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上百万人的童年阴影,不该再出续集

 

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之前,先成为有爱的人...

高考成绩出炉后,最忙碌的,不再是高三考生,而是家长。

有人怀揣着十二万分的小心,仔细研究报考指南,遍寻“高人指点”;

有人准备着给孩子寻个复读的好去处,期待孩子再搏一把。

同事聊起自己的亲弟弟:

“出成绩第二天,家里已经给他交好了去毛坦厂复读的学费,过两天全家人还要去‘踩点’、租房……”

知乎上一个话题再次被炒热:



300多万浏览背后,是无数家庭在“学历、学校”上的挣扎和渴求。

成绩、排名、分数,这些自带紧张感的字眼,在家长心头一悬就是近二十年。




都说大学是人生的中转站,好的大学更容易把人送上通往成功的列车。

“让孩子考高分”,理所当然成了我们眼中高效的努力方向。

甘肃某地,14岁男孩已经参加了3次高考,今年分数超过一本线84分。

9岁时,他通过自学和父亲教导上完了初中课程,跳级升上高中。

他的学习和成长中,父亲付出良多:全程陪读、陪学,家里满是笔墨纸砚。

这次成绩出来,父亲又犹豫了,要不要让他再复读一年:

“他年龄小,上学由我们决定,我们说让他走就填上志愿,要让他复习的话就到学校继续复习嘛。”

坦白来讲,这样的孩子如果出现在我们身边,多少是会带来一些压力的。

“别人家的孩子”14岁就考上一本,自己家的孩子还在初中,毫不焦虑是假的。

但网友们对这位“小神童”,更多的却不是羡慕。



为了孩子的成绩,我们可以付出一切。

可在对分数的极致追求中,我们忘了去思考,是不是有些东西被忽略了?

分数,诚然代表着成绩的优秀,却也因此成为折磨着许多孩子的童年噩梦。

综艺《少年说》里,初一女孩站在高台上诉说自己的经历。

由于理科成绩不好,父亲撕了自己从三年级开始写的小说:

“就在前几周,我爸爸把我的56本,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三十多万字小说,都撕了,还把我的每一本课外书都用胶带给封了起来。”



她努力克制情绪,用比较轻松的方式告诉父亲:“我就像失去了灵魂。”

台下的父亲红了眼眶,但没有妥协:

“我担心这样下去,你以后就不会有好的高中,也可能没有好的大学。”



父亲决定让女儿先放下小说,等理科成绩回升再重新商量。

孰是孰非,我们难以评判。

父亲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这番苦心却伤害了孩子,孩子也对家长有了抵触,本应共进退的一家人,最后两败俱伤。

但如果是我们面对这样的难题,恐怕也会告诉孩子,学习第一,兴趣先放放。

这样的教育方式,随处可见。

李柳南是教育专家,只要是她负责的班级,总能拿到第一名;

她的儿子全校排名第三,女儿就读于知名女校,家长们挤破头都想把孩子交到她手上。

但突然有一天,他的儿子说,“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

不久后,女儿也开始逃课。

两个人见人夸的小孩像是转了性,在家中打游戏度日,完全拒绝和妈妈沟通,女儿甚至有自毁倾向。

李柳南花了10年的时间,想方设法和儿女和解……

她写下了一本“悔过书”:

“我会排满孩子的行程,做我要他们做的作业,去我叫他们去的补习班,写我要他们写的习题,读我要他们读的书......”

如果孩子不听话,打骂就是家常便饭。

她从来不问原因,只问结果:“作业做了吗?日记写了吗?书念完了吗?考试考得好吗?”

孩子所有的行程活动,都必须指向成绩提高。

李柳南用了10年才明白过来:成绩都不是一切,以分数为目的给孩子套上的枷锁,常常会变成以爱之名的伤害。

我们把孩子的成绩视为自己的“KPI”,严格督促。

为了孩子的未来,忍着心疼,背着压力,推着孩子拼命奔跑。

只是,养儿育女十多年,难道只是为了一张高考成绩单?



上个月,一篇高考状元的自述在朋友圈刷屏。

作者曾以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大录取,但大三时,她患上抑郁症,休学一年。

那段时间,她深陷迷茫。

觉得前途渺茫,觉得自己不配在北大,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存在。

有人对她的故事心存疑惑。其实,她面临的情况并非个例。

北大心理学博士徐凯文称这种状态为“空心病”,即“缺乏价值和意义感”。

在他过去的一项调查里,北大有30%的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些“空心病”:

有人说自己“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有人迷茫于并不能带来快乐的学习工作……

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们前十多年的生活里,高分是唯一目标。

进了大学,成绩不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目标被剥夺,自然失去价值感。

徐博士谈论“空心病”时,还提到了另一个名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他看来,这也是“一切向分数看”的后果。

学校里,成绩好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赞许,成绩不太好就可能会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排斥……



