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神灯,我最想许的愿是:今天对我的孩子不发火...

 

父母的情绪里,偷偷藏着孩子的未来...





1

前一夜码字太兴奋,失眠到凌晨 2 点多才勉强入睡。

早上 7 点,昏昏沉沉醒来,吃力的转动脑子,盘点了下今天的待完成事项:

10 点钟有个会议,
孩子 11 点 30 的网课,
今天还有 5 个汉字要认,
2 页思维题要刷,
明天要交的稿子才完成一半,
冰箱又要清洗了,
晚上的菜还要采购,
还有一节普拉提课……

皱着眉,眯着眼赖了 5 分钟的床,强撑着起来,洗漱完毕,准备早餐。(此刻精力值70%)

早上 8 点 15 分,队友上班去了,一声元气满满的「妈妈」,娃醒了

在我扮演了 1 头熊,1 块不能动的石头, 3 次蠕动的毛毛虫…,娃,终于起床了。(此刻,我的精力值 60%,娃精力值 100%)

早上 8 点 50 分,和娃用毕早餐。娃自由活动,一杯咖啡后,我开始工作。(精力值回升到 75%)

接下来的 2 个多小时里

我开完了一场视频会;把稿子推进了 20%;

和娃读了一本书,学习了几个新汉字,打了一会儿室内羽毛球;

给玩的无聊的娃,提供了 4 次玩耍建议成功支走了 Ta;

提醒了 5 次,娃制造出的90分贝的噪音,有效防止了楼下邻居的投诉;

欣赏点评了 6 次娃拼的乐高作品、貌似地铁线路图的画作…
时针,像涂了黄油,无比顺畅的向中午 12 点滑去。此刻我的精力值仅剩 30%。

我暗自舒了口气,至少这个上午过得还不错。不错的意思是,虽然相处不太容易,但我没有对娃失控发火,一次也没有。

这种成就感,直到 11 点 28 分截止。情绪从巅峰摔倒谷底,只用了15秒眼看离网课时间还剩 2 分钟开始,娃还在玩着我看不懂的游戏,无视我从半个小时前就开始每隔 10 分钟的报时提醒。

我感到脑中的警戒线响起蜂鸣声(狂躁),我顺了口气,走到娃身边,尽量压低声音,放缓语气,对娃说:「老师已经在等我们了,快放下玩具,洗洗手,准备上课了…」

但,我感觉我就在另一个四维空间说话,娃继续把手里的 2 块积木敲得震天响,震得我耳膜嗡嗡作响,脑仁阵痛。

看着时针毫不留情的指向 11 点 30 分,我感到我的大脑扩张到一个断裂点,所有这一切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杂音符号。

然后,我咬紧牙关,大声喊着我儿子的名字,同时用力抓住他的胳膊「XXX!上课时间到了,停下来!不要玩了!」

玩的兴头上的娃,望着我呆愣了一瞬,然后生气的把积木扔到地板上…(之后的情节此处省略 100 字)
最后,当我无力的瘫坐在沙发上,想象这一刻自己的样子,紧紧拧在一起的眉毛,嘴巴紧闭成一条又细又硬的线。我看上去应该是愤怒的、憔悴的、挫败的。内心 Down 到谷底,我又一次吼娃了….

写下这些的我,带着隐隐的不安,因为好妈妈,体现的是爱,而不是愤怒。但我仍想在这里坦诚的分享自己的挣扎,而不是让羞耻和内疚主宰一切。

引发「妈妈愤怒」的 3 根导火索

没娃前看《蜡笔小新》,最不喜欢妮妮妈,觉得这个人前温柔,背地里锤打玩具兔子泄火的女人心里好阴暗。有了孩子后,真心佩服妮妮的妈妈,能在气头上忍住,背地里挠墙捶兔子是很考验功夫滴。
如果有阿拉神灯,我最想许的愿望是:今天不对我的孩子发火。但,就像刚才我描述的一幕,辛苦维持的人设,总在鸡飞狗跳的现实面前一秒崩塌。

