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第六讲·回放】胡大一教授与你畅谈医者仁心

 

理解医学学做合格医生——胡大一教授作客“北医微课堂”漫谈医学人文2016年5月5日,春天还意犹未尽之...

理解医学 学做合格医生

——胡大一教授作客“北医微课堂” 漫谈医学人文




2016年5月5日,春天还意犹未尽之时,夏天已经悄然来到了。迎夏尝新,在这个万物欣荣、麦果新熟的节气里,逸夫楼209报告厅,也迎来了一场医学人文的新鲜问候。在这里,“北医微课堂”第六讲有幸请到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和到场的近百名同学一起分享他的从医经历、感悟和思考。







我们奔忙在学医路上却对未来职业仍心存迷茫之时,在我们渴望不止步于象牙塔而对当今医疗环境、医疗模式投入更多关注之时,胡教授对医学人文的阐释与思考,恰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神上的震荡与洗礼。



“高铁救人事件”“胡大一教授的母亲胡佩兰”“医学主要成就与医学教育主张”……面对热场环节“嘉宾早知道”里根据胡大一教授经历所设的各种问题,同学们迅速抢答,且正确率极高,显然在慕名而来的同时已做了充足的备课。然而除了我们所能在电视、网络上接触到的胡教授,胡老师还是怎样的呢?他对还是医学领域新人的我们要说些什么呢?微课堂第六讲就在这样的问答与期待中,拉开了序幕。
“理解

医学,学做合格医生。”在这个拼技术、讲知识的年代,胡大一教授选择了这样一个回归医学初心的话题,将同学们暂时带离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带离科研实验,去思考“为什么从医”、“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医生”这样的本源问题。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从医经历,胡老讲述了自己对医生职业精神与操守的看法,并针对“如何做好医生”为同学们指明了具体方法;同时,他也阐述了自己对当前中国医疗模式的设想与建议。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胡老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医学人文与哲学的饕餮盛宴,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建


立以患者为中心,关爱、尊重患者,把患者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价值体系和重铸医学人文精神。”一开讲,胡大一教授就向大家提出了“坚守三个不变”——价值、目的和责任。他重申了《新千年医师职业精神宣言》,告诫同学们:“对于医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同情心和责任心。”“根深才能叶茂。”胡老教导我们要多与患者沟通,关注的是“患有病痛的患者”而非病痛,理解患者疾苦。当谈到“过度医疗”时,胡老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他言辞恳切地告诉我们:“一个医生的成长和成熟,其标志是他知道了不做什么,知道了病人不需要什么。”引发了许多同学的深思。

而谈及当今的中国医疗,胡大一教授批判了目前医生“坐堂行医、等人得病”“前不管、后不防”的医疗模式,表示:“当今医疗危机的出现是医学目的出了问题,而非手段。”他告诉同学们,医学的目的应从“治疗疾病”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如何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胡老的一句:“预防是最公平的,得病以后治病永远谈不上公平”,振聋发聩,让同学们纷纷点头。面对当前医疗改革的举步维艰,胡老肯定了政府主导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推动全民健康教育,重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立互联网医疗,利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等科技发展培养居民的健康自我管理等。

分享的最后,胡大一教授用“愚公移山”和“华山论剑”表达了自己对同学们的期望:用淡定和定力坚守自己从医的初心,不为名利所诱,保持一份“愚公的基因”;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学会舍弃,走向更高的平台,完成一个“手中无剑、心中无剑”的轮回。 胡老的话语质朴而通俗,却饱含着七十年漫漫人生的沉淀,深藏着一位“大医”对中国健康的殷勤思考,这些简单话语里的哲思,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频频陷入沉思。


分享过后的提问交流环节,在场的同学们都积极踊跃举手提问,深怕错过了这次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当有同学询问胡大一教授对于“魏则西事件”的看法时,胡老表示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大量信息背后都有商业利益的推动,大爆炸的信息需要管理,特别是医疗信息传播需要公益性、科学性、权威性等;其次公众应该正视医学的苍白,从日常生活做起管理健康。而面对同学“如何培养医师专业精神”的问题,胡老指出就是“患者利益至上”。但他也表示这一点在巨大的利益链前很难做到,并告诫我们要“捍卫常识,坚守理性,寻找信仰”,这样当你回顾人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医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时光飞逝,第六讲微课堂逐渐走向尾声,同学们都还意犹未尽。微课堂的最后,胡大一教授为大家留下“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寄语,并与在场同学合影留念。





第六讲的微课堂落幕了,但胡老这堂医学人文课带给大家的触动和思考仍在。“身为医生,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医疗模式或制度,但我们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发出呼吁!”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夫为大医,重德而修术,系天下事,梦大健康。夫为厚道,厚技以成道,厚德以载道,厚人以为道。时代对北医人的要求不单是治病救人,更是引领中国医学,创新发展中国医学。时代对北医学子的要求不单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关注社会,独立思考,为民发声。在这一方面,胡大一教授和我们的许多前辈已经做出了榜样。向他们学习,走出象牙塔,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北医学工

医学部教育处 学工部

“北医微课堂”学生工作团队

文稿撰写:王晓琪(2014级预防医学1班)

编辑推送:唐梓淇(2014级生物医学英语班)

微信号:puhscxgb


    关注 北医学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