纪录片《学习的人》

竞争面前,有时孩子们显露出的冷漠自私,比大人更甚。

纪录片《学习的人》里,有孩子坦言:

“朋友答错题的时候,我会很高兴、很骄傲;”

“会嫉妒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不跟他们来往……”



纪录片《学习的人》

我们耗尽心力培养一个孩子,不可能盼着TA变成一台“高分机器”。

而是希望他们品学兼优,希望良好的品质,指引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可如今,我们一再夸大分数的重要性被,可能真的会向孩子们传递一条讯息:

学习和成绩之外的一切,都可以不予考虑。


纪录片《学习的人》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关怀常态化”(Making Caring Common)项目,调查了来自美国三十三所中学的一万名学生。

其中高达80%的被访者认为,父母更在意自己的学业成就,而不是自己是否关心他人。

孩子们一致认为:“我取得好成绩带给父母的自豪感”比“我在学校里帮助了别人带给父母的自豪感”高3倍。

如果对孩子们来说,成绩是否拔尖成了衡量他们价值的唯一标准;

唯有成绩优异才能收获掌声,得到关爱和赞扬;

我们又如何要求他们在竞争面前保持包容、善良?



纪录片《学习的人》

重视成绩并非坏事,谁都希望,孩子能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走得更轻松些。

可社会到底是多元的,分数高并不完全等于优秀。

现如今一些问题,也在逼迫我们去反思:

用心良苦的同时,是否忽视了一些同样重要的东西?



哲人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之上,即便学习能力非常强,他的灵魂也是匮乏和不健全的。”

毕竟,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所能攀登的高度,也更在于其广度与深度。

就像我们夸赞别人家的孩子时,不仅是成绩好的小孩令人艳羡,天真善良的、孝顺父母的、乐于助人的、开朗热情的、心思细腻的小孩,都能令人心生喜爱。

抛开成绩的标签,孩子们,还可以有无数种“优秀”的模样。

可以是懂得感恩——

今年疫情期间,浙江苍南的几个防疫站里,连续十多天,每到夜晚都会迎来一个小男孩。

男孩总是费力拎着满满几袋子夜宵,送到值班志愿者手中。

这些夜宵是男孩父母一起做好,再由爸爸开车带孩子分别送到每个站点。

爸爸的初衷很简单:

“志愿者值守辛苦,希望他们能喝碗热汤,也希望这个举动会对孩子一辈子产生一些影响,懂得感恩。”

也可以是富有爱心——

52岁的朱先生,有一个6岁女儿,他陪伴女儿成长的方式是,将她拉进自己的志愿者队伍里。

女儿5岁半时,父亲就带着她去卖报纸,帮助贫困小朋友。

后来很多年里,他每月都带女儿去福利院看望孤儿,鼓励女儿用压岁钱为贫困学生捐款,和女儿一起参加救助尘肺病农民义卖活动……

女儿对自己在做的事情很骄傲,还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加入。

父亲同样觉得骄傲,他一直坚持公益能帮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好人。

而现在,女儿确实正在成为这样的人。



第一次做公益的场景

我们花了大把时间精力,操心孩子们分数提高没、排名进步没、考过隔壁小孩没……

常常忽略了,我们正培养着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世界的作用远不止自我的事业。

两眼只盯着一时的成绩,最后只能是把自己和孩子的世界,都活小了。

“好孩子”的衡量标准,明明还有很多。

成绩之外,眼界和格局,心态和品德,同样重要。



泰国山区捡塑料瓶的男孩洪恩教育秉承着“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之前,先成为有爱的人”的理念,在暑期特别推出了公益“筑梦计划”。



参与筑梦计划,只需1元筑梦金,不仅能为偏远地区孩子助力学习物资,还可领取洪恩产品vip特权与125元学习大礼包。

洪恩教育承诺:将所得全部“筑梦金”全部捐赠给北京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

洪恩教育还会额外捐献20多万元的助学物资,给云南偏远山区的7所小学,建立30个数字化“洪恩伴学角”,让偏远山区同学也能一样使用目前先进的教育产品。小小爱心,能拉近城市与山村的距离,也能给孩子一次爱的教育,教他们懂得乐于助人,懂得爱与责任。



洪恩的优质教学内容、趣味互动体验,也会教孩子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 洪恩识字App


采用一字一课模式,1300常用字涵盖面广,互动丰富,画面精美,学习环节设计合理,孩子学得快记得牢。

  • 洪恩拼音拼读App


AI语音检测系统,及时纠正孩子发音。每个拼音都搭配一首儿歌,有趣又有效地让孩子记住拼音规律。

  • 洪恩数学App


有小主人公麦斯陪伴的奇幻童话旅程,让小朋友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感思维,探究数学奥秘。

让爱与知识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他们会还你一个,令你骄傲的模样。


    关注 槽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