平出席新闻发布会,分别就各片区十佳创新案例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平介绍说,首批中国(黑龙江)自贸区省级创新实践案例,是由省自贸办按照“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可复制”原则,对三个片区报送的创新案例进行优选,经过反复论证、认真审核评估,并经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这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历程上又一个新的起点。制度创新作为推进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引擎,将继续承担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10项创新实践案例中,哈尔滨片区分别是企业“跨域”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构建大数据与建筑安全管理相融合的“智慧工地”、依托“共享即惩戒”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业务;黑河片区分别是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创新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跨境电商货运物流“多仓联动”数字化集运新模式;绥芬河片区分别是构建中俄车辆联检快放新模式、创建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构建对俄特色医疗旅游模式。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
哈尔滨片区

企业“跨域”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

通过服务前移和在线协同办公,打破空间地理障碍,实现了企业跨境和异地登记注册“多点可办”,极大提升了跨域(跨境、异地)投资便利化水平。如,去年底俄罗斯商人杜特科夫斯基就通过跨域登记系统在莫斯科拿到了首张通过跨境审批发出的营业执照,大幅节省了综合成本;按照“双方最优”、标准统一的原则,实行“深圳申报,自贸区发照”新模式,同样大幅节省了时间和相关费用。

构建大数据与建筑安全管理相融合的“智慧工地”

依托城市大数据中心,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建筑安全管理相融合,实时提示报警并及时纠偏。实施以来,通过主管平台,追溯并提醒纠正了项目工地现场不合理布局、标段现场扬尘超标、人员管理等多个问题。通过大数据报警分析,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调整,不断提高了片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智能化。

依托“共享即惩戒”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即通过推行告知承诺制,充分发挥信用共享在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效能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了企业获得感。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为例,传统审批模式下,新办卫生许可需经过受理、现场核查、审批、出证等环节共15个工作日才能拿到许可证。实行告知承诺制模式后,企业提交承诺书后即可免于现场核查,当日便能取得许可证。

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业务

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账户)结汇切实解决了境外机构境内账户过去无法直接结汇的问题,降低了“走出去”企业人民币结算汇兑成本,扩大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

黑河片区

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

依托边境贸易形式,建设大黑河岛国贸城中俄艺术品交易平台,实现现俄罗斯油画艺术品直销体验和线上运营,并采用“信用担保”方式代替传统保证金和关税保证保险方式,开展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实现出入境运输和监管模式创新,提高入境效率,有利于企业拓展艺术品的保税储运、展示、交易等经营业务,开拓俄罗斯及欧洲国际艺术品市场。

创新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

积极探索创新跨境法律公证服务业务规则互认,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建立中俄双方公证协会交流互助平台,形成服务境内外的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开创我省涉及俄罗斯公民在境内不动产继承公证的先例,实现法律服务机构“走出去”,为企业开展诉讼、仲裁提供便利,将涉外法律服务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跨境电商货运物流“多仓联动”数据集成集运新模式

依托黑河跨境电商园区核心功能区,完成海外仓、边境仓、中继仓、前置仓等“多仓联通”基础设施布局,运用大数据管理模式分配商品各仓之间流动需求,打通进出口双向通道,实现跨境数据与跨境产业直接关联,有效破解中俄跨境电商物流货物集运和时滞难题,提高出口企业物流中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塑造中俄跨界电商产业合作新格局。

绥芬河片区

构建中俄车辆联检快放新模式

优化中俄车辆通关与备案流程,建立“自助自驾”通关模式,由备案、查人、查车的“多次停车受检”方式,改为“一次停车受检”的通关模式,可以同时通过边检、海关两个部门的查验,以“串口通信系统”为基础实现联查联验;改进备案系统,增加“车牌识别系统”功能,取消安装司机感应卡和车辆感应卡等设备,实现了查验与备案采集同步进行。同时,对自驾游团组实行预约申报、“组团式”验放,设置专用通道,实现随到随检、组团验放。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缩短了通关候检时间,提升了备案效率,信息采集备案时间由原来30分钟缩短到2分钟,车辆查验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30秒,为司乘人员和中俄旅客提供了极大便利,提升了中俄两国司机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创建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

在全流程监管模式中,重点做到了“四个规范”,实现了“三闭环一放开”:一是规范交易流程,实现了“操作闭环”的流程创新,建立了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参贸主体认定流程,实行了俄籍自然人作为俄方参贸主体开展互贸活动的登记管理制度,由海关、税务局、市场监管局、互贸管理局等多部门通力配合,确保了俄籍自然人提交单证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同时,创新中方参贸主体的认定监管模式,由片区市场监管部门为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颁发营业执照,在经营范围上赋予其除国家限制、禁止及互市贸易负面清单以外的货物进出口经营权,进一步提升了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组织性、可监管性和积极性。二是规范跨境付汇,实现了“交易闭环”的结算创新,海关、税务、地方金融机构、相关商业银行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创建了“绥芬河中俄边民互市交易结算中心”,结算系统内部即可实现对资金流的完整记载,引导和规范中俄边民互市交易结算方式。三是规范出口纳统,实现了“数据闭环”的统计创新,在公路国际客运站设立了互贸商品出境服务中心,理顺申报流程,安排专人对互贸商品出境申报纳统进行指导,推动互贸商品出境海关纳统工作走上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四是规范铁路互贸,实现了“公铁放开”的路径创新,创建了全国首个铁路互贸(点)交易市场,安装运行新型海关监管设备设施,开发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规范交易流程,面粉、亚麻籽、亚麻籽油和葵花籽油等大宗商品的铁路互市贸易已率先“破题”。

构建对俄特色医疗旅游模式

作为我省首个对俄医疗旅游试点市和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绥芬河为发挥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特色优势,在自贸片区构建了对俄特色医疗旅游新模式。打破了“供需”壁垒,开辟“一站式+营销”医疗旅游模式,形成了“宣传推介—诉求反馈—来院诊疗”的一站式医疗旅游模式;打破了“时空”距离,推行“互联网+医疗”新型诊疗服务,通过俄罗斯信息APP、邮箱可预约、挂号和上传病例资料,实现定期回访和健康信息交流;打破了“服务”瓶颈,开发“特色化+中医”优质医疗产品,组建对俄康复治疗团队;打破了“国别”界限,创新“境内外+精准”医疗旅游宣传,定期定点精准宣传推介。截至目前,累计接待俄罗斯医疗旅游者4万余人次,对俄医疗旅游网站访问量达20万次。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成为黑龙江省接待俄罗斯医疗人员最多的医院,以健康体检和中医保健为主的医疗旅游已经成为绥芬河重要旅游品牌。
记者 杨艳 / 文 刘达齐 / 摄


    关注 哈尔滨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