漫画家艾米丽 · 弗莱克(Emily Flake): 「在有了孩子之前,你真正深深地理解不了的情感并不是爱,而是愤怒。」她描绘「作为父母,每天都必须攀登的那些小而荒谬的山峰。」


From Emily Flake’s book 
愤怒虽然是正常情绪,可是如果任由怒火释放,对孩子的性格、对良好的亲子关系,伤害是必定的。

控制愤怒的第一步,首先,要努力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发脾气,然后尽量避免,比如不能饿着(肚子饿了人特别容易烦躁),比如在生理期要特别留意自己的情绪波动。

有哪些特定的行为和环境会引起我们的愤怒?来对照看看下面引发愤怒的 3 根导火索
1
你的期望值过高

这个期望,一方面是对孩子,一方面是对自己。

对孩子期望过高,这个容易理解。娃都是别人的好带,苦总是自己吃得最多。如果期望自己 3 岁娃的表现能像 6 岁的娃一样,结果肯定会让自己失望、生气。

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也很常见。《三十而已》里的顾佳,简直是完美全职妈妈的模版,照顾家庭和提升自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但一脸崇拜后,再想想,支撑起这一切的,最重要的不是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而是因为她家有个全职保姆——陈姐啊
而现实生活中,别管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鸡飞狗跳才是日常。

当你因为孩子吃饭太慢而发火时,让你焦虑的潜台词是: 出门迟了,这意味着得为赶出门争取时间,上班迟到对职场妈妈来说,压力重重。就像蝴蝶效应,错过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导致全部环节失控。

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因此应该,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然而,我们拥有的资源和精力,以及我们自身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当真正意识到这些,才会真的感到如释重负。
2

你是空的,需要充电



养娃是高耗能的工作,陪玩、哄睡、鸡娃、家务、工作…,日复一日,这些琐事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中年老母的精力。

当这种压力长期持续,不断累积,就会让我们产生「养育倦怠」。研究表明:大约有 36% 的父母会出现养育倦怠(以妈妈为主)。

当我们声嘶力竭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刻,当生硬地把孩子从怀里推开的时刻,当控制不住冲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刻,就像一台燃油耗尽不断「空转」的机器,只有加满我们自己的「油箱」,才能让我们觉得有力量去照顾他人
3

你有压力,需要疏导



当妈的人都知道,一个妈妈的一整天,除了工作,照顾孩子,留给自己的大概只有孩子睡觉后那宝贵的一两个小时。即使娃是亲生的,和娃在一起待久了,我总有一种窒息感,我想独自一人静静。



From Emily Flake’s book 
当日程表上排满了 todolist ,当要求孩子安静 5 分钟来完成一项任务,这种想逃离的感觉更加强烈。这时,压力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易怒

亚拉巴马大学心理学家道尔夫·兹尔曼研究发现,当我们处于烦躁的状态时,一旦被某种东西触发了情绪失控,情绪强度会特别大。人在发怒时这种机制就会产生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一旦生起气来,只会越来越火大的原因。

5 个应对「妈妈愤怒」的建议

1


接受这样的自己

生活中总有起起伏伏,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消极负面情绪。我们每天努力包容和适应孩子的情绪,可是我们对自己并不是同样的宽容。

我们小时候经常被要求「不要哭」 ,那么听到孩子的哭闹可能会给你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当愤怒、焦虑、自责、恐惧,当这些情绪冒出来时,我们第一反应是忽视、回避。可是这样做就像把球推到水下一样,它会不断地弹出来
《积极育儿法》的作者丽贝卡 · 艾恩斯认为,当你感到愤怒时,第一步是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愤怒。」

记录你的情绪和反应是很有帮助的,芬兰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有趣的研究,要求人们描述情绪在身体的感觉。下次当你感觉自己要大喊大叫的时候,注意并说出你身体中感到愤怒的部位。比如:

我现在胸口很闷。

我觉得喉咙哽住了。

我觉得胃里很堵。

无论感觉到什么,我们首先需要接受自己的感受,给当下的情绪贴上标签。可以让你的语言中枢在脑前额叶外皮中处于在线状态; 这反过来可以驯服你情绪化的大脑,让你有更好的机会控制情绪。
2

