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教导主任,非她莫属

 

娱乐圈需要她这把手术刀​...

来源:柳飘飘了吗(微信ID:DSliupiaopiao)

最近《浪姐》相关的话题都聊完了吗?

也不。

有个人就被忽略了。

骂声一片的杜华,在她这里被“洗白”。

“小妈”伊能静的采访被下架。

“团宠”万茜也在这里翻车。

说的是风浪背后的女人——

易立竞。

因为采访时总是面无表情、视角刁钻,所以她又被称为娱乐圈施虐女王、装X艺人的噩梦。

除了以上的标签,易立竞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今儿就来聊聊。



易立竞的履历很丰富。

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也曾做过社会新闻记者、财经记者、文化记者。

两次获得《南方周末》传媒致敬之年度文化报道奖。

2013年,她选择从文字转战视频。

访谈节目都是8分以上。
为啥?

首先,这姐的确犀利。

鹏菲还在一起时,她问李亚鹏——
和王菲在一起有压力吗?
大家更困惑的是你俩的名气也不在一个层次上
采访朱军时,朱军表扬自己的节目。

还专门表示,某一期节目我做得非常的好。
你现在都可以调出我们的切换带来看
你看看我们现场的气氛,好极了
易立竞直接表示——
事实是在电视上表现出来的效果并不那么理想
哈哈哈哈。

给点面子好不好。

“敢问”,绝对是她的访采访的最大看点。

也是她记者职业生涯的基调。

但,这份敢,也常让她陷入争议。

2019年她在《我家那闺女》和《我家那小子》中发表过关于婚姻、生育的看法。
之后被骂引导“不良”婚育观,上了热搜。


《立场》播出之后,因为争议,她差点被骂崩溃。

俞灏明当年因为大火事件差点没了命,易立竞却在节目中让他来到死亡体验馆。

被批揭人伤疤,冷血,消费俞灏明。
但实际上,接受过她采访的艺人并没有跟她反目成仇,反而因为真诚而信赖她。





是的,真诚。

这是她采访的特色之二。

但却甚少有人愿意承认。

毕竟,真诚看上去,不该是她这样。

面无表情的,不留情面的。

甚至显得有些无情和冒犯。

就像有人亲切地称她为鲁豫的妹妹,“鲁莽”。


但要飘看,易立竞不是无情。

而是,避免跟嘉宾共情。

她极少将自己的情绪暴露在交流过程中。

在《定义》中,万茜表示能接受自己不红。

易立竞似乎不信,进一步追问,“你对红这件事怎么看?”

万茜立马转变为防御和反击的姿态,连着反问易立竞:“什么叫红?你怎么看?”
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一般人在这种时候,可能就会识相地停止这个话题。

但是易立竞又挖了一个坑:“我这么说你会抵触吗?”

果然万茜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她也无须再回答,因为从她下面的反应中观众已经了然。
这种带些审视,戳破对方言语中的空洞。

表面是无情,内里是带动对方更进一步阐释自己话里的意思。

如果对方对自己的话有更深的理解,反而是加分项。

说白了,易立竞的舞台,是交出去的。

暗中带你上台,怎么舞,还是看你自己。

而与易立竞截然相反的采访者,也有。

像姜思达。

他是一个很好的共舞者。

对访谈嘉宾的经历,总是会进行深度的共情。

有时,甚至与对方一起难过、落泪、大笑、生气……

在《仅三天可见》中,他去机场接谢娜,会体贴地问她是不是感冒了。
聊到何炅给姜思达发红包时,两人笑成一团。
听柳岩说到自己外婆时,跟着一起难过流泪。
一个冷静克制,一个感性敏感。

除了外化表现上。

俩人采访的内里逻辑,也截然不同——

易立竞的访谈,极少偏离主题。

她像拿着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往受访者最在意的地方单刀直入。

直捣那个受访者不愿面对的烂疮。

这种方式显得有些“冒犯”。

但比起那些不痛不痒的提问,这种“冒犯”恰好能激发受访者的争辩和反省意识,能听到其他访谈中没有的信息,甚至能接近真相本身。

比如对郭敬明的夺命连环追问。
你也发生过作品抄袭案例的风波
和你现在保护知识产权和关注知识产权保护这件事情有矛盾吗?
你觉得它是污点吗?
抄袭风波这件事情算是你吃的苦头吗?
你觉得作家圈有接受过你吗?
……
这谁顶得住,只能叫停。
但她在这时,往往不会停。

