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 160/80 mmHg 的心衰,算不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你的答案是什么?...



心内科常以「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作为判断后续治疗方案的依据,但究竟何为血流动力学?临床该如何正确评估其是否稳定?本周「疾病诊疗」给大家梳理一下~

1

血流动力学的定义
血流动力学,顾名思义,所包括的首先是血流(由众多组成成分组合在一起的血流);继之是动力(保证体外环境与细胞之间形成物质交换的动力)。

血流动力学关注的是血液的运动,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主要研究血流量、血流速度、血流阻力和血压几个因素。
2

血流动力学——ABC理论
根据 Starling 理论,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心室舒张末期 EDV 的增加,每搏输出量 SV 也相应增加(如曲线 1),但在心肌收缩力受损患者,SV 随 EDV 增加而增加的程度明显下降(如曲线 2)。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如果初次测得患者的心功能点为 A 点,那么,应用心脏正性肌力药物和进行扩容治疗都可能使 A 点移向 D 点:

如果首先应用心脏正性肌力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可以使曲线 2 移向曲线 1,从而使 A 点沿虚线方向直接移向 D 点;

如果首先进行扩容治疗,增加心脏的前负荷,A 点则沿曲线 2 移向 B 点。这时再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心功能点则由 B 点移向 D 点。
划重点

从 A 点不同的移动方向中可以看出,由 A 点到 B 点首先调整了心脏的前负荷,尽可能发挥了心脏自身的代偿作用;

之后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使心功能点由 B 点移向 D 点,这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的剂量明显少于由 A 点沿虚线移向 D 点所需的正性肌力药物的剂量,从而,正性肌力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也明显减少。

所以,A→B→D 是将心功能点由 A 点移向 D 点的最佳选择。同理,如果患者的心功能点在 C 点,将心功能点由 C 点移向 D 点的最佳选择是 C→B→D,而不应是由 C 点沿虚线直接到 D 点。
3

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的评估


血流动力学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指标监测:

01.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心率

• 心电图

• 无创血压

• 心排量和心功能(如心阻抗血流图、超声心动图、多普勒心排量测定、二氧化碳无创心排量测定等)

• 皮肤色泽、皮肤温度、尿量

02.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中心静脉压(正常值 5~10 cmH₂O,< 5 cmH₂O 表示血容量不足,> 15~20 cmH₂O提示输液过多或心功能不全)

• Swan-Ganz 气囊漂浮导管(进行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测量的工具)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热稀释法监测心输出量

划重点

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指:

• 心率


    关注 心血管时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