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与皇帝有关?

 

有的药因皇帝而命名,有的药却因皇帝而改名...







导读:不是随便一味中药就能和皇帝老儿扯上关系的!有的中药因皇帝命名,还有的因得罪皇帝而改名。

/活动预告/
医馆界上海论坛将于8月12号在上海举行,汇聚多位华东地区一线医馆大咖,共话2020中医馆经营趋势。诚邀您参会,详情点击☞“医馆界上海论坛

不是随便一味中药就能和皇帝老儿扯上关系的!有的中药因皇帝命名,还有的因得罪皇帝而改名。



我们熟知的刘寄奴这味中药是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它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

而刘寄奴本来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

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

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

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与此同时,有那么几味药材又因为“避讳”这种现象,托皇帝的福而被迫改名。

山药

味甘平无毒,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山药可食可药,其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名为“薯蓣”。至唐代宗李豫时期,因代宗“豫”与“蓣”音同,为了避讳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又为了避讳宋英宗赵曙之讳,因“薯”与“曙”同音,而改名为“山药”,并一直沿用至今。

延胡索

延胡索味辛苦温,功活血行气止痛,善治一身上下诸痛;早在南北朝时期已入药,名为玄胡,至唐代《本草拾遗》始有“玄胡索”之称。元代名医王好古曰: “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也。”

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月的一个夜晚,真宗皇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第二天上朝时对宰相王旦等说,他梦见了玉皇令赵氏祖先授予他天书,赵氏祖先自称是人皇九人中一人,曾转世为轩辕皇帝,后唐时,奉玉帝之命,七月一日降世,主赵氏之族,总治下界,名曰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朗。

当年闰十月,宋真宗追尊赵玄朗为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上帝,庙号圣祖(后世亦奉称为武财神)。

诏曰: "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 ,故玄、朗二字避讳;自此,玄武大帝更名为真武大帝。

皇帝做梦,哪怕你是神仙也要改名……玄胡索也因此而更名“延胡索” 。

至明代时,《药品化义》中称其为“元胡索”,现常简称为“元胡”。

玄参

玄参味甘苦咸微寒,功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滋阴降火之良药。玄参入药记载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人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

玄者黑也,故亦有“黑玄参”之名。在清代因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改“玄”为“元”。 “元参”之名便由此而得。

玄明粉

玄明粉味咸苦寒,功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外用咽口眼肿痛生疮,内用泻热通便。玄明粉是从中药芒硝风化而得,又被称为“风化硝”。

《本草纲目》载“《神农本草》言,朴消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盖方士窜入之言。后人因此制为玄明粉。煅炼多遍,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风化消,甘缓轻浮,故治上焦心肺痰热而不泄利”。

虽然很牛逼,但却也遭受了与玄参相同的命运,因要避讳康熙皇帝玄烨之讳,改“玄”为“元”,故得名“元明粉”。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方寸山乐知社",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编辑|车前子    视觉|花椒


-商务联系-

青黛|13418986412(微信同号)


    关注 中医同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