她也许会让受访者感到很痛,但是她并不止步于把伤口展现给观众,而是会去帮对方疗愈它。
因为你揭开伤口之后不是说
让大家一起来围观
揭开之后你要处理
要轻轻地缝合上
你要针脚细密地让对方熨帖地说
这个伤口被处理过
可以得到很好的愈合


像俞灏明,其实他是被疗愈到的。

他在易立竞的朋友圈留言说,现在重看那个节目还是被感动和温暖到。

而姜思达则是另一种方式的关怀。

作为提问者,易立竞和姜思达都会很留意对方的反应。

但不同的是,注意到对方情绪波动时,易立竞的问题会紧跟着上去,但姜思达会因为不好意思或者自己情绪波动而中断提问。
于正一直看手机,姜思达自问自答

而这种截然相反,本质源于两人追求的东西不同。

姜思达,重在参与。

而易立竞在访谈中追求的是一种抽离感。

她会将自己的存在感降为零,把关注点全放在对方身上,试着去理解受访者的内心和人生。
而姜思达并不隐藏自己的存在感。

反而,流露出的情感颇为丰富。

比如他非常介意于正对他的评价“不美”的评价。
表情明显从兴奋到冷下来
我跟他是有多不一样呢
我对自己就四个字
就生而为人


但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的采访,都有个共同点——

真实。

但,易立竞的真实,是力求还原受访者试图逃避和掩盖的真实。

姜思达的真实,是对自己感受到的,不加掩饰去表达、回馈。



而显然, 观众对易立竞的不满更多些。




她的访谈之所以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是因为她当着观众,甚至是粉丝的面,直接撕开了明星的掩饰和伪装。

明星艺人比普通人更善于,也更需要塑造一个完美形象示人。

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就曾提到,人们总是会通过各种手段,对自己呈现于人前的形象进行管理。

明星们在闪光灯下,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

如果以真实的面目出现,他们或恐惧,或担忧,或不适。
因为网络时代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被扒出来。

被放大、断章取义,甚至被误解、污蔑。

所以大多数人热衷于立人设,说真话搞不好就会人设崩塌,星途堪忧。

众多的明星翻车事件不是没有来由的,“翻车”源于前后的言行不一致。

易立竞的尖锐的提问,会让他们紧张、警惕,暂时忘记自己的表演人格。

释放出更多真实的情绪和反应。
她的方法或许让人不适,但是在这几十分钟之内,我们有机会看到明星们真实而立体的一面。

虽然开始观感不适,万分诧异。

但冷静下来细品——

在这照妖镜下,暴露的明星,似乎更像是一个人。

而不是活在人设中的假面偶像。

只有将明星还原成人,打破以往大家对他们脸谱化的偏见。

才能看到他们更动人的一面。


人真的不必尽善尽美,明星不必非得是完美无瑕的,也不可能完美无瑕。

人们对于易立竞的妖魔化。

更多的,是眼里只有人偶——妖魔。

精致和不堪的两种极端形象。

而无中间的,各式各样毛病的人。

但那些你夸我夸大家夸,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节目,我真的看腻了。

话说回来,易立竞真的不近人情、尖酸刻薄吗?
飘不这么看。

在访谈中极力“隐身”的提问者,在节目之外却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先不说这关注点的“失焦”,显然不是易立竞本意。

而在深度访谈中,采访者的亲和力从来就不是第一位的。

如何保持客观清醒,不被对方带跑话题,如何主导整个采访,引导受访者回答好问题,才是采访人对观众负责任的态度。

或许,我们不必纠结一面镜子她到底是怎样的。

一面镜子为何不呈现笑容,美好,认可。

而总是质疑,审察,严肃。

镜子只是镜子。

照出坦荡的真实,还是幽微的欲望,取决于照镜子的人。

实在接受不了,你可以买一块哈哈镜,瘦身镜。

甚至万花筒
易立竞本人的回应

不直面疮疤,怎能治好病?

↘↘↘


    关注 演出看什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