让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养娃是个体力活儿。当我们自己长期状态不佳,会导致养育倦怠,养育倦怠会让我们忽视孩子的需求,这又导致了我们更深的精疲力尽之感。更治本的方法还是先照顾好自己,给孩子一个状态更好的妈妈。

下面是专门研究情绪的科学家莉莎·费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在《情绪》一书中给出的建议:

a. 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

b. 让身体保持舒适:按摩、洗澡;

c. 做瑜伽(做身体运动时配合缓慢呼吸),可以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提高抗发炎细胞激素;

d. 改善生活环境,不去噪声大、人流多的地方;多接触绿色植物和自然光;室内养盆栽;

e. 阅读好的小说、看电影;

f. 与朋友轮流请客聚餐,给予和感激对身体预算有益。

更多精彩:当妈后,常常感觉身体被掏空…这 7 个动作让你重新乘风破浪

3

专注好的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控制愤怒》一书中指出:「当我们生气时,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愤怒情绪不是受自己控制的,我们只是一个无助的受害者,我们的情绪根据周围人对我们的态度而起伏不定。」

我们对发生事情的看法决定了情绪的反应。真正能让我们生气的只有自己,尝试着改变想法,比如,如果你经常想「我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认真」,这些话会激起你的负面情绪;

可以试试「我的孩子正处于困难时期,需要我的帮助。」有意识地选择用更积极的想法来代替,你就会开始自动地产生更温和的想法,你的反应也会更积极

同时积极地去感受—— 对你的孩子的爱。

注意他们睡觉的时候是多么甜美。
翻翻相册,看看他们出生那天的照片。
看一段他们第一次走路的视频。

能让你的心里重新满溢对孩子的爱。
4

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你刚刚对你的孩子大喊大叫感到内疚,那么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冷静一下,然后和孩子谈谈,向 Ta 解释你大喊大叫的原因。

这不是在找借口,而是在教孩子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是如何反应的。你可以说:「我让你收玩具,喊了 12 遍,你都没有做,所以我很生气。」

有人说,母性正在把我们塑造成不可思议的人。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在塑造我们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上丑陋的一面也会暴露出来,这样我们才能面对需要改变的东西。

没关系。原谅自己,向他们道歉,告诉他们你爱他们,下次试着做得更好,做得更好。提供正确的榜样是你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5

找人聊聊



除了刚才的几种建议和解决方案,诚实地谈论我们的情感体验也很重要。

可是,没有太多妈妈愿意谈论愤怒,为什么?因为这很尴尬!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朋友圈上发布一张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我对孩子大喊大叫后的样子! 我们更愿意分享自己和娃母慈子孝的瞬间,即使上一秒你们脆弱的友谊才翻船。

妈妈们,我们需要不带任何偏见地谈论愤怒。我们需要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与我们的伴侣谈论我们的愤怒。我们需要为我们的孩子建立一个积极回应「情绪」的榜样,比如愤怒。

理学家戴安·泰斯在调查人们应对愤怒的方法后发现,分散注意力一般来说有助于平息愤怒,看电视、看电影、阅读书籍等活动可以阻止愤怒的想法最终演变成暴怒。
当我们还在为刚才的事情怒气冲冲时,接到闺蜜的电话,这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千万不要因为心中的怒火而拒绝好友。不妨出门和闺蜜见一面,吐槽刚刚的愤怒之事。

小结

妈妈这个身份,真的是为学习而生的。我们不但要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还要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经历艰难的时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改变。

同情我们自己,同时解决引发我们愤怒的诱因,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我们想成为的妈妈。
◆ ◆ ◆  ◆ ◆
父母的情绪里,偷偷藏着孩子的未来,不要让你的情绪,磨灭孩子通往美好世界的桥梁。

这个暑假让孩子掌握情绪调节技巧,爱贝睿金牌情绪老师一嘉老师邀请你加入《爱贝睿情绪训练营》。
金牌情绪教练,作业一对一点评,育儿疑问一一答复,给你和孩子个性化的指导!
进阶班将于 8 月 3 日开课,现在购买让孩子在暑假悄悄「弯道超车」。



    关注 爱贝睿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